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听信偏方吃活蝌蚪,撞头,吃蝌蚪把果汁注入静脉

时间:2024-07-02 14:34:23/人气:178 ℃

这几天

一条新闻火了

51岁大妈

原本身体健康、性格阳光

为了养生

将 20 余种水果混合榨汁

简单过滤后

自己进行静脉输入

结果可想而知……

皮肤瘙痒,体温上升

当晚被紧急送医

检查发现

全身感染严重

重要脏器损伤

经抢救才保住性命

该事件

也充分暴露了当今养生圈的特质

↓↓↓

(猜猜这字是啥)

在这个00后都开始佛系养生的时代

似乎不交点智商税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

今天还有一些谜一般的“养生大法”

让你眼熟

俗话说

要想活得久,技能必须有

想要成为养生达人

就必须拥有在小区健身广场上

秒杀其他大爷大妈的绝技

(温馨提示:动作危险,请勿模仿)

最风靡一时的“撞树法”

最以柔克刚的健身法

腹部

向来是练武之人的弱点

常练此法可强健五脏六腑

顺便打开任督二脉

最恐怖的“上吊法”

像一颗海草海草

在浪花里舞蹈~

此动作分初级版和进阶版

初级版只是蹬腿

进阶版可活动全身多个关节

给我一根绳子

哥可吊起整个地球!

最时尚的健身法

说它时尚

因为它契合了当下全网最火爆的BGM

(此处请自行脑补)

“爱的魔力转圈圈,

想你想到心花怒放黑夜白天……”

颤抖吧,凡人!

谁来和我比腰间盘突出?

最“接地气”的“爬行法”

相传四足行走可采集大地精华……

建议套个抹布

帮环卫工分担点工作量

最无死角的健身法

“下面上场的是来自xx小区的王大爷,

只见他一个漂亮的空中大回环360度,

再接一个空中大回环360度,

再再接一个……”

“台下的观众都在看我”

最神秘的“树疗”

树:“我是谁?我在哪?”

然而

专家给出的残酷真相:

撞树:撞的是树,伤的是脏器

暴走:毁了关节,伤了膝盖

扭腰:这样健身最伤腰

拍打:不能养生,是在拿命开玩笑

爬行:非但不养生,小心要命

转头:快速转头,最伤颈椎

上面的运动养生法之外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个亲朋好友

一天到晚在群里和朋友圈分享食疗养生

“十种不能一起吃的食物”

“常吃这个东西能年轻十岁”

“绿豆汤可治百病”

“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

“螃蟹和西红柿同吃等于******”等说法

相继被打假或辟谣

但你能想象

还有人生吃蝌蚪“清热降火”

曾有媒体报道

一名家长给孩子喂活蝌蚪

结果吃了一堆寄生虫

把孩子送进了ICU

当然

最最常见的

还是被各路骗子吹嘘的虚假保健品

什么滋阴补阳、延年益寿、调气补血……

却总有人心甘情愿买单

保健品悲剧不断发生

令人惊奇的是

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

居然还会有如此荒唐的治病理念

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认知

想到这样的“养生奇招”呢?

光明观点:

奇葩养生为何总有人信?

作者:郑山海(医生)

这两天一条某保健品业务员生病了不就医,迷信自己推销的保健饮料和产品,结果导致自己的生命不治而亡的新闻引发了普遍关注。近日,还有一位女士静脉注射果汁进入ICU。令人惊奇的是,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居然还会有如此荒唐的治病理念。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认知,想到这样的“养生奇招”呢?

林丽(化名)感冒、高烧数天

却坚持不去医院看病

也拒绝吃任何药物

而是坚持喝如新的g3果汁

结果

林丽因肺部严重感染

经抢救无效死亡

“如新”g3果汁

一箱10袋售价690元

据报道,林某的想法是受“如新讲座”视频影响

相信发烧的过程是补钙

有病去医院,这是一个小学生都懂得的常识。但因为相信某产品具有“奇效”而放弃就医,那带来的就是另外的结果了。

按说发热了喝饮料,这本身也并不完全违反医疗原则——如果就是普通感冒,不选择打针吃药,而是通过多喝水(当然也可以是富含维生素的饮料),多休息的方法让身体自然康复,这确实是当今医学推崇的一种医疗方法。

但出现因为喝饮料导致小病拖延为大病,甚至丧失救治机会这种极端的事件,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或许应该是,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所掌握的健康知识

说起健康知识,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健康知识丰富繁杂,取舍辨别对普通人来说都有门槛。专家们各执一词,但似乎都有道理。今天有专家说多吃素食好,明天就会有专家说总吃素营养跟不上。今天这个专家说多走路能养心,没几天走路多了毁关节的声音就会传进耳朵。总而言之,很少有什么健康知识能找不到可以对立的反证。

这显然不是因为这些知识有什么问题,而在于人体及健康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需要有综合的考虑,而不能只抱着某一点来做决定。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限定条件谈健康知识,这也一定是站不住的。

但现在的很多健康(医学)知识,在科普给大家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强调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而忽视了这些知识得以存在的相关条件,导致知识在某些时候成为教条。

很多人对于养生健康知识还缺乏辨识能力,对于各类看起来能让自己身体变好的健康知识全盘接受,无论是来自社交软件的谣言传播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口口相传。正是科学素养的缺乏,在渴求养生保障之路上,才会屡次把伪科学引入自己的头脑和身体。

感冒发烧了,可以不着急到医院开药而多喝些水。但这必须在基本认定是普通感冒的前提下,在喝水治病中要随时评估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咳嗽是停留在咽部发痒引起还是一种来自肺腑的刺激,或者发热的程度有没有加重的迹象。如果没有这些配套的知识做依托,喝水可以治感冒的知识不如没有。

非常遗憾的问题在于,有时为了知识更加容易传播或者更加具有眼球效应,很多知识的传播者,往往只传播一些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几个结论,而忽视了相应知识的普及,加剧了一些知识成为教条的情况。

特别是在一些保健品的推销之中,把健康知识宣讲成行为教条的情况更严重一些。他们在强调一些知识的益处时,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前提——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多多益善,即便是阳光或者氧气,多了也会要人命。

面对因盲目养生错过治疗时机的悲剧,我们应该吸取的最大教训应该是不要迷信任何健康知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健康知识时,多一分思考,少一些盲目。所有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定条件,如果以刻舟求剑的方法运用我们了解的某些知识,其带来的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说到底

比起吃啥、穿啥、练啥

最该养生的是“易骗体质”

最该养成的是科学观念

与其花大价钱

追求各种猎奇的养生之道

不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最后

请将本文转给你的父母和朋友

希望这样的养生悲剧

不再发生


来源:光明日报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