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反映二战经典电影 反典型二战片无主之作

时间:2024-03-05 05:00:46/人气:339 ℃

右上角点击关注,更多影视资讯、影评、电影推荐!

这是一个将背景聚焦在纳粹时期的艺术发展,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讲述了一位年轻艺术创作家在如此艰难的政治环境之下一步步走向内心的艺术世界,找到真正的自我的故事。

电影《无主之作》以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给观众以主人公追求时代艺术为主线,围绕爱情,政治独裁,自我启蒙,人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挖掘,使得这部艺术题材的电影颇有深度与价值。

该电影荣获2018威尼斯影展主竞赛青年电影奖最佳国际视频,并入围第91届最佳外语片提名。

故事从德国奥斯卡影帝汤姆希林(Tom Schilling)饰演的男主角寇特巴奈特(Kurt Barnet)的姨妈伊丽莎白开始讲述。

伊丽莎白姨妈是巴奈特的艺术启蒙者,在一二战过度期间刚取得高中************的伊丽莎白在学习的礼仪队被指定向希特勒献花,深受震撼的伊丽莎白由于全裸在自己的侄子的眼下自残被当时的纳粹政府划为没有意义的生命,以毒气至死。

已成年的巴内特为追求艺术来到艺术学院学习,遇见真爱也遇见了间接杀害伊丽莎白的教授。巴内特为了追求自己心中认可的自由现代艺术,在他好友的帮助之下来到了西德白手起家,以及在帽子老师的启蒙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并成功地在柏林墙另一边的德国举办了自己的画展。

01 启蒙/Never look away

巴内特的艺术启蒙来自于伊丽莎白,每一位艺术家心中对美感的定义都不同。伊丽莎白在巴内特小时候裸身弹钢琴的那一幕对他的艺术哲学影响很深,伊丽莎白心中对美感的定义传递给了幼小的巴内特,在他心中播上了真实之美的种子。

“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绝不要把目光移开”巴内特在赤裸的伊丽莎白姨妈面前第一次感受到了真实的美感。以至于在成年过后的巴内特也同样的追求真理之美,眼中始终闪耀着对于真理寻求的渴望与激情的火花。

但是在如此独裁的政治背景之下的伊丽莎白很快被基因论给谋害,在这一荒谬的逻辑下,政府有权判断一条生命是否有意存在,那些本应该救人的医生教授们顿时变成了病人们最大的噩梦。尚未理解精神世界就以精神病的身份对待,这一荒谬的现象至今都非常的普遍。

02 尊严,爱情,人性与“艺术”

战后教授被捕,巴内特的父亲由于参党而被拒工作。讽刺的是,被迫入党却始终为教育做贡献的父亲被迫屈身去做清洁,受不住屈辱而自杀,而战时草菅人命的教授最后却能重拾尊严直面嘲讽巴内特的父亲,导演以一种似巧合但背天理的情节安排,狠狠地嘲讽了两个人战后的命运。

然而命运的黑暗当中往往有光明,将伊丽莎白姨妈间接谋杀的教授生下的女儿却碰巧遇见了巴内特并很快爱上彼此。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演绎他们之间的爱情时,几乎没有遮掩女性演员的身体部位,也许导演和巴内特看到的一样,都属于女性的美,镜头也同样和巴内特一样,Never look away。同时战后教授的出场镜头安排也非常的鬼斧神工,与恰到好处的电影配乐结合在一起使得那种命运的讽刺感与纳粹力量不饶的恐惧感在灯火熄灭的那瞬间就从黑暗当中弥漫开来。

但是命运的巧合也会作弄彼此。受基因优劣论影响的教授发现女儿怀孕三个月后,殊不知由于他太想自己的基因完美,以至于亲手断掉了自己的血脉。但在给自己女儿堕胎成功后,导演安排了一段极具讽刺意味的镜头,在当晚餐桌上教授在面如死尸的众人面前,吃得比谁都起劲,笑得比谁都开心。

纳粹的险恶迫害在巴内特儿时带走了伊丽莎白,却也同样的在长大之后带走了自己孩子,这意味着属于巴内特的斗争还没有结束,寻求真相的道路也远远还没走到尽头。

但有意思的是巴内特选择寻求真相的方式是艺术,寻求真理的方式是绘画。在东德艺术学院的老师的第一堂课里,就强调了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绘画的正确性,每一个人的每一幅画都在表现社会主义的伟大与英明,你与他人的画作与想法都是在维护社会主义,其他的一些新的形式主义则称之为非民主的,自负的甚至是堕落的。老师举了毕加索的画作为例并让大家以此为戒,可此时听讲的巴内特会认为老师口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是他心目中世界的公式么?

虽然拥有过人天赋的巴内特很快就在艺术学院有了很高的造诣,甚至被邀请去绘制壁画这一连绘画教授都渴望的工作,但是巴内特始终认为自己在东德的绘画都是错误的,不是美的本身,不是他最求的真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能牺牲掉一切在东德的资产与成就,在好朋友的帮助下义无反顾的与艾丽去往西德。为了寻求自我,他翻越了柏林墙,视以往的一切为尘土,若没有足够的自我认识,创作的热爱与追求的勇气,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03 墙那一边的自由/“我,我,我”

巴内特凭借他的实力很快就进入了西德的艺术殿堂:杜塞尔多夫。在这个方没有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这里满是东德老师口中的“我,我,我”,杜塞尔多夫是德国当时现代艺术的发展要地。

西德的帽子老师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中,让同学们选择相信的执政党,但是后来帽子老师将其全部烧掉了,这意味着艺术不应该受到政治的约束:“只有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每一个人都能当艺术家,只要将他的主观能力自由地表达出来”,“艺术家是神父,是因为他让这个世界获得了自由”。

这里的每一句都与东德老师所传递的思想大相径庭,但巴内特听得入迷,在这一刻他知道自己真正的来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找到了真正的艺术而非形式上的。或许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在“我,我,我”。

04 “你是谁”

巴内特学习的非常快,很快就完成了一系类优秀的作品,就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分享近期的学习成果,巴内特第一次提到了自己关于乐透号码的想法:

“真实世界给物质赋予的意义,就是真实之美”这是巴内特所言的言外之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乐透数字会美丽动人的原因所在。老师看出这一点,决定看一眼他的画作,但当老师看完巴内特在模仿上进行的创新画作时,却和巴内特讲了关于自己艺术的故事。

原来老师以前是一名富二代,只是想当一名商人,但后来在战争时期当了新兵值机员,在一次坠机后被当地的游牧民族亲手用油脂和毛毡救回来。

毛毡与油脂对于老师来说就是属于他自己的真实,而这些真实能给予他美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老师会想看巴内特的画作,因为他们在这真实为美上达到了共鸣。“那些我从未体验过的,唯一不用欺骗就能坚持的,就是那些油脂与毛毡”对于当时已经奄奄一息的老师来说这是他唯一能感受到的,油脂和毛毡在很多年后依然能让老师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师一直用他们进行创作。

“不管我思考什么,不管由此会产生什么,都只能说明我存在”,对于笛卡尔来讲他与思考共存,唯有思考才能让他感到真实;对于老师来说他和油脂与毛毡共存,唯有和它们在一起才感到真实。但对于巴内特呢?他与什么共存?他与什么在一起才能感到真实?才能感受到属于他自己的美?帽子老师最后问道:“你是谁?”

05 真理/真相 与 La

巴内特始终在思考着老师的问题,始终难以下笔的他最后却选择临摹照片。“我不知道,但我感觉就是它了”,其实影片早在前面就一直在对巴内特的内心世界进行铺垫,伊丽莎白的真实之美,世界的公式,以及观众容易忽略的那一句“几乎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照片,但都会喜欢自己的画像,因为照片更真实”都在建造巴内特的世界。

巴内特感受到的真实,并不是某一件特殊的物品,也不是人的思考,而是最真实的东西,是真相,这就是为什么巴内特最后会选择临摹一些很常见的照片,因为对他来讲,这些照片就是最真实的东西,就是真相。托帽子老师的启发他终于理解了这一点,完成了属于他的一幅幅“无主之作”。

当然,命运的巧合从来不会无故缺席,你坚持用尽生命追寻它时,它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回应你。就在巴内特完成之际,一阵风带揭开了伊丽莎白所有事情的真相,半开的窗户使得伊丽莎白的画像与教授的画像拼接在一起,仿佛在无声的暗示巴内特一直寻找的真相就在眼前。穷尽一生用艺术来追寻的真相终于在呈现在人物交织的无主之作中,使看见这幅画的真凶--教授,顿时充满惊慌与恐惧。

巴内特在好兄弟的资助之下,成功举办首次私人画展,自己与妻子艾丽的爱也终于结出了爱的果实。在画展之际,记者问到画上的排版都是由巴内特来制作的,似乎都用刷子模糊处理过,这是否太过随机?这同时也是观众们的疑问,又一次,巴内特的简单但蕴含丰富的乐透回答解开了记者和观众的疑问。

影片的最后给予了全片一个非常棒的的升华和及首尾呼应。从画展回来的巴内特,在路上刚好踩到汽车司机下班的点,使他回想起当年伊丽莎白在群车间感受鸣笛的那一个瞬间,以及赤身裸体弹琴的那一幕。带着好奇和疑问的巴内特和司机们沟通好,回到了当年伊丽莎白的位置。

“一,二,三”

“La!”

就像开头围绕着伊丽莎白旋转一样,镜头也开始围绕着巴内特旋转,在响彻云霄的鸣笛声中内特终于明白了,伊丽莎白所聆听的,伊丽莎白为之激情的,是万物的真理,键盘上的La,桌面上的La,自己脑袋上的La,以及喇叭声的La。

奇妙的命运,不约而同,让知晓了真理的两个人,在相隔数年后的傍晚,绽放出一样发自内心的笑容。

06 写在最后

《无主之作》在视觉效果上美轮美奂,长达3小时的镜头使得每一个美好,每一个揭露人性的瞬间得以停留,电影留出大量空白给观众思考,欣赏和赞叹。

人性,爱情,艺术,哲学在时代的变化当中交织演绎,导演对细节处理极致使得全片没有一帧是无意义的,浪费的。

《无主之作》不仅仅是一个德国艺术大片,同时也是一个爱情片,哲学片,入围第91届威尼斯影展最佳外语片提真的是名当之无愧。

《无主之作》犹如一杯充满惊喜且涩中带甜的咖啡,需要我们喝到杯底才能知道它所有迷人的味道。

右上角点击关注,更多影视资讯、影评、电影推荐!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