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科学家的爱情爱因斯坦:科学家往事爱因斯坦情史

时间:2024-04-04 14:22:25/人气:280 ℃

在科学界,爱因斯坦毫无争议是一位天才,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相对论这一重要的物理领域,也是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但是,如果细细了解了他的感情生活,就会发现,天才的大脑在与女人打交道时,未必会表现得同样天才。

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在瑞士阿劳上中学,英俊帅气的他当时努力的方向是考上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爱因斯坦寄宿的温特勒家里有七个孩子,其中一位漂亮的姑娘——玛丽,成为了少年爱因斯坦的初恋。

因为爱因斯坦家和温特勒家交好,两人的相恋得到了两个家庭的祝福。玛丽大爱因斯坦两岁,那时候她刚刚获得教师资格,想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一份教师工作。在爱因斯坦给玛丽的信中,可以看到这样热情洋溢的字句:

亲爱的小宝贝,你的信使我感到无限幸福。能把这么一张小纸条按在我的心坎上,真是妙不可言,一双那么可爱的眼睛已经含情脉脉地注视过它,一双俊秀纤纤的手已经在它上面亲切地来回抚摸过。我的小天使,现在我可以完全领会想家和思念的意思了。然而,爱情给人的快乐远远胜过思念引起的痛苦……

很会撩啊,16岁的少年在热恋期展示了他天才的一面。可是,这份热情随着他成功考入大学迅速消退了。和很多大家常见到的感情一样,男孩在热恋中多么甜蜜的话都说得出,多么腻歪的事也做得出,可是来得快也去得快,当他打算抽身而退的时候,那份决绝也会是女孩始料不及的,而此时的女孩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与爱因斯坦的爱情让玛丽目眩神迷,可是爱因斯坦在考入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后却想断了这种关系。他在入学后第一封信中就建议玛丽不要再给他写信了。

玛丽觉得难以置信,她以为爱因斯坦是在开玩笑,于是以一种开玩笑的语气回了信。结果爱因斯坦的下一封信就更加不友好了。

爱因斯坦再也没有给玛丽写过一封信,任凭她苦苦哀求。他给玛丽的妈妈写了一封信,明确宣布他们的恋爱关系结束了,信中说道:

原谅我的轻率无知,给这位可爱的姑娘招致了痛苦。

爱因斯坦在甩掉初恋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近人情在他之后的生活中还会重演,但是即将与他陷入热恋的米列娃并不知道这一点。

米列娃出身于塞尔维亚一个农民家庭,她是爱因斯坦的大学同学,也是班上唯一一个女生。她比爱因斯坦大三岁还多,相貌并不出众,走路有些跛,但是她有着能够吸引爱因斯坦的独特气质,她懂物理学。

到了大二,米列娃在海德堡大学听课,她与爱因斯坦开始频繁通信,心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情愫。等她回到苏黎世,两人就开始出双入对,俨然一对夫妻。

爱因斯坦的朋友们感到无法理解,爱因斯坦英俊的外表和聪明的大脑能够吸引很多漂亮的姑娘,怎么会迷上米列娃这样一个相貌平平的塞尔维亚女孩。爱因斯坦答道:她的嗓音无比动听。

当然,更重要的也许是米列娃和爱因斯坦有共同语言。在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道:

有个小博士做我的心肝宝贝,我会有多骄傲呀。没有你和我一去阅读亥姆霍兹(著名物理学家)的著作,那该有多乏味啊。

最后的表白来自米列娃,她给了爱因斯坦一张纸条:

我亲爱的小乔尼: 因为我很喜欢你,而你现在是那样远,我无法吻你,所以我给你送上这封短笺,问你是否也同样喜欢我,就像我对你那样?立即回答我。 送上千百次的吻,你的多莉

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米列娃如此主动,两人相恋自然是水到渠成,可是我所见过的女方先表白的感情最后的结果大都不是太好。

这份感情并不被爱因斯坦家人所看好,爱因斯坦的妈妈更喜欢玛丽这样门当户对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塞尔维亚农民的女儿。爱因斯坦和家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随后冷战了好半年多。在此期间,他和米列娃的感情与日俱增。即使在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未能找到工作,只靠家教户口的近两年时间里,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段艰苦的日子。

1901年,爱因斯坦终于看到了希望,他即将获得瑞士专利局的工作了,这意味着他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去维持一个家庭。于是他安排两人在最具浪漫气息的阿尔卑斯山科莫湖度假。在那里,他们乘坐豪华游轮饱览湖光山色,又乘坐雪橇远足。一路上,爱因斯坦称呼米列娃为太太,这让米列娃感到无比幸福。在一个温馨的小旅馆里,米列娃怀上了爱因斯坦的孩子。

回到苏黎世,米列娃还得准备毕业考试,她正在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而努力。她本可以选择流产,但是并没有。这个孩子将是一个私生子,在那个时代,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1902年2月初,这个孩子出生了。爱因斯坦把所有问题都甩给米列娃,却不敢让自己的家人知道这一切。他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莉色尔,除了与米列娃,他从未给任何人透露过这个私生女的存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被米列娃托付给一个亲戚抚养。关于这个孩子的下落,爱因斯坦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他和米列娃在这段时间的通信都被销毁了。这样,爱因斯坦就能够保全自己的体面,风风光光地走马上任瑞士专利局公务员了。

1903年,爱因斯坦的父亲去世后,爱因斯坦终于可以迎娶米列娃了,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可是,这并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戏码。漫长的婚前同居生活已经耗尽了爱因斯坦的热情,他后来说,自己对于娶米列娃有一种内心的抵触情绪,仅仅是出于责任感而不得不这样做。

总的来说,米列娃应该过得不幸福,因为她越来越抑郁了。1904年,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出生了,他为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些欢乐。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凭借包括光量子假说、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在内的五篇重要论文声名鹊起。1909年,爱因斯坦回到苏黎世,在苏黎世大学任副教授,米列娃再次怀孕了,隔年7月,他们的第二个孩子,爱德华出生了。

米列娃也曾经向往过进入科学界,成为受人尊敬的女科学家,可是未能如愿。很难想象她在看到丈夫获得如此成功时自己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在爱因斯坦在欧洲巡游演讲之时,她只能待在家里,这让她更加情绪低落。爱因斯坦愈发不喜欢她,他们的婚姻变得岌岌可危。

1912年,爱因斯坦只身前往柏林,在那里,他遇到了阔别已久的爱尔莎。从亲戚关系上看,爱尔莎既是他的堂姐也是他的表姐。爱尔莎的父亲是爱因斯坦父亲的堂兄,母亲是爱因斯坦母亲的亲姐姐。他俩小的时候就一起玩过,后来各奔东西,再见面时,爱尔莎已经是一个36岁但风韵犹存的离婚女人。

爱因斯坦早就对自己的婚姻感到失望,当他远离米列娃一个人在欧洲游历时,就像离开家庭路由器的手机,时刻在自动搜索可以连接的wifi信号。他先是与爱尔莎的妹妹调情,后来发现,成熟稳重的爱尔莎才能够给予他渴望的温暖和关爱。

爱尔莎对这位声望日隆的表弟充满崇敬,自然乐于与他分享感情。当爱因斯坦回到家后,他们迅速建立了一条秘密通信的渠道。和每一次热恋一样,在爱因斯坦给爱尔莎的信里,充满了浪漫的语言:

我必须爱一个人,这是我的宿命,否则我的生活就将暗无天日。现在我发现了,那个人就是您。

爱尔莎是个成熟的女人,她知道怎样做才能够得到爱因斯坦。她在信中巧妙地取笑爱因斯坦怕老婆。爱因斯坦果然中计,他回信坚称自己是个完全成熟的男子汉,会有机会向她证明这一点。爱尔莎写信祝贺他34岁生日的时候,附带请他推荐一本讲解相对论的好书,这让爱因斯坦欣喜若狂,他回信称愿意亲自为她讲解。但这也许仅仅是表姐刻意逢迎他的小技巧罢了。

1913年7月,普朗克和能斯特夫妇邀请爱因斯坦出任柏林一个新建的物理学研究所的所长,并可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同时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这真是一个豪华大礼包,但爱因斯坦接收这个礼包的更重要一个原因是,爱尔莎在柏林。

毫无疑问,米列娃对于柏林非常抵触,就在他们准备搬往柏林前夕,小儿子爱德华患上了中耳炎,米列娃决定带着儿子去阿尔卑斯山一处度假胜地疗养。爱因斯坦如获大赦,独自去柏林赴任。

爱尔莎和米列娃旷日持久的争夺爱因斯坦的斗争开始了。爱尔莎敦促爱因斯坦尽快离婚,米列娃则坚决不同意。这时候,爱因斯坦冷峻决绝的处事手段再次发挥作用,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他给了米列娃一份冷冰冰的合约,意思是如果不离婚,那以后的生活必须按照合约来过。我们来欣赏一下:

条件

A. 你负责: 1)保管好我的各种衣物;2)把我的一日三餐在我的房间里定时安排好;3)我卧室和书房的整洁,尤其是写字台供我独用。

B. 你放弃与我的一切个人关系——只要不是处于某些社会原因而必须保持的关系。你尤其要放弃以下要求:1)在家里要我和你坐在一起;2)要我与你一起外出或旅行。

C. 在你我关系方面,你要遵守以下内容:1)不要期望从我这里得到任何亲密举动,也不能给我任何指责;2)对我讲话时,如果我提出不愿意听的要求,你要立刻停止;3)如果我提出要求,你必须立即离开我的卧室或书房,不得顶嘴。

D. 答应不当着我们孩子的面以言语或动作贬低我。

他原以为这样可以迫使米列娃让步,同意离婚,毕竟合约中这样的生活是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忍受的。可是没想到,米列娃居然签了……

爱因斯坦变本加厉,他提出,与米列娃的关系必须缩小到一种范围很小的事务性关系,而和睦是根本不能指望的。

米列娃完全无法将现在这个男人和以前那个可爱的小乔尼联系在一起。她约了爱因斯坦谈判,但爱因斯坦没有出现,而是让朋友哈伯和律师一起与米列娃拟定了一个分居协议。爱因斯坦每年为米列娃和孩子们提供5600马克,约占其总工资的一半,米列娃同意离开这个家,返回苏黎世照顾孩子。

当晚,爱因斯坦径直去了爱尔莎家,向她保证,离婚已经箭在弦上。

回到苏黎世的米列娃身心俱疲,极度焦虑,一病不起。爱因斯坦得知后,认为她是在装病博取同情。更糟的是,小儿子爱德华也换上了肺炎,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爱因斯坦表现出了他是如何用科学研究去摆脱令他烦恼的家庭琐事的。在给朋友,物理学家埃伦菲斯特的信中,他写道:

小儿子病得很重,我的妻子也病了。真是烦恼丛生,苦不堪言。不过,我发现了一种推广索末菲-爱普斯坦量子定律的很不错的方法……

爱因斯坦已经搬进了爱尔莎家,由她照料。爱尔莎继续逼他离婚,爱因斯坦不得不采取新的行动,这次,他给出了更高的价码。他每年将支付给米列娃9000马克,此外,还有一条令人难以拒绝的诱惑:爱因斯坦胸有成竹地提出,自己总有一天会获得诺贝尔奖,如果米列娃同意离婚,他所获得的奖金会全部给她。

米列娃刚看到这个条件的时候是愤怒的,她觉得受到了羞辱。但在冷静思考了几天之后,她决定接受这个条件,因为她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她需要钱。

1918年底,经过诉讼,爱因斯坦终于离婚了。当时的法律规定,诉讼离婚过程中,爱因斯坦必须在证词中承认自己有通奸行为,于是在柏林的一家法院里,爱因斯坦庄严的向法官和在场听众宣布:

在四年半左右的时间里,我一直和我的表姐——寡居的爱尔莎——住在一起,而且一直保持着这种亲密关系。

爱因斯坦生平做过无数的演讲,我相信,这是最特别的一次。

离婚判决要求爱因斯坦作为被告方,两年内不得再婚。但是他没打算遵守,他已经决定娶爱尔莎为妻。

就在这期间,疑似发生了一件更狗血的事情。

爱尔莎的大女儿,爱因斯坦的外甥女——伊尔莎当时21岁,正值妙龄。她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透露出一个惊人的秘密:爱因斯坦正在为娶她还是娶他妈妈而犹豫。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希望和我妈妈结婚还是和我结婚,这个问题起初是半开玩笑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必须要严肃的讨论了。阿尔伯特本人拒绝做任何决定,他做好了娶我妈妈的准备。但我知道,他非常爱我,他曾跟我讲过,控制对我的爱是对他而言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许再不会有另一个男人这么爱我了。他昨天跟我说,也可以娶我做妻子,因为我可以给他生孩子,而我妈妈则没有这个可能了。但他那么正派,也喜欢妈妈,因此这样的话他也说不出口。你知道我非常喜欢他,也敬重他。我妈妈不太确信我是认真的,但她还是让我选择,如果我和阿尔伯特在一起能够获得幸福的话,她一定会退出的。我从未想过会与自己的妈妈展开这样的竞争,帮帮我吧。

信的首页用很大的字体写了“阅后即焚”,很显然,她的朋友没有这么做,因此我们得以了解那时候在爱因斯坦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关于这件八卦,也只有这么一件证据,真实情况到底如何,除了当事人,再也没有旁人能够了解了。

四个月后,爱因斯坦与爱尔莎结婚了。爱尔莎十分享受爱因斯坦名誉给她带来的光环。但与此同时,她不得不走上米列娃的老路,为捍卫自己的丈夫绞尽脑汁。

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研究有一种独特的超然态度,这也许是他能够获得累累硕果的原因之一。但这种态度反映在个人感情生活中,也许就不那么美好了。比如说他对待婚外情的态度,只要女性不会过多干涉他的自由,也不会厌烦他的突如其来的各种坏脾气,他就很乐意维持一段风流韵事。一旦他觉得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他就会坚决果断地摆脱这段关系。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由此带来的地位像一颗巨大的磁石,对于女性有种莫名的吸引力。与爱尔莎结婚后不久,他就爱上了自己的秘书,贝蒂诺依曼。他幻想贝蒂能够和爱尔莎和平共处,自己可以一妻一妾,左拥右抱,大享齐人之福。他在给贝蒂的信中说:

我们可以在弄一套大房子,我们可以永远生活在一起……

贝蒂嘲笑他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爱因斯坦也想明白了,他哀叹自己是一头多么疯狂的驴子,而贝蒂则比自己这个数学家更清楚三角几何学的困难。最终,他终于承认自己不能给贝蒂以幸福,他说:

亲爱的贝蒂,取笑我这头老驴吧,找一个比我年轻十岁,向我一样爱你的人吧。

看看吧,这个被世人所崇拜的科学天才,在情人面前是多么卑微。

另一端风流故事来自一个有钱的寡妇,托尼 曼德尔。她拥有一座庄园,爱因斯坦时常在那里玩到深夜。爱尔莎为此大为光火,甚至停掉了爱因斯坦的零花钱。

柏林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埃塞尔 米莎诺夫斯基也和爱因斯坦有过一段。她获得爱因斯坦所写的充满激情的诗句,也曾到爱因斯坦出差的城市去找他同游。爱尔莎暴跳如雷。

但以上这些人并不是爱因斯坦的最爱,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示,他与她们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并不是特别依恋。他真正依依不舍的只有一个人,那人温柔可亲,品行端正,她就是金发碧眼的奥地利女士,玛格丽特 勒巴赫。在信中,爱因斯坦称她为L女士,他与L女士的风流韵事众人皆知,L女士还去过爱因斯坦住所,并给爱尔莎带去了礼物。爱尔莎无法忍受这样的挑衅,她自己跑去柏林购物去了。

爱尔莎知道自己管不了爱因斯坦了。因为他的丈夫曾经跟她说过,一夫一妻并非男人和女人的天性。但她也知道,爱因斯坦不会离婚,因为他还需要爱尔莎这样一个知冷知热,可以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女人。她自己也知道,维持婚姻对她来说更加明智,这段日子之后,她已经不想放弃科学明星的妻子这个耀眼的光环了。

就这样,爱尔莎一直与爱因斯坦的新情人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反倒是米列娃过上了另外一种人生。1921年爱因斯坦获奖后,121572瑞典克朗合32250美元,大约相当于一个教授十年工资的奖金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寄给了苏黎世,为米列娃和孩子们做信托,另一部分汇入一个美国账户,利息归米列娃使用。米列娃衣食无忧,身体日渐恢复,日子过得还不错。

到了1936年,爱尔莎和爱因斯坦迁居美国,她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和肾病,她看着丈夫在病床前焦急的走来走去,感到非常欣慰。“他还是爱我的。”爱尔莎这样想。

爱尔莎去世后,爱因斯坦没有再娶,不过,他身边也没有缺过女人。那些年,他致力于构建统一场论,却再也没有做出像相对论那样有影响力的成果。1955年,76岁的爱因斯坦也走到的生命的尽头,一代科学巨匠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死后,一位疯狂的医生窃取了他的大脑,声称要研究一个天才的大脑究竟与常人有何不同。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结论。到了1978年,一位记者获得了部分爱因斯坦的大脑,他赶往加利福尼亚拜访爱因斯坦的孙女伊芙琳,试图解开一个巨大的秘密。

伊芙琳是爱因斯坦儿子汉斯的养女,但其出生时间和领养情况均不详。曾有传言称,伊芙琳可能是爱因斯坦的亲生女儿,她在爱尔莎去世后出生,也许是爱因斯坦某一段风流韵事的产物,爱因斯坦为了掩饰这段关系将她送给儿子抚养。

记者希望能够用爱因斯坦大脑中的DNA揭开这个谜底,可惜,时间过去太久了,大脑中的DNA无法提取,伊芙琳生世谜题终究是无法获得答案了。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