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最近很多鱼友看到养鱼老道繁殖的迷你鹦鹉鱼苗,都在询问这个鱼缸到底用到了什么过滤设备,即使是鱼缸里没有过滤系统,那最起码也应该配备一个水妖精吧?
事实上我可以告诉大家,鱼缸里什么设备也没有,完全是裸缸饲养,只是底部铺设点陶粒。
鱼便靠底沙吸附那么为什么这两个鱼缸里既无过滤有无供氧?其实很简单。
那是因为这些小鱼苗的排泄物,本来就很少很少,在如此大的水体内,我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使偶尔有点有机物,也是全部沉淀在鱼缸底部的陶粒中,小鱼苗的个体非常小,也不至于把鱼缸底部的粪便轻易地搅起,那么鱼缸的水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
我饲养的迷你鹦鹉鱼苗一共是将近200条,分为两个鱼缸,一个是60厘米的,一个是50厘米的,大约是在三天前进行了分缸处理,因为没有任何设施,所以我必须要保证住鱼儿的饲养密度。
褐藻就靠这些小田螺大家可以看到,每个鱼缸里我都放有一定数量的田螺,也可能它们并不一定叫做田螺,有的鱼友说田螺是胎生的,而我鱼缸里的这些小螺却是卵生的,我们依稀可以见到缸壁上它们的卵粒。
这些卵粒很快就会长出很多的小田螺,其实这只是一种囊螺,繁殖力相当的强盛,它们对于鱼缸里各种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也是相当的强悍。
关键在与饲养密度我之所以敢用到如此的方式来饲养这些小鱼苗,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于鱼儿的饲养密度和鱼食的投喂量和饲养水温,三者的有效结合。
很多鱼友繁殖的孔雀鱼苗,不也是用到一个比较小的容器来饲养,其中并无任何的过滤和供氧设备吗?把它们饲养的很好的鱼友也是比比皆是。
无论是迷你鹦鹉鱼还是其他的观赏鱼的鱼苗,难道不是一个同样的道理吗?有些鱼友之所以非要去添加一些过滤和供氧设备,在某些情况下来看,几乎是多余的。
这些东西在水体较小,鱼苗极度缺氧的情况下,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好作用,但是如果水体较大,鱼苗生长良好,我们又何苦去添加这些装置呢?
如果在鱼缸里添加这些设备,一个是因为小鱼苗的个体较小,及其容易就可能被过滤器吸附掉,继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另一个就是过大的供氧水流,对于小鱼苗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特别是在小鱼苗刚出生,起水游动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是受不了很强大的水流冲击的,很容易造成小鱼苗的身体畸形,这个如果是繁殖过金鱼苗的鱼友,一定会深有同感。
金鱼苗比起这些热带鱼苗来讲,一定算是高氧鱼了,既然它们都没有问题,那么这些热带鱼苗怎么可能会出现问题呢?
我们之所以繁殖不成功,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过滤和供氧,而是在于鱼缸的水质在繁殖之前我们是否能够调理明白。
在观赏鱼繁殖之前,鱼缸的水质如果能够达到最佳的的状态,从成鱼开始,我们就在投喂量上加以准确的把握,等到小鱼苗出生之后,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了。
另外就是一个小鱼苗的鱼食投喂量,这个问题也是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既要让小鱼苗吃饱,投放的鱼食又不能严重的污染到水质,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小鱼苗的状态和鱼缸的水色都可以轻易地观察出来。
水温问题不可忽视水温越高当然是鱼缸里的溶氧量越少,所以我们也绝对不能够忽视掉了鱼缸的水温问题,刚才我测试了一下我的鱼缸水温,大约是在26度左右。
水温越高,水体的含氧量越少,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及时的换水和分缸加以调控。
20多天,仅仅填了两次水这是今天闲来无事,我感觉鱼缸的水位有所下降,所以添加了一次水,很简单,也就是蒸发了多少水份我再去添加多少就可以了,之前仅仅就添加了一次。
也就是说将近20天,我是从来也没有换过水,仅仅是添加了两次水而已,这两个鱼缸的水质都能够得以很好的维持。
那么,我们换而言之,如果是饲养的成年观赏鱼,这种方式是否可行?
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关键就在于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和投喂量,很多鱼友采用的纯自然饲养法,他们的观赏鱼不也是饲养的很好吗?
并不是说我们饲养观赏鱼就一定不需要依靠各种所谓的靠科技设备,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我们的饲养密度和水体,这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现在养鱼老道家里饲养的所有观赏鱼,除了昨天刚入手的泰狮以外,因为水体较小需要过滤设备,其他的任何鱼缸或者鱼池,即使停电三天或者出去游玩个三五天,所有的观赏鱼都不会有任何问题,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