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21)#
杨树花,雅称杨花,俗叫杨树毛子。杨树毛子倒吊下来,也叫杨树吊。
杨树分雄株和雌株。雄株不飞絮。雄株杨树花大多呈褐色或深红色,很像毛毛虫,开完就掉落,不转化成絮。雄株的柳树情况与杨树类似。变成飞絮之前,也就是杨树吊,吃它还可以清热解毒,祛火明目。
杨树开花了,倒是好看:晴空万里,杨絮飞舞,像瑞雪纷飞。“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杨絮飞舞美是美哉,却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不便,一是要注意杨絮飘落下来滚成团,易燃,得注意防火;二是不少人对杨絮过敏。我见过多人在这个季节痛苦不堪。有一位甚至跑到国外,避开这个季节。大家对此怨声载道。
杨树给人的印象是好恶泾渭分明。
茅盾曾写“白杨礼赞”,这是高调赞美杨树的散文。城区已不见高大白杨树,都是不大不小棵。北京远郊区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种的护路林,一个人抱不过来,高大威武,尤其夏天钻进去,不见阳光。
曾在敦煌九层塔前,见密密麻麻的杨树把九层塔快遮盖起来了。树粗有两人抱,树上有很多树眼。树眼特别像“人物画”的眼睛,你走到啥角度,他都在看着你。敦煌杨树林无数个树眼看你,这些眼睛是期待,期待你能懂他们,懂当年种下这些树的人,懂当年守望敦煌的人。
这些杨树是第一任“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先生带着第一批去敦煌的人种下的,快一百年了,这些树都成材了。在西北戈壁大沙漠,要想能耐贫瘠又能速生固沙,只有白杨。这也是茅盾赞美白杨的理由。
当年在戈壁大沙漠里的艰苦,超乎一般人想象。春天杨树开花,杨树毛子吊着。捡了杨树吊,拌上玉米面,蒸了吃。听着这东西绝对不好吃。还有榆树钱儿窝窝头……前两日,看聂凤乔先生说芦芽——如果老百姓吃起芦芽,大概是年景不好了。
现在我们很多回忆过去的文章,都把过去的吃食美食化了。
杨絮是美好的想象,杨树毛子是现实打脸的生活。春天的诗意是诗人们对生活的诗意想象。把诗意归零,回望不曾远去的过去,过去的坎才可以称为过去,没过去的坎还横亘在现实中。
大董
北京烤鸭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尔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荣誉州民荣誉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名厨协会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创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职业教育特聘专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