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鱼类>

大黄鱼和小黄鱼外形的区别,如何区分大黄鱼小黄鱼

时间:2024-01-27 23:02:45/人气:152 ℃

在东海边长大的人,多半听说过鲜美的“黄鱼七兄弟”,没错,它们就是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黄姑鱼、鮸鱼、黄唇鱼、毛鲿鱼。

之所以将七种鱼称为“黄鱼七兄弟”,是因为它们或者体色金黄,或者是俗称有“黄”字,或者长得很相似,且都属于硬骨鱼纲的石首科。石首科鱼类最大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头里面都有一对的大大的耳石。然而,说起“黄鱼”,大多数人还真不一定分得清楚。

NO.1 大黄鱼

大黄鱼可以说是“大海第一鱼”,因通体金黄而得名。

大、小黄鱼虽然是两种鱼,但两者味道有些相近,确实有点难区分。区别大小黄鱼的窍门如下:小黄鱼只能长到20多厘米,鱼尾短鳞片大;而大黄鱼能长到50多厘米,鱼尾巴细长鳞片略小

大、小黄鱼曾是东海舟山渔场的四大鱼类之一,现如今,随着渔业资源过度捕捞,野生黄鱼却难觅踪迹,尤其是大黄鱼最是稀少。市面上看到的都是头圆嘴小腹大、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养殖黄鱼,而野生黄鱼经常要为口腹而奔劳,嘴又尖又大,胴体呈瘦长型,这是区别养殖与野生的窍门之一。

野生大黄鱼

养殖大黄鱼

NO.2 小黄鱼

小黄鱼也叫"黄花鱼""小黄花"。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五六行鳞,金黄色。

NO.3 梅童鱼(棘头梅童鱼)

市面上常见的梅童鱼通常是棘头梅童鱼,因头部较大又名“大头梅”,鱼如其名,童稚可爱,最大的也不过15厘米,通体金黄,娇嫩鲜美,在黄海、东海、南海近海海域都有分布,且越是浑浊的海域,棘头梅童鱼的颜色就越黄。

除了常见的棘头梅童鱼,石首鱼科梅童鱼属中还有一种黑鳃梅童鱼,也是很容易和大黄鱼混淆的。不过梅童鱼属的头部钝圆,整个身体呈萝卜型,头上有棘刺。棘头梅童鱼鳃腔全为白色或者灰色;而黑鳃梅童鱼的鳃腔上部为深黑色。二者都是黄鱼家族的鲜美之物。

除鲜食外,梅童鱼加工的烤头叫梅子烤,是烤头中的上品。

NO.4 黄姑鱼

黄姑鱼又称“黄婆子”,当地人称“黄三”,此名非常形象,因为此鱼也是通体金黄,较似黄鱼,仅次于大黄鱼、小黄鱼,位居老三。如今一些嘴刁的食客在养殖的大黄鱼和黄姑鱼中反而喜好选择后者。黄姑鱼其实也有一个家族,还有白姑鱼、黑姑鱼、叫姑鱼,前两种从颜色上区分,白姑、黑姑俗名白婆子,但叫姑鱼无法辨别。

长得那么神似,怎么区分大黄鱼、小黄鱼和黄姑鱼呢?看鳞片!黄姑鱼体背侧有许多斜向下的灰黑色波纹状条纹,不与侧线下方的斜条纹相连。

NO.5 鮸鱼

与大、小黄鱼、梅童、黄姑鱼不同的是,“七兄弟”中的鮸(miǎn)鱼长得黑不溜秋,但外形还是与黄鱼相似,味道也不错。

与黄鱼一样,如今鮸鱼也在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

NO.6 黄唇鱼

黄唇鱼,闽粤人称“金钱鮸”“金钱猛鱼”,又名“鱼高”。温州人称黄甘,属硬骨鱼纲鲈形同石首鱼科,体长、侧扁,尾柄细长。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海洋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大部分渔民可能一生都难捕到一条。这条鱼贵在鱼胶是高级滋补品,一来稀有,二来价格也被越炒越高。

怎么辨别是不是黄唇鱼呢?黄唇鱼体背棕黄色,腹侧灰黄色,各鳍色素较深,有时呈灰黑色。黄唇鱼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胸鳍腋下有一圆形黑斑。

NO.7 毛鲿鱼

毛鲿(cháng)鱼是一种海洋性的洄游鱼类,十分稀有珍贵,有的地方也叫“褐毛鲿”“舟山大鱼”,它们是石首科中的大个子,可长到1米以上,捕到一条据称价值百万。毛鲿鱼的营养价值很高,鱼胶更是高级滋补品。不过,现在也非常罕见了。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