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网络游戏里,我们常常会看到长着巨大沉重的盘曲羊角的恶魔形象。似乎约定俗成一般,从古至今欧洲地区的人们都认定恶魔的形象应当是羊角长尾,人身有蹄的可怖样子。盘曲有棱的角一步步成为邪恶力量的标配。这样的观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么在前科学时代被印证,科学时代又被解释的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关所谓“盘曲的羊角”在古代传说中的多重样貌。
“角状石头”的传说神话古埃及是典型的多神教国家。古埃及人的宗教体系中有一个称为阿蒙的太阳神。阿蒙最初为埃及底比斯宗教的主神,后来以底比斯为首的埃及人赶走了希克索斯人重新恢复埃及政权后,底比斯成为了埃及的新中心,阿蒙也成为整个古埃及信仰中的主神,与被人熟知的太阳神拉被放在一起崇拜,并在卡纳克(Karnak)修建庙宇。阿蒙在神话中具有半人半羊的形象,头顶具有羊角。历史上认为阿蒙最初与山羊形象并无关联,而在埃及与努比亚人实现大融合的阶段,埃及信仰依附了努比亚原始崇拜中的主神形象,而努比亚人的主神就是毛茸茸的羊角人形象。后来埃及人被古希腊人征服,羊角人的形象传入希腊,出现了主司放牧与打猎的“潘神”。
埃及的阿蒙神庙遗址
古埃及宗教中的阿蒙及其羊角
在这样的传说背景下,当地人们有时会在海岸边或田地中意外挖到形似盘羊角的卷曲有棱的石头。出土的化石大小不一,有一些甚至直径一米以上。这不免引起人们的疑惑,认为如此巨大的角不应当属于日常见过的动物,而是属于恶魔或属于古代神明的角。久而久之随着更多角状化石的出土,有大盘角恶魔的形象也依附于山羊角恶魔的概念,在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生根发芽。
而在欧洲另一个角落的英国,面对同样的石头却产生了不同的传说。英国约克郡地区曾流传蛇石的传说,认为这种羊角般的石头是被斩掉蛇头的蛇。约克郡维特比地区的人流传,在海岸边曾闹蛇灾,届时一位叫作希尔达的修女将蛇头斩去,化作石头。故此当地人一度流传手持蛇石的圣希尔达画像。
手持蛇石的圣希尔达(St Hilda)
类似地,远在亚洲的古印度也有关于角状石头的传说印记。在印度教中,它们被称为神石,其记录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教中毗湿奴是三大主神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保护神,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神螺,神盘,神杵和莲花,其中神盘的形状与神石非常相似。印度教徒将这种盘曲有肋的“萨里格拉姆”神石看做毗湿奴本尊的显化。在印度教崇拜中,会拜访乘置这种石头的神台。在尼泊尔地区还有新婚时女方赠送男方神石的宗教传统。
“恶魔角”的真面目在现代科学尤其是古生物学发展壮大之后,人们意识到这种传说中的“恶魔角”、“神石”等,其实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各个岩层中的菊石化石。菊石(ammonite)是一种已灭绝的古生代与中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中一类动物的总称,隶属于菊石亚纲(Ammonoidea)。古罗马著名的博物学家普林尼第一次在博物志中记载了菊石,并称其为阿蒙神之角。于是后世古生物学家便取阿蒙的名字命名了菊石亚纲。
晚白垩世坎帕期的最大体型的菊石Parapuzosia sp.与苍龙
菊石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繁盛于中生代。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全部灭绝。灭绝的菊石在古生代与中生代地层中均有广泛分布。在“恶魔角”传说盛行的地区也有典型的分布区。比如埃及和希腊地层中盛产中生代菊石;英国约克郡的海岸就是由早侏罗世海相地层所组成,其中包含大量壳体盘旋规则整齐的菊石化石。而印度教广泛流传的南亚地区如尼泊尔及西藏地区,曾发掘出晚侏罗世提通期至早白垩世贝利亚期的新康菊石科,布里亚斯菊石亚科的菊石化石。这些都是当地传说的源头。
菊石化石
早期古生物复原图中的菊石(中间下方)
菊石的外形与今天海洋中的*********类似,在壳口部有头和腕足。菊石的外壳分为软组织生长的“住室”和提供浮力的“气室”。气室之间生长有隔壁,隔壁与壳壁之间的接触位置称为缝合线,是区分不同菊石的重要标志。隔壁中央具有让体管通过的隔壁孔。菊石壳体的旋卷程度很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松卷、触卷、外卷、半外卷、半内卷和内卷。菊石化石壳体外形也多种多样,壳体表面有时平滑,有时有不同类型的装饰,常见的装饰有生长线纹、纵旋线纹、横肋、瘤、刺、沟、脊等,这些装饰又因粗细、强弱、密度、方向及相互组合而有许多变化。不同外形的菊石在化石收集者看来也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
菊石化石
矿化的菊石壳体,可以清晰看到气室,隔板和缝合线的形状
如果读者们对神话传说和古籍抄本中神奇的生物形象感到好奇,请在评论区积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