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小红色吸血虫是什么虫子?你可能已被这种虫子吸血数天

时间:2023-11-28 05:05:06/人气:463 ℃

蜱虫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被隐秘又狡猾的蜱虫叮咬数百次后,他的身体学会了快速反应,杀死这些能传播大量病原体的昆虫。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或许都希望可以拥有这种能力。

炎炎热浪之下,猖獗的吸血蚊虫又开始攻击人类了。相比于吵闹的蚊子,人类另一个死敌——蜱(pi,二声)虫更喜欢隐藏起来——它们会躲在人体的隐秘部位,吸上几天血。而一些蜱虫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比传播疟疾的蚊子更甚。

蜱虫最常出没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地区,人们在林地草坪上休息一会,就可能不幸被蜱虫缠上。今年6月,英国的BBC网站就发布了这样一篇报道,3年前的一个夏日,家住英国德文郡的奥利韦拉(Olivera)躺在林地草坪上拍照时,不幸被蜱虫咬了

她记忆中只在地上躺了10秒钟,没有看到蜱虫,也毫无被咬的感觉。然而,2周之后,她的身上开始出现红疹(也称为迁移性红斑),医生据此诊断出她患上了莱姆病。后来,她开始服用抗生素来治疗,但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她说,从那以后,自己再也不能集中精神了,经常会感觉非常疲惫。

迁移性红斑 (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实际上,奥利韦拉的情况可能已经比很多莱姆病病人好多了。有很多人在被蜱虫叮咬,患上莱姆病之后数月甚至1年——直到出现中晚期的症状时,才能得到确诊。这时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患者会出现脑雾、全身无力、关节疼痛或者面瘫等等症状。一些国外的音乐或影视明星就曾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类似的患病经历和不良的身体状况,引发了较大的关注。而在我国,每到温暖的时节,也时不时就会有蜱虫咬人的新闻。

小小的吸血昆虫

没成年的蜱虫只有约2~3毫米长,很难用肉眼发现,成年后的蜱虫体长大约有10毫米。在北美洲地区,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是传播莱姆病的致病菌——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蜱虫,它们经常以鹿作为宿主,也被称为鹿蜱。

大大小小的蜱虫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鹿蜱的寿命长达2年,它从虫卵孵化成幼虫、长为若虫再到成虫,每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都必须吸宿主一顿血。蜱虫的宿主非常宽泛,包括人、鹿、牛、老鼠、蜥蜴、鸟以及两栖动物等等。也就是说,人不仅会被成年蜱虫咬,还可能被幼虫和若虫咬。而在这个过程中,蜱虫会把上一个宿主身上的病毒,传播给下一个宿主。一些科学家认为,蜱虫是目前发现的、将动物病毒传到人身上最多的生物

而这还要归功于蜱虫恐怖的吸血能力。蜱虫会找到皮肤上隐蔽的角落,然后打一个“小井”。随后,它会将口器固定在这里吸血数天——这一顿吃完后,它们能挺几个月,并进一步成熟。它们如此堂而皇之,但人却无法察觉。一个原因正如上文提到,它们会在人体上找一块隐蔽的地方,另外它的唾液中有很多蛋白,会让人们被吸血时既不痛也不痒——可以说毫无感觉。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当下完全无法发现自己被咬了。

根据《大西洋月刊》的一篇报道,蜱虫的唾液就像是鸡尾酒一样,由各种蛋白质“调配”而成。其中一些保证人不痛不痒,一些保证血液不会凝固,还有一些保证不会惊扰人的免疫系统。一些科学家发现,蜱虫的唾液含有多达3000多种蛋白质——与之相对的,人的唾液中只有1000多种蛋白质。不过单个蜱虫唾液中的成分一直会变,就像是蛋白质在蜱虫的唾液中轮流守岗一样。

这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躲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蜱虫吸血第1天使用的是一批蛋白质,到第3天时,可能完全换成了一批新的蛋白质。而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延迟效应,可能第3天才能产生抗体来中和第1天遇到的蜱虫来源的唾液蛋白,但这时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了。

非常多的病原体会搭乘这样“变态”又便利的吸血昆虫入侵人体。在吸血期间内,蜱虫就可能会将多种病原体传染给人。例如,美国东部传播莱姆病的一种蜱虫(Ixodes scapularis)就可以携带多达7种病原体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目前蜱虫在全球传播的病原体多达25种。除了莱姆病之外,蜱虫在全球造成了包括波瓦桑病毒病(导致大脑和脊髓炎症)、巴贝斯虫病(患者会出现器官损伤和长期残疾)等20种比较常见的人类疾病。例如,在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以及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中,携带各种疏螺旋体的蜱虫会引发蜱传回归热(Tickborne relapsing fever),感染者未经治疗的死亡风险高达10%。

而在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流行的蜱传脑炎(TBE)病毒,会导致高热、意识障碍和神经炎症等症状,其死亡率也高达10%。当蜱虫将这种病毒传播给牛、羊,人类再饮用它们产生的乳制品后,也可能患上蜱传脑炎。此外,在整个美洲、亚洲、非洲、地中海地区和澳大利亚东北部,携带多种立克次体的蜱虫会引起斑疹热

2022年美国犬蜱已经出现的地区(红)和可能出现的地区(黄)的地图。美国犬蜱因引起落基山斑疹热而闻名。

几天之后,蜱虫吸血吸到满足,体型膨胀到数十倍甚至100多倍,脱落隐于落叶尘埃,而患者的痛苦、漫长的确诊和治疗之路才刚刚开始。

咬多了就不怕了

不过也有人被蜱虫咬了之后,不仅没有各种症状,他的血还会把蜱虫活活“毒死”。住在美国纽约州的理查德·奥斯特费尔德(Richard Ostfeld)就是这样一个特例。他如今已经68岁了,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长期待在纽约州的哈德逊河谷(Hudson Valley),研究在那里生活的小动物,其中就包括蜱虫。

理查德·奥斯特费尔德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由于十多年来经常去野外,对于他来说,被蜱虫叮咬已经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被蜱虫咬伤后,他会感觉伤口处发痒且有点疼。数天之后,这个伤口就会恢复,且之后不会再任何症状

理查德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自己曾被各种蜱虫咬,免疫系统已经学会了如何快速反击蜱虫了——他的身体拥有了获得性蜱虫抗性。当蜱虫开始叮咬和吸血后,会将蛋白质和分子释放到宿主的体内,来帮助它们逃避免疫检测。但理查德的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蛋白质,并迅速发起反击,大量释放一种关键的激素——组胺,这种物质会导致血管变宽,让免疫细胞更快到达攻击部位。

而正在吸血的蜱虫会将大量的组胺和免疫细胞吸入体内。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如何致命的,不过一些研究人员推测,由于组胺和免疫细胞的入侵,蜱虫的内部器官会遭受伤害,而它们也会因此死亡

理查德提到,在美国东北部各州,三分之一的蜱虫携带导致莱姆病的致病菌,大约五分之一的蜱虫会导致巴贝斯虫病,十分之一的蜱虫会导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的血细胞会减少,多脏器遭到损害)。不过,任何病原体从离开蜱虫到进入人体,都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的时间。例如,美国地区的鹿蜱在人身上吸附36~48小时后,才能传播莱姆病的病原体。在欧洲、北非和亚洲更常见是篦子硬蜱(Ixodes ricinus),这种蜱虫传播的是另外2种会导致莱姆病的疏螺旋体,不过传播病原体的速度会更快。

在经过数百次叮咬训练后,理查德的免疫系统已经能快速反应,用最快速粗暴的方式来保护他免受蜱虫的伤害,以及后续一系列病原体的伤害。他从未被诊断出患上蜱虫媒介病,一些专家认为,他的身体可能在早期抵抗住了这些疾病(可能最开始都是被没有携带病毒的蜱虫咬)。

蜱虫的蔓延

在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面前,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一些生物学家发现,随着全球的气候变化,许多蜱虫的活动范围正在扩大。蜱虫的数量在增长,会携带新的病原体。一些研究证明,温度升高会加快篦子硬蜱的产卵率以及卵的发育率等。

图片来源:Mcvoorhis/维基百科

很多地区的蜱媒疾病正在增长。例如,在美国南部最常见的孤星蜱已经扩展到美国东北部地区,甚至进入了加拿大。美国CDC表示,这种蜱虫“极具攻击性”,可以传播至少6种疾病,其中一种疾病甚至会导致患者对红肉产生致命的过敏反应。

然而,蜱媒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仍然十分困难。首先是各个地区气候变化并不相同,在这些地区生活的蜱虫种类非常多,它们导致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此外,蜱虫会携带多种病原体,可能会引发多种症状,而医生在诊断时很容易将这些症状和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

例如,在莱姆病病人中,超过70%的人在一周后会出现迁移性红斑,可能还有发热、头疼等症状。不过有很多人都会被误诊。他们和没有早期患病特征的人没有差别,都需要等到疾病发展出更明显的症状才能确诊。此外,人们感染不同的疏螺旋体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例如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后很容易出现关节炎,而其他一些疏螺旋体则会引发皮肤感染,或者神经炎症、损伤等等。

目前,已有一些针对特定蜱媒致病菌的疫苗正在研发,例如预防莱姆病的疫苗。科学家还通过给牛、老鼠和豚鼠等动物喂食蜱虫,来诱导获得性蜱虫抗性,让它们的免疫系统逐渐学会杀死蜱虫。不过目前还没有任何在人体中诱导获得性蜱虫抗性的研究。不过,理查德表示,一些实验室正在研究这种可能性。

在有效的疗法到来之前,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做好防护。在蜱虫出没的地区,穿浅色衣物,穿长衣长裤。如果你发现一只蜱虫吸附在皮肤上,千万别直接把它弄死或者用手把它揪出来,这样很容易刺激它分泌更多的毒液,促进病原体的传播。它的口器也很容易断裂留在你的皮肤中,这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一个较好的办法是,用干净的尖头镊子尽可能近地靠近皮肤,稳定地施压将鹿蜱夹出,确保它的口器不会断在皮肤里。还可以用酒精麻痹蜱虫,或者用凡士林让蜱虫窒息。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一系列操作,“收获”一只活蜱虫,那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把它放在酒精中密封起来,或者冲进厕所。

希望你不会遇到它们

撰文:clefable ;审校:不周

参考链接:

https://www.cdc.gov/ticks/diseases/index.html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ento-052720-094533

https://www.cdc.gov/grand-rounds/pp/2017/20170321-tickborne-diseases.html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9/07/the-marvels-of-tick-saliva/59465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xodes_scapularis

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health-disease/2022/lyme-other-tickborne-diseases-ris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c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relia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cquired-tick-resistance-why-some-people-immune-to-ticks-2023-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yme_disease

https://www.cdc.gov/lyme/removal/index.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2161287/Ecologist-claims-IMMUNE-attacks-disease-carrying-ticks-body-KILLS-them.html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6pn041zk8jo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