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貉什么时候繁殖?要不是繁殖期貉早逃了

时间:2024-01-21 11:53:13/人气:421 ℃

很可能因为宠物狗上前并吠叫,使母貉认为领地被侵犯或幼崽有危险,所以产生了应激反应。

7月6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跟随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研究团队的成员,走访了有居民投诉“被貉主动攻击”的松江区蔷薇九里社区,在“貉咬狗”的事发地附近找到了貉的巢穴及两只一到二月龄的幼貉,推测6月9日事发时,很可能母貉刚产下幼崽,面对宠物犬的挑衅,作出了自卫行为。

7月7日,上海市林业部门、松江区林业部门、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高校、机构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再次前往蔷薇九里社区,实地查看情况并为社区支招。

数量不多,没有“失控”

专家指出,这次的“貉咬狗”事件恰恰发生在每年5月到8月的貉繁殖期,尤其是处于哺乳期的母貉,这段时间为保护幼崽,领地行为更强,认为被挑衅或有危险后,应激反应远比平日强烈。

其实,过了繁殖期,很有可能同样的人和宠物狗,再到同样的貉,就不会发生冲突。毕竟面对的是一个人和两条狗,单枪匹马的貉逃还来不及呢。

“初步判断,小区里的貉大概有十几只,远没有达到所谓的‘失控’状态。”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倩倩在小区走访了三天两夜,根据实际发现及居民的目击证词,认为蔷薇九里社区目前有三至四个貉的巢穴,除了601号楼101室后院,618号楼正对面的绿化带以及549号楼和550号楼之间的绿化带,也很可能有貉“定居”。

从小区的平面图看,这三个点位并未集中在一个区域,而是分布在小区的北面、东面及东南面的边缘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貉胆小、怕人的性格。

赵倩倩表示,从目前掌握的监测数据来看,在城市地区,每一只成年貉的领地范围大约是以巢穴为中心的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区域,活动直径在100米左右。

有研究指出,在野外环境下,成年貉的活动范围是城市环境的四五倍甚至更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里的食物更多、更容易得到。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松江、闵行、青浦三区已成为上海貉最多的地方。

其中,位于上海西南的松江区是貉最常出没的区域。据调查,有78个小区、公园、城市绿地等地块有貉分布,松江的大部分小区,直至泗泾、佘山一带,都是貉的“大本营”。

上海貉分布热力图

从蔷薇九里社区来看,它和松江其他已知有貉出没的小区都有类似特征:居民居住密度较小,比如别墅小区;环境好,有貉喜欢的灌木丛、土坡,还有景观水体、喷水池等水源和取食场所;墙基下有不少空洞,貉只需挖开墙基绿化带表层的浮土,就找到一个深邃安全的“地宫”。

蔷薇九里社区,貉以墙根下的排水沟及后侧空洞为家

米兰诺贵都小区内,貉的“地宫”(楼梯下方阴影处的空洞)

“这次事件后,我们已经在小区里加装了监测设备,通过实时观察貉的行为,为小区提供及时的管理建议。”赵倩倩表示,等貉的繁殖期过后,大约今年九月到十月,长大的幼貉会被母貉赶走,开始搬家过独立生活,研究团队可能挑选近10只貉,为它们安装有定位功能的项圈,观察研究其活动轨迹。

赵倩倩说,希望能够积累足够的数据,从而掌握“城市貉”更偏爱怎样的环境,进而预判哪些对貉尚处于“无知”状态的小区有可能成为热门的搬家去处,从而提前干预,避免小区因突然陷入“貉危机”而手忙脚乱。

科研人员在小区符合条件的点位设置监控装置,蔷薇九里社区事发后,复旦大学王放团队于7月6日设置了两台

遇貉不慌,遵守“四不”

和貉等“进城”的野生动物打交道,要尽量遵守“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

“现阶段,不了解貉的居民先要做到不害怕。”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表示,对许多居民而言,尽管貉是上海“土著”,但依旧相当陌生,它们以前可能“潜伏”在不少环境优越的小区内,不为人知,近年来,在人为干预(主要是无节制的投喂)下,因数量激增才逐渐凸显出来。

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有关貉的知识,就知道貉绝不会主动攻击人,看到人径直靠近时,它们都会经历一个从警戒到逃逸的过程。

虽然个别案例中,貉逃逸的距离似乎较短,这是因为它们逐渐适应了城市环境,但本质上“怕人”的性格没有改变。

王放还补充了一个细节,去年同在松江区的米兰诺贵都小区,曾有数十只貉聚集食用猫粮的盛况,但当它们发现居民靠近,便立刻散开。所以看到路边有貉活动,居民不妨保持一颗平常心。

视频提供:王放

不投喂、不接触则是小区治理貉数量爆发性增长的良方。

蔷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亚香表示,7月6日晚上,她已和小区内投喂猫的居民进行了沟通,按照专家建议的方式,提醒居民将投喂时间改到白天,晚上尽量不投喂,从而错开貉的作息时间(一般在每日21时至次日5时活动);每次投喂后,不管流浪猫是否吃光猫粮,都要将现场清理干净。

如果投喂行为得不到规范,会诱使心智尚未成熟的幼貉改变“生物钟”,来迎合投喂时间,进而产生因没有觅食压力而数量激增、局部种群密度过高或不惧怕人类、主动靠近乞食、脾气变坏、丧失野外生存能力等恶果。

7月7日晚,蔷薇九里社区的绿化带内仍有无序投喂现象

而坚持规范投喂或禁止投喂,已让不少饱受貉困扰的小区走出了阴影。

以米兰诺贵都小区为代表的几个松江的社区,控制投喂后,大约一周,貉便恢复到过去躲避居民的状态;一到两个月后,随着一批貉被“饿走”或自然死亡,小区内貉的数量又恢复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

至于不和貉近距离接触,不仅是对人而言,还要求养狗等宠物的居民和宠物在小区散步时,管好宠物,遛狗时务必牵绳。

顾亚香表示,专家通过监测指出貉的主要活动区域后,将立即竖立告示牌,提醒居民注意,避免刺激到貉。

米兰诺贵都小区的警示牌

7月7日晚,蔷薇九里社区,有居民遛狗时未拉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貉。

如果因为貉的存在确实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联系林业等专业部门才是妥善的解决方式。

貉今年已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擅自捕捉、伤害野生貉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有类似行为的居民将承担法律风险。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郑运祥 摄

文中图片来源:赵倩倩、郑运祥、陈玺撼、上海市林业总站视频来源:陈玺撼 摄制

来源:作者:陈玺撼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