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狗狗>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读书人:为什么说仗义每从屠狗辈

时间:2024-04-10 04:56:14/人气:229 ℃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一副对联。是明代诗人曹学佺所写。意思是说,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学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这幅对联朗朗上口流传广泛,那么它产生在怎么样一个社会背景,它又是怎么流传起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简单讨论下

水泊梁山好汉

01 典故起源

对联背后的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主角是曹学佺、屠夫和书生,发生在明末从上到下一片腐败社会大环境下,地点在桂林。

注:曹学佺,明朝末年官员,一个博学,极具气节的官员,在清军入关后自杀殉国。

明朝的时候,皇室宗亲一直以来行事都比较蛮横,而且他们都喜欢玩乐,喜欢养一种性格非常火爆的斗犬,他们利用这些斗犬来赌博。当然,主子不会自己去养,于是交给底下的佣人养。俗话说得好,******看主人。这些狗是一般人惹不起的。而养这些购的佣人,更是仗着主人的地位,做事十分的蛮横。

有一次,皇帝的一个奴才,外出寻乐,就把斗犬给放了出来,故意让斗犬撕咬过路人,以此取乐。看到的人都知道这奴才是皇帝的人,自然都不敢上前管这件事。斗犬生性凶猛,把一个秀才给扑倒在地。眼看就要咬中要害这个时候,终于有一个人,也扑上来了,拔出刀砍死了斗犬救下了秀才。这个救下秀才的人,就是一个屠夫。

书生

见状,放出斗犬的家奴顿时火冒三丈?于是仗着人多势众,把屠夫和秀才都绑了送官府讨说法。这个案子正好让曹学佺给受理了。当时接受此案的官员就是曹学佺,这么一个正义的人自然看不过去,于是判了屠夫无罪,还准备追究家奴纵犬杀人的责任。

家奴一看曹学佺依律秉公执法,于是威逼和买通秀才,让他改口供说和狗是好朋友,在和它玩耍,反过来状告屠夫杀了他的狗。

曹学佺在大堂上怒斥秀才与狗相好,认狗为友,伤天害理,准备把秀才当堂杖打30大板,秀才吓的说出了真相。

当时审理这个案件的曹学佺十分的生气。所以当即就写下来这个对联: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02 幸存者偏差

了解了那个年代和社会背景,还有说这句话的当事人本身的心境,猜测了这句话来源。那么它的流传原因是什么?

流传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屠狗辈的仗义和书生的负心在任何人的普遍常识里,都是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小概率反差事件容易被关注。

书生和秀才,在儒家体系里依然是整个社会的“优秀”代名词,如此优秀的共识下,有这么一个凸显的反差,传播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明清之后,多民族融合,漕运和商业发达以后,人与人之间的流动,特别是商业背后人员的流动,让这句话的传播效率大大提高了。

最后,非常工整,朗朗上口,触发并表达了述求,是一句非常适合的朋友圈文案,所以流传至今。

03 最后

以上讨论了这么多,那么这句话说的有没有道理,能不能当做格言警句来看呢?小编认为是不行的,

我们看这个对联是在特定的情况,特定的事件之中才写的。并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屠夫都是仗义的,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负心人士。任何阶层的人都有好有坏,贫穷还是富裕,学识过人抑或一字不识,这些都和好坏并没有关系。

最后警惕大家注意区分幸存者偏差误区,要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客观的看待世事万物。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