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诗经中的男女之情,诗经里墓门荆丛男女幽会的描写

时间:2024-02-26 17:05:33/人气:320 ℃

本文来自《诗经》《汉书》《北史》等古籍。

《诗经·陈风·墓门》咏道:"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诗的口吻是一女子,讲述其丈夫常于墓门荆丛幽僻的地方,与别的女人行淫会之事,为了邪思贪欢竟不顾那里鸮鸟蹲集,恐怕会触惹不祥。故而女子作歌启示之,希望他不要再去坟地,不要不顾忌鸮鸟,否则会招来凶恶之灾。

这里实际上潜藏了当时的一种民俗观念:鸮鸟,也就是猫头鹰,尤其是坟墓树丛中的,人们最好不要和它接近。它是凶天之鸟,也是不祥之兆。

国人对猫头鹰乃不祥之物的观念由来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殷商时期,猫头鹰并非意味着不祥,反倒被人们视为辟邪之物,广泛用于玉器、青铜器、宫殿房屋上。

一、殷商时的"贴身小玩偶"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鸮器6件,其中507号高5.7厘米,呈深褐色,造型是一只蹲着的猫头鹰。双腿粗壮,尾巴着地,两耳相连,上有小孔,显然是佩戴品。

472号墨绿玉浮雕上,猫头鹰的形态钩喙圆眼,头有冠毛,颈饰鳞纹,线形流利,上有穿孔,也是挂饰物。

还有一件黑色石磬,双面单线刻画站立状的猫头鹰,长尾内卷,五爪劲健。顶端有穿径1厘米的圆孔,可以挂起来敲击演奏。

同墓中又出土有青铜鸮尊多件。第784号鸮尊高45.9厘米,重16.7公斤,尊口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形象上鸮目圆瞪,双耳耸竖,鸮翅纹饰极细致。

这么多挂饰都是猫头鹰造型的,可见当时人们对猫头鹰特殊的钟爱。

二、西周以后逐步沦为凶邪标志和预兆

西周以后,猫头鹰不再是辟邪和配饰物,逐步转化为凶鸟、恶鸟或不祥之鸟。在《诗经·豳风·鸱鸮》写道:"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予羽谯谯,予尾僚僚,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诗中周公以受损害的护巢雌鸟自比,指斥凶顽的鸱鸮抓食了她的幼雏,怒责鸱鸮不要再破坏其巢穴。其中,鸱鸮借比殷之武庚,被食幼雏借比上当受害的管叔、蔡叔,巢穴比喻周王室,借鸱鸮之鸟的凶天不祥整体暗喻周王室那一次凶险的颠覆,那一场危如累卯的政治灾难。

自汉代起,史家也以猫头鹰鸣叫作为将死之兆。《汉书·霍光传》曾记,霍光妻毒杀许皇后时,有猫头鹰数次在殿前树上哀鸣。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猫头鹰的恐惧心理更趋浓重,《北史·李忠元传》记,李忠元曾跟着文襄去见魏帝,当时"有猫头鹰在宫殿附近鸣叫",文襄认为是不祥之兆,命令文忠驱赶。

三、唐宋元明清时代更加妖魔化

到唐宋时代,对猫头鹰不祥的迷信之说有增无减。白居易诗曾记载,长安有一座大宅院,先后住入其中的好几个公卿贵人,不是逃窜跑步就是暴亡横死,人视为"凶宅"。而此凶宅的怪异之处就在于"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也就是说宅子里的树上有猫头鹰鸣叫,灌木丛里藏着狐狸,是凶宅的典型表现,因此"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踵。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在宋代,人们甚至以为猫头鹰能有意识捉弄人,其鬼灵精怪之处已经出现之后明清时期妖狐的雏形。《太平广记》记载:贞观初年,雍州有客人连夜赶路,有只猫头鹰叫的非常急促,而且追着他的脑袋来回飞。这个客人很厌恶,挥起手中鞭子打去,猫头鹰应声而死。

客人随手弄了点泥土盖住猫头鹰尸体,继续赶路。走了几里路后,遇到了抓贼的捕快,看到客人衣服上有血,就问从哪里来的血?

客人就把打死猫头鹰的事告诉他们,捕快不信,把客人带到埋猫头鹰的地方。挖开一看,里面有个人头!

原来是之前有盗匪杀了人,砍下脑袋带走了,捕快四处搜寻却找不到,没想到挖开泥土找猫头鹰,却意外发现了死人头。

捕快认定客人就是杀人的盗匪,抓取严刑拷打,吃尽苦头。这个故事的结局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更加加深了人们对猫头鹰作为不祥征兆的误解。

今天,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野生动物数量大大减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极少能看到猫头鹰的身影。猫头鹰已经成为稀有动物,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希望这种几千年来始终带着神秘色彩的大鸟,能够顽强的生存下去,有朝一日再次回到人们身边,到那时,希望人们再也不要把它们作为不祥的预兆。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评论、转发。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