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20年前的宜宾老城区 叙州往昔,宜宾曾有个茅厕街

时间:2024-04-05 17:34:34/人气:382 ℃

本街起止:本街南北走向,南起东街,北止于中山街。

△百度地图:街景 摄于2016年

中心路共分为南段与北段,分二个时期建成。南段为明代所修建,(为今学盛街通中心路至东街段),北段修建于民国抗战时期。

《明史》中记载有这样一件史实,使本街南段与明王朝宗室的申王爷有关,而更有文化内涵。

据《明史》及清代《宜宾县志》等记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三个儿子朱佑楷,少年时被封为申懿王。明宪宗病逝后,朱佑楷的兄长朱佑樘当皇帝(即明孝宗)。明孝宗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又加封朱佑楷为申王,指定他到叙州“就藩”,“就藩”就是到边防重地戍守边疆,保卫国土。

△百度地图:街景 摄于2016年

同年,申王令人在叙州选址并立即大修申王府,王府占地甚广,其建筑范围约以今宜宾八中分校(原宜宾九中)为中心,东达今学盛街,南抵东街,西接明伦堂、十八间,北至中山街。

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府尚未完工,申王朱佑楷因病早逝,未能来宜,正值申王府门前石狮子刚出毛坯,工程骤停,故百姓称此街为“毛狮街”。

清宣统三年(1911年),宜宾赵场鱼翅坝人赵清熙与李正伦自筹经费发展宜宾教育事业,租赁本街裴家院子,创办简易师范学堂于中心路,全称“宜宾女子师范学堂”,并自任堂长[注1]

赵清熙(1855~1921),字秋潭,又名尔澄,宜宾市翠屏区赵场镇鱼翅坝人。出身书香门弟。年少应清廷县试、府试均名列前茅,后补山东某县县丞。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赵清熙由山东返宜,开堂讲学,以求储才兴国。后被推任叙州团练学堂、武备学堂、宜宾商业学堂、叙庆蚕业学堂等校监督以及宜宾县教育会长、教育团长、自治研究所所长等职。

宣统三年(1911年),赵清熙不顾地方封建势力的反对,与李正伦坚持创办宜宾女子简易师范学堂于中心路,并自任堂长。

赵清熙治家极严,男耕女织,清贫度日,不置田产。民国十年(1921年)因小伤不治而逝。

“宜宾女子师范学堂”开办之初,经费全由主持者筹措。教师多饱学之士,但不计薪资,相与乐成。赵清熙治校甚严,学生食宿在校,作息有序。他常集合全体学生,讲古往今来故事,鼓励学生自立自主。他学识渊博,教书不拘泥于教材,又能充分发掘教材主旨,深受学生欢迎。

民国六年(1917年)学校曾迁址文庙,后因封建势力找借口反对。同年下半年迁入总府街都司署衙门(今城区女学街二中校址)。民国十五年(1926年)学校改名“宜宾县县立女子初级中学”,只收女生,不收男生。

民国时期学校成为叙属联中分校所在,抗战中为避日机空袭迁李庄,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迁回宜宾,学校成为省立宜宾中学高中(男生班)所在地。

抗战中期,为疏散人口,防止日机空袭,打通了中心路北段,与中山街相连。

民国三十三年(1940年)左右,因“毛狮街”街名常被市民误读为“茅厕[注2]街”,街名不雅,为统一街名,又因本街处于中山街与东街中段,改“毛狮街”为“中心路”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此街先后为川南宜宾高中、宜宾师范学校及宜宾市九中学校用地,今改为宜宾市第八中分校区。

注释

[注1]堂长:相当于今天的校长。

[注2]茅厕:厕所:茅~,在茅厕中读“si”。此字读音存疑,欢迎大家辩驳。


来源丨叙府往昔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