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鼠类>

猫抓老鼠游戏锻炼幼儿什么能力?厌学的孩子是如何养成

时间:2024-05-18 03:53:03/人气:179 ℃

网友提问:

孩子不听管教逐渐绝望怎么办?

昨天跟儿子发生不开心,他总觉得我对他不公平,对别人都太客气太偏心。好吃的给别人大的多的,别人犯了错误原谅,他犯了错误却要指责他,别的小朋友动手打他却不允许他告状,别的小朋友告状我却来批评他,当街就对我动手不依不饶......晚上我两个一起来的妈妈就找了个吃饭的机会逮到他没有顾及大家就拿起泡面啃了口来教育他,让我不要理他,以冷战方式改变关系格局,重树权威。她们觉得我这样下去有的苦吃,太软弱儿子会无法无天。

所以晚上吃饭回来包括去超市路上到回到房间我都忍着不理他,他甚至坐在宾馆门口不进去,后来上来后进到房间真的怕了,抱着我不停哭,问我是不是不要他了,如果要就留下,不要他就跳楼.....跟我理论白天事情,结论是他犯了小错而且不是故意的我们合起来让他受了很大委屈,纠缠到很晚,两个妈妈打电话来让我一定不能心软屏不理他,直到他认识到自己错误并改正。我其实心里很乱,而且娃和我都在情绪中。我知道大家是为我好,看我没有权威是有问题的,但是其实不确定她们这样让我做是不是对,他们看起来很有智慧的样子,但是我心里很不忍,但是也没想好怎么跟他沟通,听他一直各种表达完后就约定各自反思,今天早上再沟通。

他也感到很委屈,我的一些做法,因为掺杂了成人世界的做人准则,他不能理解,我应该怎样让他理解妈妈对别人的客气是必须的呢?我不想陷入说教,讲真的也不太擅长说教,一着急就没有逻辑所以开不了口的感觉。他动手掐我咬我,一方面有模仿他爸爸打人模式另一方面也有跟我亲昵的成分。在集体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良习惯脱鞋,用手吃饭等更是积习难改,不是一日养成,这次回我爸妈家又都恢复到婴儿低能阶段...我也很有责任他不听我就只是每次提醒他不听就任由他,没有进一步的办法和措施……所以我觉得我更要反思。娃会有他那些不理解和对我态度忽然转变的不安全感我完全明白,我其实很不忍心,他深知说妈妈不爱我了……我还是及时强调我永远爱他,但是对他现在身上的一些行为不喜欢。待会儿他醒了我该怎么办呢?如何做比较好呢?

厌学的表现

你的困惑是对的,一个小孩子不服从管教、不把父母当成权威是有问题的。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需要通过父母来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无论是物理规则,还是社会规则,父母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规则,以此更好地活下去。

所以在小时候,假如父母不好好管教孩子,还被别人指责不够负责,养出了熊孩子。

当权威式的父母没有问题,但是你建立权威的办法,是错误的。

你可以看看你写的文字“晚上我两个一起来的妈妈,就找了个吃饭的机会,逮到他没有顾及大家,就拿起泡面啃了口来教育他”

这不是无理取闹吗?哪有通过无理取闹来获得尊重的?

通过证明别人不好,并不能证明你是好的。

和本博士专注厌学症的家庭,很多家长有着和你相同的困惑。

记得有一次咨询,是一个初二的男生休学问题。

妈妈问“为什么我说得是对的,但是他就是不听我的?”

我转头把问题抛给男生,“你觉得你妈妈说的是对的吗?”

这个男生摇了摇头,这就是为什么不听的原因。

虽然这个男生做得不好,但是不代表妈妈就做得好。

妈妈的建议再好,不被认可也没有任何作用。

你的问题也是类似的问题,“他总觉得我对他不公平,对别人都太客气太偏心。”

孩子的态度很明确啊,他并不认可你的做法,自然就不愿意听从你的管教。

当然,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错,很多家长都做过类似的事情。

这是因为人在互动中,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心理游戏。

什么是心理游戏

说出来可能你难以相信,有些父母在潜意识中就希望子女出问题,不希望子女变好。

这不是家长故意有这么可恶的想法,而是关系中,彼此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美国心理学专家,埃里克·伯恩指出,角色按特定的规则形成互动,就是“心理游戏”。

举个例子,在过年的时候,长辈给小辈发红包。

小辈得让一下,“不用不用,二舅你赚钱不容易。”

长辈得客气,“拿着吧,大过年的,受你妈不少照顾。”

小辈一边还得再让一下,一边得说两句吉利话,才能收下的,“二舅发财啊,早日娶到二婶啊”。

这个有趣的现象,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游戏。

双方遵守的规则是,给别人留下懂事礼貌的印象。

什么是懂事的长辈?

小辈说不用,是真的不想要吗?

不是的,那是小辈客套一下。

自己得继续表现得热情点,不然就显得太小气。

如果还不收,就真的不给了吗?

当然不是,得想办法塞到晚辈的口袋了。

什么是懂事的小辈呢?

长辈一给晚辈就收下吗?

那就显得太不礼貌了。

而长辈塞到口袋里,也不收吗?

不是的。

那就是不给长辈面子了。

这个时候,晚辈得收下,还得说两句吉利话。

长辈真的这么热情吗?

晚辈真的这么礼貌吗?

当然不是,他们都在规则下,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一段关系中,处于那个角色,就得符合身边其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我可算逮到你了

在你和孩子的关系中,你们在玩的心理游戏叫做“我可算逮到你了。”

很多家长和子女经常发生冲突,就是在玩这个心理游戏。

家长在扮演一个监察者,孩子在扮演一个受害者。

监察者这个角色,就是为了抓受害者的错误,然后指责受害者。

然后为了能保持这种情况,监察者会故意不帮助受害者改正错误,让受害者一直犯错,这样监察者就一直有机会去指责受害者犯错了。

更加严重点,监察者会钓鱼执法,会故意设置陷阱来让受害者犯错。

比如,一个母亲故意把钱放在客厅的桌面上,这让孩子很容易拿到钱,然后去厨房忙碌半天,等她出来之后,钱不见了,她就有机会指责孩子偷钱。

你说,你找了一个吃饭的机会,逮到他没有顾忌大家,就啃了两口泡面。

是不是就像类似的情况?

实话实说,只要你想找到孩子的错误,就一定能找到。

而且你让孩子陷入一个异常痛苦的两难境地。

孩子同意你,他会感觉非常委屈很难受。

孩子反对你,你会进一步指责他不懂事,更难受。

长期下去,你猜孩子会做出什么选择?

孩子会想办法远离你,会反对你建立的“规则”。

因为他在潜意识中会察觉到这里面的陷阱。

他会明白,你批评他,不是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

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树立你的权威。

抓住孩子的小尾巴,就可以指责、批判他,证明自己的光明正确。

心理游戏的影响

前面也说了,心理游戏是长期形成的。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犯错。

“他动手掐我咬我,一方面有模仿他爸爸打人模式另一方面也有跟我亲昵的成分。

在集体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良习惯脱鞋,用手吃饭等更是积习难改,不是一日养成,这次回我爸妈家又都恢复到婴儿低能阶段...”

这样的孩子,以后或许不会无法无天,但是一定是没办法长大的。

长大的标准就是可以不用依赖父母,可以脱离父母,自己承担责任。

但是你的孩子不行,你的孩子已经习惯了通过犯错来建立关系。

假如孩子不犯错,也不需要你来帮助他“改正”。

猫抓老鼠的游戏中,你扮演猫,那孩子就只能扮演老鼠。

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角色扮演久了,就会形成习惯。

孩子在生活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犯错的角色。

孩子找机会、借口来让自己处于受害者的地位,以此来责怪、对付别人。

比如,宿舍用水时间有限,有人洗澡的时候就慢那么一点点出来,等别人指责的时候,就会抱怨自己不就慢两分钟,至于吗?

还有说话的时候,阴阳怪气的语气、故意忽略对方的需求、嘲讽的小眼神等等,都可以当做是受害者的勾引。

等监察者的愤怒积累够了,就会出来逮住受害者。

比如,有一个厌学症的孩子,明明作业能写完,但是故意剩一点。

目的就是为了拖到更晚,让家长看见自己写作业拖拖拉拉。

如何跳出游戏呢?

如何跳出游戏呢?

在禅宗公案中,宗演禅师还是云水僧时,在建仁寺的俊涯禅师座下参禅,某个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宗演就利用俊涯禅师外出时,躺在寺院的走廊上,伸展着四肢睡着了。

不久,俊涯禅师回来了,看到宗演那种“大”字状的睡相,不禁大吃一惊。同时,听到脚步声的宗演也惊醒,但已来不及回避,只好厚着脸假装继续睡觉。

“对不起!对不起!”俊涯禅师轻声地说道,并小心翼翼地绕过他的脚边,走进客厅。宗演此时则惭愧得冷汗淋漓!从此,一分钟也不敢放逸,朝夕精进参禅!

俊涯禅师圆寂后,宗演禅师慢慢成为一代宗师,领导三百学僧参禅,因为想到过去老师对自己的慈悲,连在走廊上睡觉都不责备,所以他待学僧一向都比较宽容。

后来,年老的宗演禅师,每日为教育学僧而操烦,日夜无法成眠,不得已,利用静坐的时候,小眠片刻。

有一次,在宗演座下习禅的一位学僧就批评道:“我们的老师宗演禅师,每天打坐的时候都有打瞌睡的习惯,我们问他为什么禅坐的时候打瞌睡?老师回答说: ‘他是去见古圣先贤,就像孔子梦见周公一样。’”这样的批评在学僧中流传很广,甚至后来学僧也学着利用禅坐时睡觉,宗演禅师仍不厌其烦地鼓励学僧好好用功。

学僧不服气道:“我们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就如孔子梦见周公一样。”

宗演禅师毫不生气地问道:“你们见了古圣先贤,他给了你们一些什么开示?”学僧无言以对,但均有所悟。

这里引用这个案例,是想说,宗演禅师承受老师的慈爱,故也以慈爱摄受学人。

俊涯禅师是靠嘴巴说,让宗演禅师学到慈爱的吗?不是的。

宗演禅师是靠嘴巴说,让学僧们有悟的吗?不是的。

即使是在地上睡觉,俊涯禅师也没有指责;学僧在质疑宗演禅师的时候,他也没有生气,反而继续鼓励学僧。

这是真正悟到了慈悲,胸怀装下了学僧的错误。

假如你不想孩子学习到负面的部分,那就要通过正面的方式去给予孩子教育。

关于孩子厌学症,和本博士的提示:

孩子厌学的原因,只管成绩不管心。

孩子厌学的表现,学习障碍管心难。

孩子厌学怎么办?家庭管心是关键。

孩子厌学要管心,管理心理管心营。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