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提升写作能力要勤写:写作的,硬功夫

时间:2023-09-24 13:45:24/人气:336 ℃

“文字频改,功夫自出”。——宋·吕本中《童蒙诗川》

“我们必须狠心地删,不厌其烦地改!改了再改,毫不留情!对自己的宽大便是对读者不负责”。——老舍

“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契诃夫

我们今天在正文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成功地塑造了巴尔扎克雕像,他的学生在观赏时,赞不绝口。同时,大家特别提到巴尔扎克的那只手十分生动。然而,大家在欣赏时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只手上,这让罗丹却意识到这只手过于突出了;尽管它很逼真,但从整体表现去体察,过于突出实在没有必要。于是,大师就把这只手毫不可惜地砍掉了。

事后说明了罗丹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要是他舍不得割爱,不砍掉塑象中那只多余的手,就会留下瑕疵,反而使巴尔扎克塑象这件完美的艺术珍品受到损害。这个故事,用在文章写作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成品”并不就直接等同于“出品”,中间需要一个修改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有关文章写作的“修改”事宜:

一、修改的作用

修改是我们(作者)的文章定稿前对初稿的加工。它包括观点的修正,材料的增删,结构的调整,语言的润色等。修改是写作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1、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必要手段

我们对人、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反复、深化的过程。

我们(作者)某些情况下,会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在初稿中出现认识上的某些片面性、模糊性和局限性,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要改恋这种状况,就得修改。只有通过反复修改,进一步使我们的构思得到拓展和深化,才可能做到主观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准确、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即使认识已经深化,构思趋于成熟,要把内部语言准确地转化为外部语言,写成文章,也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自己往往“想的远比写的好”,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也说过:“心之烤微,笔舌难宣”,“盖心手相乖”,我们心里所想的,和真正动笔所写的,总有差距。

要做到心手相应,准确地把心灵的成果外化为文章,这就需要熟练地堂握技巧,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

古今中外的文章大家,他们的名篇佳作,几乎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马克思的《资本论》从起草到定稿,经过多次修改,第二卷的前一部分原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八种之多。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仅开头部分就经过了十五次的反复修改;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最末页,先后修改了三十几遍;

鲁迅的《藤野先生》3000余字,修改竟达一百六十多处;

余华的《活着》,在后面出版的版本,他也认真修改过。

正因为他们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地进行了修改,才使文章臻于完美,能够到达胜境。

2、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离不开实践,必须勤于动手,多练多写。但是,只强调写而不重视改是绝对不行的

修改,是锻炼写作能力的高层次要求,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修改的过程,是我们(作者)在写作活动中自觉地、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作者)能够精益求精,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够在反复的修改中,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既锻炼了“眼力”,又锻炼了“手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修改是提高我们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修改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

文章内容、形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接受。一个有责任感的作者,心目中是不能没有读者的。他要为读者提供内容健康有益、形式生动活泼的精神食粮,就不能不把好质量关。

一般说来,文章作品在定稿之前需要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一旦发表之后,文章便成为一种客观事实,成为作者的对象,就不宜大修大改了。因此,定稿之前的修改直接关系到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对读者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那是因为——所谓社会效果,无非是广大读者接受之后受到的影响

作者对读者负责,一丝不苟地反复推敲、琢磨自己的文章,正是使命感强、社会责任感强的表现。

二、文章修改的方法

文章修改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增补、删削、调整、改换”

1、增补:凡是意思表达得不充足、不圆满,就需要增补。增补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写得“准确、深刻、鲜明、生动”

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初稿是这样的: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修改时,鲁大师将末句改为“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增添“花下”二字,便与上文的“樱花烂漫”前后呼应,使语言更加绵密;而增加“成群结队的”几个字,则点明了“清国留学生”处于不关心国家命运的醉生梦死的状态中的人,为数不少。这样一改,既增强了文章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和批判,又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大师的这个例子,只是增补了少量的文字,有时,我们(作者)还需要大量增加文字。

2、删削:去掉多余的部分,就是删削。

我们(作者)在行文中,难免有烦词冗句,表述不简练的地方,这就需要删削。删削对于写作十分重要。列夫·托尔斯泰说,写作要紧的“并不在于知道要写什么,而是在于知道不需要写什么。任何出色的补充,也不能象删节作品那样的大大改善作品。”因此,古往今来的文章家莫不在删节方面狠下功夫。

马克思写《法兰西内战》,初稿六万字,到定稿已删削得只留下了三万七千字;

庞德的《地铁站台》,先写了三十行诗,半年后改成十五行,一年后改定为两行:“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湿漉漉黝黑树枝上朵朵花瓣。”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初稿六十万字,定稿时删为三十万字。

罗广赋、杨益言的《红岩》初稿三百万字,几经删削,定稿时只剩四十万字。

只有敢于大刀阔斧地修枝剪叶,去掉多余的部分,才能突出主干,强化重点;要像鲁迅所说,下狠心将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段,毫不可惜地删掉,文章才会显得精炼,耐人咀嚼

“删削”是简洁的必要手段。初学写作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删改文章往往舍不得割爱。总以为自己写的东西这也重要,那也不错,要是一动手术就有切肤之痛。还有一些网文作者,巴不得写得越长越好(也许是想多挣一点稿费吧,呵呵)。

有所舍才有所取,有所轻才有所重。当然,删削也要适当,不是越多越好。倘若不加节制地乱砍乱削,造成了行文的苟简、干,反而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那样的删削就不可取了

3、调整:不增不减,只调换词语,或层次的位置,就是调整。

调整,是一种重要的修改方法。在汉语里,词语的次序很重要,位置不同,意思就大不一样;位置要是摆错了,甚至会造成文理不通。文章段落层次的顺序也要安排合理;前后错位,也会影响到意思的正确表达。因此,凡是词语或层次的位置摆得不当,都要进行调整,那样才能使文章思路明晰,眉目清楚。

4、改换:凡是表述上出现了误差,有不妥贴的地方,就需要改换。改换是对行文的完善和优化,它能使文章做到准确、周密、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玛丝洛娃形象的改动——初稿说她长着个“扁塌的鼻子,是个“瘦削而丑陋的黑发女人”,后来在改文中,没有那么丑了,但她的脸,“并不漂亮”,而且还“带着堕落过的痕迹”;经过前后20次的修改,最后是这样描写的:“一个小小的,胸脯丰满的年轻女人”,“一两绺头发从头巾里面溜出来,披在额头”,“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旧放光,跟她那惨白的脸恰好成了有力的对照”。

显然,最后的定稿,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清晰,而且寓意更深了。我们从改动中,不难看到作者对玛丝洛娃的态度的变化及其艺术构思的深化。如宋·吕本中《童蒙诗川》里说的:“文字频改,功夫自出”。修改,就是不断琢磨让自己的文章更出色;这个能力加强了,写文章的功夫当然自会越来越棒!

谢谢大家阅读。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