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容县的奶水不足有什么办法?乡情散文,坐月子

时间:2024-10-04 11:27:54/人气:412 ℃

有这样的温馨画面,虽经几十年雨雪冲刷,渐行渐远,如今还时常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

一排杨树林,鸟在树梢唱,一片青纱帐,风吹翻绿浪。绿绸褶皱的阡陌小道上,走着几个年轻小媳妇,每个人穿的衣服虽然很旧,都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油光崭亮的,脸上也擦胭抹着粉,她们有的挎着小筐,小筐里装的是鸡蛋或白面,有的拎着老母鸡,老母鸡挣扎地乱叫,有的夹着小花包,小花包里是在供销社新扯的花布料。她们边走边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哗哗流淌的小河水在前面为她们引道,蹿出来玉米红樱向她们微笑,路边的小草不停地拽她们的裤脚,问她们去凑什么热闹?

“二柱子媳妇,看你们这高兴劲儿,去哪呀?”戴缺边少角破草帽的老牛倌打老远就手搭凉棚问。

走在前面领头挺俊的小媳妇答到:“去马兰家呀,马兰‘猫下了’。”

“下奶去——”

一路上,小媳妇们如出笼的小鸟,你讲一个笑话,她冒出来一句“虎”嗑,笑声随着轻风一起,在青纱帐里飘荡,惊跑了路边的青蛙,看傻了林中喜鹊,整个小山村都活跃了许多。

这就是早些年农村姐妹们去下奶的场面,多少年没有看到了,想起来就亲切。

“猫下了”这个词,在词典里根本没有收入进去,在百度里也没有这个词组。现在在农村,如果有人说“猫下了”,大家还都懂,就是妇女生孩子的意思。这里的猫,是猫科动物的猫,猫是活蹦乱跳,蹬房跳瓦,一时一刻不消停的动物,在这里的“猫”字,同老百姓常说的“猫冬”一样作形容动词用。猫下了,也就是不出门活动,藏起来了。女人生孩子后,一个月里闭门不出,门窗关严,怕风吹,还要拉上窗帘,炕烧得很热,保持室温,避免透风。如果南北炕都住人家,还要挂幔子,产妇把头缠上头巾,不洗头,不出屋,怕产后受风,也不动针线活,如藏猫猫一样。所以,老百姓管女人生孩子叫“猫下了”。

妇女猫下了,不但是主人家的喜,也是村里人大家的喜,下奶活动就开始了,大家都赶早不赶晚,抢在满月前去。

那个年代农户家没有固定电话,没有手机,传达口信完全靠腿和嘴。东头哪家小媳妇“猫下了”,村东头人家肯定知道,乡下的人嘴快,什么事都是新闻,谁家小媳妇“猫下了”,生个丫头还是小子,大家都一清二楚。妇女猫下了以过程就是去“下奶”。

“下奶”是有说道的,一般“下奶”没有男性去的,去的都是生过孩子的女性。“下奶”要带礼物的,那时的生活水平不高,人们仅仅吃饱饭就不错了,带的礼物在当时都是很昂贵的,一篮子鸡蛋,几斤白面或小米,要么就是两斤红糖,直系亲属,关系铁的姐妹拎一只老母鸡等,拿的东西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

我小的时候,母亲有一个小筐挂在炕沿上面的棚杆上,里面装的都是个大的红皮鸡蛋,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有菜,顿顿吃咸菜条,我们馋得直流口水,母亲也不拿下来打鸡蛋酱吃。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到鸡架前,抓出来一只只母鸡“摸蛋”。有时候,摸完蛋,脸冷落地失望地自言自语:“又没有几个连蛋的。”有的时候,眉飞色舞地说:“大芦花又有蛋了”。母亲的笑容就是家庭收入的象征。我们知道,大芦花下的红皮鸡蛋,母亲留着给亲戚朋友下奶用。

过去的年月,孩子都是母乳喂养,哪家的媳妇生了孩子没有奶,不但家里犯愁,全村里的人都着急。 生孩子没有奶吃,那个年月可是大事,市场根本没有卖奶粉的,只能喂玉米面糊糊,土豆糊糊,小米汤。所以“下奶”尤为重要,有人来下奶,带来了补孕妇身子的营养品,孕妇身子强壮了,也就有奶了。想想看,下奶,在当年该是何等重要啊!下奶是人们祝福的表示,也是乡里乡亲联络感情的纽带。

“下奶”的差事,都是由生育过的女人来完成的,没结婚姑娘很少去做,因为她们不懂,也很少由老太太去做,她们笨手笨脚,不利落,女人在身子不利落“有事”那些天也不能去,怕把奶给冲走了。还有很多说道,各地说道也都不一样。

年轻的小媳妇好热闹,常常都是结帮搭伙去下奶。那个年代,大家都参加集体劳动,大姑娘,小媳妇每天都相会在田间地头,垄挨垄,肩并肩地干活,姐妹们哪个生了孩子,大家都同样高兴,凑在一起去下奶,图得是快乐。有的在一个村住,有的嫁到前后屯,三个女人一台戏,下奶的路上,有的说话声高如银铃,有的嗓子粗似打夯,高高低低,吵吵闹闹,上坡下坡笑语不断,越沟过河嘴也不闲,谁突然间讲个荤嗑,放了个响屁,立即笑翻了天,个个前仰后合,捂着肚子在地上转圈。女人们就这个天性,男人在的时候,说话都放不开,全是女人在一起时,啥话都敢说,男人都不能说不出口的话,她们也照说不误。贫困生活和精神上压抑,使她们闷得太久了,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尽情地渲泄也在情理之中。

农村的院脖子都长,家家户户都有狗,有人来产妇家下奶,左邻右舍都知道。妇女们的大嗓门没有到门口就喊:“家里有人吗?”。

明知故问,家里有人坐月子,怎么能没有人在家。年轻的小媳妇们也不是别的意思,那意思就是通知家里人出来看狗,开门迎客,也顺便告诉左邻右舍:我们来下奶了,猫月子的姐妹人缘好不说,我们姐妹也是讲究的人。

屋里的人听见有人喊,麻溜地就迎出来了:“是你们姐几个啊,怎么凑一块了,快进屋吧!”

院子里的凉衣绳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尿布,屋子窗帘捂得严严的。说话间,小媳妇们喜鹊般就飞进了屋,满屋顿时喜气洋洋。炕沿上有坐的,挤板凳的,实在没地方坐的,站在地下和产妇说话。这个姐姐摸摸炕热不热,那个妹妹为产妇拉拉被角,边说着话,边看炕头睡的婴儿。

“你看这胖小子像谁啊,多像他爸那个小样。”

“我看那大眼睛呀,像他妈还差不多。”

“是啊,孩子眼睛多有神啊,还是个双眼皮呢。”

“你看这孩子耳朵多大,长大后一定有福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评论,夸得主人家乐呵呵的。下奶最多的话是问候产妇的身体情况,奶水情况。小姨子话最多,这个时候正是和姐夫打趣的机会:“好好照看俺姐啊,照顾不好,看我们姐妹们怎么收拾你。”

“满月了再淘气……计划生育……哈哈”

老实巴交的姐夫,只是满脸陪笑,连连点头,不敢狡辩,张嘴就容易吃亏的。

“下奶”的人留下礼物走了,产妇的家人送到门口,挥手告别。留下一片温馨,荡漾一股暖流,飞起来几只花蝴蝶。

现在不知道农村还兴不兴下奶这一说?最近问过熟人,他们说,很少有下奶的了,都办满月席,随礼。

我有些木然,不知道怎样评论才好!

我真的留恋那个时代的人,眷恋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很想再一次看见那“下奶”的乡村一景,欣赏那幅温馨的图画。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