>综合>资讯>

腹水一旦发生还有可能自行消退吗?这次腹水的原因竟然是

时间:2024-10-06 22:00:19/人气:422 ℃

棘手的腹水待查……

作者|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 杨卫生 陈敏艳

审稿|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吴颖虹 王仁杰

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前 言

腹水原因待查,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鉴别诊断,患者由外院转入,隐隐感觉病情有些复杂!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腹胀20余天”入院。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无黑便、腹泻等症状。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及肾脏疾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25/80 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无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膨隆,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双肾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前5天外院门诊相关检查:

1)肿瘤标志物:CA125:299.50U/ml,AFP CEA CA724 CA199 CA153:均正常。

2)血生化:总蛋白:57g/L、白蛋白:35g/L、尿酸:515.3umol/L、乳酸脱氢酶:1757U/L,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均正常。

3)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抗O、RF:均正常。

4)结核抗体、ANA谱:均阴性。

5)输血前四项:HBsAg( )、HBeAb( )、HBcAb( ),余均阴性。

6)心脏彩超示:三尖瓣返流 ;心电图:正常。

7)胸部CT示:1.肺气肿、肺大泡,右肺上叶陈旧性结核,两肺慢性炎症;2.腹腔积液。

8)腹部 盆腔CT示:1.肝内低密度灶性质待定;2.大量腹水,网膜弥漫结节(转移?感染?);3.乙状结肠、直肠近肛门管壁欠规则,建议进一步检查。

图一 胸部、腹部及盆腔CT报告单

这样的一个病例,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腹水原因待查,这可是临床上常见的鉴别诊断啊,患者由外院转入,我感觉病情有些复杂!根据以上门诊检查结果,提示我们应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1.右肺上叶陈旧性结核―结核性腹水?2.肝内低密度灶性质待定―肝脏占位?原发还是继发?3.网膜弥漫结节―转移灶?感染?4.乙状结肠、直肠近肛门管壁欠规则―肠道占位?

诊疗经过

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患者入院诊断考虑腹水原因待查:1)恶性肿瘤(原发灶在何处)?2)结核性腹膜炎?治疗方面,予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拟进一步完善腹水、腹部CT增强或MRI、胃肠镜等检查。

腹水检查为必检项目,结果如下:

1)腹水常规:透明度:微混,颜色:黄色,李凡他实验:阳性,白细胞计数1650x10^6/L;

2)腹水生化:腺苷脱氨酶:79.7U/L,乳酸脱氢酶:5160.9U/L,白蛋白:26.4g/L;

3)腹水检验:未检出抗酸杆菌,未见肿瘤细胞;

4)腹水肿瘤标志物:CA153:35.38U/ml,CA125:706.8U/ml,AFP CA199:均正常;

5)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入院时血生化:总蛋白:53g/L、白蛋白:30g/L、尿酸:524umol/L、肌酸激酶:176IU/L、乳酸脱氢酶:2028IU/L,SAAG=血清白蛋白(30)-腹水白蛋白(26.4)=3.6 g/L。

患者腹水白细胞>500x10^6/L,提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45U/L,提示结核性腹水可能;乳酸脱氢酶>500U/L,提示恶性肿瘤或并发细菌感染。而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11g/L,则提示肿瘤性或结核性腹水。

腹水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接下来行腹部MRI检查,结果示:1.十二指肠球部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建议MR增强扫描;2.肝尾叶异常信号影,建议进一步检查;3.大量腹水。

图二 腹部MRI检查图

腹部MRI检查已有阳性发现,紧接着行MRI增强扫描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腹部MRI增强示:1.肝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占位,考虑十二指肠来源恶性肿瘤可能,肝尾叶占位,转移瘤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2.大网膜及腹膜转移,左侧腹壁转移;3.大量腹水。

图三 腹部MRI增强扫描图

至此,诊断的方向已经明确,之前盆腔CT提示乙状结肠、直肠近肛门管壁欠规则,我们顺藤摸瓜,首先完善结肠镜检查,电子结肠镜示:正常结肠黏膜。

图四 电子结肠镜检查图

胃镜检查为重头戏,见证奇迹的时刻也许就要到了,十二指肠球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占位呢?只见十二指肠球腔明显变形,小弯侧见一巨大深溃疡面,底覆污秽苔,而胃窦黏膜隆起肿胀明显,幽门也变形。根据腹部MRI增强扫描结果来看,考虑十二指肠球部恶性溃疡,需病理检查。取检时组织弹性差,质地脆,触及易出血。诊断最后一步,就差病理检查结果了!

图五 电子胃镜检查图

最后的谜底由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揭开,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是目前肿瘤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对于判断肿瘤来源、类型、恶性程度、耐药及预后等方面具有很大帮助。

病理结果:(十二指肠球腔)肿瘤细胞弥漫成片,细胞中等大小,浸润性生长,细胞核大、深染、异型,染色质粗;考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需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测。(胃窦)粘膜慢性炎症,伴肠上皮化生,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图六 病理及免疫组化图(部分)

常规图片:间质成片肿瘤细胞,可见残存腺上皮,细胞大小中等,弥漫,胞浆少,细胞形态提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可能性大,需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相鉴别,需进一步做免疫组化:CD20、CD3、PAX5等......

免疫组化结果:CD20( ),PAX-5( ),Bc1-6( ),MUM-1( ),Bcl-2( ),CD10(-),CD21 (-),CD3(-),CKP(-),CgA(-),Syn(-),CD5(-),Cyclin D1(-),Ki-67(约80% )。

免疫组化解读:

CD20:B细胞表面抗原,最常用的B细胞标记,此例为阳性,提示B细胞来源。

PAX-5:是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主要分布于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细胞核中,主要用于B细胞及其来源的肿瘤诊断,此例为阳性,提示B细胞来源。

Bc1-6:即B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6,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用于恶性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也可用于淋巴瘤的分类鉴别。

MUM-1:即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可作为B细胞淋巴瘤组织发生源性免疫表型标记,用于淋巴瘤的分类鉴别。

Bcl-2:即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肿瘤预后指标,也用于淋巴瘤的分类鉴别。

CD10:是一种锌依赖性细胞膜金属结合蛋白,是生发中心细胞及所致淋巴瘤的标志物。

CD21:为2型补体受体,标记滤泡树突状细胞。

CD3:T淋巴细胞可靠的标记物,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骨髓细胞及其他细胞均不表达。此例为阴性,提示非T细胞来源。

CKP:广谱上皮角蛋白,上皮来源标记。此例为阴性,提示非上皮来源肿瘤。

CgA:即嗜铬蛋白颗粒A,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用于所有含有颗粒的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肿瘤的诊断。

Syn:即突触素,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囊泡膜,神经性和上皮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CD5:可标记大多数T细胞和部分B细胞淋巴瘤。

Cyclin D1:即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是一种原癌基因,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增殖,推动细胞周期由 G1期进入到 S 期,其过度表达可致细胞增殖失控而恶化,也可用于套细胞淋巴瘤的鉴别。

Ki-67:细胞增殖标志,阳性率越高,提示肿瘤增殖越快、分化差、浸润转移快、预后差,是公认的肿瘤预后指标。此例约80%阳性,是个非常高的值,提示预后差。

CD10、MUM-1与Bcl-6:一起用来确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亚型,即起源生发中心细胞型(GC)或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型(Non-GC)。

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细胞来源,倾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综上所述,本例患者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广泛转移。

我们予长春新碱1 mg D1 环磷酰胺500 mg D1 吡柔比星30 mg D1 泼尼松100 mg D1~5方案进行化疗。因药物不良反应,化疗1次后,患者及家属拒绝继续化疗。本例患者就诊较晚,已存在广泛转移,且拒绝进一步治疗,出院后随访2个月即死亡(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病例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具有不同组织学特点和起病部位的淋巴瘤,约85%的淋巴瘤为NHL。1846年Virchow从白血病中区分出一种淋巴瘤或淋巴肉瘤的疾病,1871年Billroth又将此疾病称为恶性淋巴瘤,现在将此种疾病称之为NHL。

NHL的发病率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最高,近年来其在亚洲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对于大多数NHL患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免疫功能的缺陷和感染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明确的是HIV感染、EB病毒感染和Hp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相关[2]。另外,环境因素(杀虫剂、有机溶剂、染发剂的接触,吸烟等)与NHL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肠道是NHL好发的结外器官,发生部位以回肠末端多见,其次为空肠,本例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少见。十二指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中晚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当肿瘤压迫肠系膜静脉及淋巴管时可致腹水、下肢水肿[3]。

诊断方面主要依靠活检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但当活检取材量少或深度有限时往往难以明确性质[4]。组织学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居多,约占NHL的3l%~34%,在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5]。除了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外,腹部MRI 、CT及超声检查亦可协助诊断。

十二指肠非霍奇金淋巴瘤常采用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当疾病处于早期或者出现肠穿孔、出血、梗阻等并发症时可行手术治疗。化疗方案首选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 CHOP方案或R-CHOP方案,免疫组化提示CD20阳性者可用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放疗常单独或与化疗联合应用于局限的病灶。Lee等[6]研究发现,外科手术 CHOP化疗方案,可以使NHL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89%。国内吴健雄等[7]报道十二指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后存活时间最长为14年。

十二指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是预后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积极治疗后中位生存期约74个月,5年生存率为61.8%[8],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误诊率。

总结体会

十二指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易与其它消化道疾病相混淆,活检病理和免疫组化是其确诊的手段。在病变早期,其活检阳性率远低于癌,要想提高活检阳性率,需选择恰当的部位和合适的深度。该患者内镜下表现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这提示临床上当溃疡治疗效果差时,要警惕以溃疡为表现的少见疾病。

注:此病例获2017年度江西省首届“赣鄱论剑”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比赛景德镇地区初赛二等奖(江西省医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32-2442.

[2]余伟来.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表现的淋巴瘤:3例报告和文献复习[D].浙江大学,2015.

[3]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4]王刚,王成,周杭城.原发性十二指肠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33(03):333-335.

[5]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9):816-819.

[6]Lee J,Kim W S,Kim K,et al.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f surgi-cal resection followed by CHOP in localized 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J].Leuk Res,2007,31(3):359-364.

[7]吴健雄,祁付珍,荣维淇,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8例诊治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20):807.

[8] Zheng J,Gao H,Hong C Y,et al. Analysis of clinical prognosis of 50 cases of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J].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2016,24(4):1051-1055.

专家简介

陈敏艳,女,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副主任,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各种农药中毒的救治,能熟练运用消化内窥镜进行诊断及治疗操作。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主持市级课题2项,其中课题《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填补了市级空白。

王仁杰,男,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江西省病理学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免疫学会免疫病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景德镇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远程病理会诊中心会诊专家。从事病理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于消化系统、乳腺、妇产科病理的诊断,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参与翻译《Blaustein女性生殖道病理学》。曾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远程病理读片大赛》全国第二名。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