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会泽取县名的东川知府
是他,把会泽海坝开发成万顷良田,使会泽百姓受益万代。作为回报,感恩的会泽人民把他请入了文庙名宦祠享受祭奠。
黄士杰,字希庵,福建长泰县人。雍正四年(1726年)由马龙州知州升任东川府知府。
东川自设郡、路、府以来均无辖县,黄士杰到任后,即上书请求于府下设一县,并建议这一新设立的县以“会泽”命名。雍正五年,黄士杰这一建议获得批准,县治设于巧家营。雍正六年,因巧家偏僻,距府城遥远,而且人口稀少,粮赋有限,征收不便,不具备设置县城的条件,又请求将县治迁到今会泽县城,与东川府志同处一城(即“附郭”)
黄士杰对会泽的贡献,还不仅仅是为会泽县取了这么一个动听而且内涵丰富的县名,更重要的是,他是会泽历史上第一个开发海坝的人。
会泽海坝于府治前,通称“蔓海”,一名“濯缨湖”,取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很雅。
蔓海又名“东川泽”,东西长20余里,南北宽10余里,一望芦苇浸波,荇藻交错。积水处盛产鱼虾、菱角、荇藻等水生植物,人们从中捞鱼捕虾、摘荇采菱,拿到市场上去卖,可以多少获得点利益。由于若干年来枯朽的芦苇和其他水草沉淀堆积,在水中盘结为地,“人行其上,动摇不定”。有人用竹竿探测,深入一丈五尺余,仍未至地。
五六月间雨水来临,则湖水泛滥,淹没四周土地田块。雍正六年(1728年),黄士杰在对蔓海进行深入勘察后,认为只要把积水排泄出去,这片蔓海是可以变成良田耕种的。这样不仅杜绝了四周田地的水患,还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于是报请朝廷批准,从官库中领取银两,组织百姓,开挖三条沟道,将海坝中的积水排入以礼河,控干蔓海,垦为稻田。这三条沟道当时名为中河、左河、右河,起点都在海坝东面。
左河从马五寨引水至水城归鱼洞河,流归以礼河,全长10余里;中河从华泥寨引水至水城归鱼洞河流入以礼河,全长20余里;右河从拖乐村经马厂、水城归鱼洞河,流入以礼河,全长20余里。这三条河统称“新河”。
“新河”把蔓海的水基本挖干后,又通过用火烧烤、日晒风吹、培土、施肥等措施,终于将会泽海坝开垦为良田。蔓海桑田之变,使原本“东川十景”之一的荒凉萧瑟的“蔓海秋风”变成了丰收在望的“蔓海秋成”。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东川知府的方桂有《新河》七律一首赞曰:
银流直贯三十里,金锁斜分千万家。
漾绿绕堤插杨柳,嵌红蹊岸植桃花。
郑渠凿后山河富,苏闸开成伏浍奢。
浚导一时千古泽,湛恩岁岁颂盈车。
黄士杰深知,合理的赋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因此,雍正四年(1726年)为摸清土地面积,做到心中有数,实事求是的制定田赋指标,黄士杰委派官员对东川田亩全部进行勘测丈量,把田、地分为上则、中则、下则三等,按田地的等级征收赋税,并且“永为定额”,不可随意更改,随意征收。
次年,勘丈结束,计有成熟上等田148顷19亩,每亩征收税粮4升;中等田475顷30亩,每亩征收税粮3升;下等田70顷77亩,每亩征收税粮2升;成熟荞地799顷78亩,每亩征收税粮折银9.6厘;成熟麦地22顷83亩,美目征收大麦1.5升。这些赋税,在未设县之前由东川府直接征收,设县后由会泽县征收。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是立国之本。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上自皇帝下到百姓的共同愿望。因此祭祀先农和龙王就成了一项重要活动。雍正五年,黄士杰在府城东部建先农坛,有正祠三间,左右斋房各两间;又在丰昌门(西门)外三里的灵璧山麓建龙王庙,供人祭祀,以求得到神灵的保佑,让会泽百姓丰衣足食,乐享太平。
来源:《曲靖文化·会泽》
主编:何华 饶卫
编辑:樛木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