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猫咪>

养猫后才会遇到的神奇现象:别再相信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了

时间:2024-02-17 01:07:42/人气:215 ℃

随著人类拓荒的脚步逐渐遍及地球的每个角落,许多受到驯化的动植物也走入了我们的生命。然而,却很少有驯化动物像家猫对人类没什么贡献,还一脸娇贵、臭屁又嚣张。究竟猫为什么可以轻易地激起人类的怜爱,让我们心甘情愿向牠臣服?这群看似慵懒、实则精明的猎人怎么适应与人类的同居生活?又怎么改变了我们的行为?

齧齿动物,尤其是牠们身上挟带的病菌,仍然是全世界共通的困扰。同样一场农业革命,为家猫多数的野生亲戚带来厄运,却让牠们自己一飞冲天,成为穀仓—-更别说还有人类的免疫系统—-最坚强的守护者。这种概念具有一种令人满意的相对性。

但这些都是真的吗? 猫真的让害鼠不敢再造次了吗? 这事曾经发生过吗? 我决定向一位老鼠科学家询问,查明真相。

为了报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齧齿动物生态学专案,而在巴尔的摩一条瀰漫恶臭的后巷裡踩来踩去时,我头一回对猫鼠互动有了多一点了解。这项持续了半世纪仍在进行的专案,其研究对象为挪威鼠,别名褐鼠、沟鼠、码头鼠,是美国和世界许多地区主要的入侵鼠种。牠们非常恶劣,会传染瘟疫、汉他病毒、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其他诸多恐怖又拗口的疾病。一九八年代初期,一位年轻有抱负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提出了一个很少有人想过的疑问:巴尔的摩庞大的街猫数量对当地的老鼠有什麽影响?

巴的尔摩街头,猫鼠共存的富饶之地

某个冬天的日子,我和该名研究生在他位于康乃狄克州纽哈芬市的公寓裡碰面,现在的他已是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高级研究员。杰米.柴尔兹(Jamie Childs)安坐于豹纹图案的沙发床上,雪花不断飘落在上方的天窗。柴尔兹在巴尔的摩求学的日子结束后,为了从事流行病学研究,行遍世界各地。他的公寓裡摆满哺乳动物的头骨,包括人类。

当谈话转向柴尔兹昔日的猫鼠研究时,他离开沙发床消失了一会儿,又带著像是黑色封皮电话簿的东西回来。那是他的博士论文,他掰开来,翻到照片区。照片是黑白的。也许是因为拍照的时间在晚上,这些照片有种不见容于社会的幽晦氛围。

然而在其中某些场景,事实的确相去不远—-这些照片的主角是躲在阴影处的猫和老鼠,彼此相安无事。某张照片中,「保障了西方社会的防线」的那一方,显然不理会从牠几公分距离外小跑而过的「人类的头号天敌」。牠们靠得近到彼此能互相碰触。

柴尔兹说,这样令人错愕的画面一点都不稀奇,牠们连口角都很少有。「我从来没看过猫杀死老鼠。在那个环境裡,牠们不是敌人,牠们共享资源。」资源甚至充足到牠们不用争夺,而这裡的资源指的是人类製造的垃圾。

柴尔兹发现,巴尔的摩的猫确实会到老鼠聚集的地方站岗—-正是你我期待忠心捍卫人类文明的动物所该做的事。可是现实生活中,猫潜伏在老鼠附近纯粹是因为那裡的垃圾最多。「老鼠的食物也是猫的食物。」柴尔兹说。即使现代公共卫生设施有多麽先进,废弃物还是多到人人有奖。柴尔兹用了三年的时间,藉由老鼠的残骸发现仅有少数猫吃老鼠的案例,而且被吃的全是小型的年轻鼠。

也许我们不该为猫爱吃垃圾感到诧异。在赛米村以及其他人类早期的定居地,猫本来就很可能是被垃圾吸引过来的。史前时代和猫是难兄难弟的狐狸,直到今日仍以吃垃圾维生。一项实验中,在实施垃圾不落地的地区,狐狸的数量呈现直直落,而任由垃圾腐败发臭的地区则「狐」丁兴旺。由此可见,既然轻轻鬆鬆就有好康可捡,哪隻动物还会浪费体力、冒著受伤的风险去抓老鼠?

我必须澄清,家猫确实是优秀的猎人,也显然会杀老鼠,就像牠们会杀各式各样的小动物一样,有时候是为了吃,有时候是为了玩。一般的猫饲主或多或少都曾在家裡的地毯上发现身首异处的老鼠,而有时候光是家猫身上的气味就足以让害虫退避三舍。我养过一隻名叫席维斯特的黑白燕尾服猫,牠酷爱折磨老鼠。夜深人静时,我会悚然惊醒,听到厨房传来牠的呼噜声和骇人的吱吱叫。这时我只能用被单蒙住头,龟缩起来,拿不定主意是该援救在油地毡上被拨来拨去的半残受害者,还是让我的变态捕鼠猫完成牠干的好事。后者可能要花上令人痛苦难耐的十分钟以上。

猫猎杀老鼠有时是为了吃,有时只是为了玩是猫太懒惰,还是鼠辈太会生?

在赛米村和类似的早期遗址,几乎可以确定猫会吃齧齿动物。对中国中部一些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猫残骸进行同位素分析之后,发现了粟米的踪迹,表示猫可能吃了曾吃过粟米的老鼠(不过猫的肠子变长了之后,也有可能直接品尝粟米的滋味)。今日的挪威鼠颇为吓人,其体型比起欧洲中世纪盛行的黑鼠要大得多,而且黑鼠还算是比较好处理的猎物。直到二十世纪,灭鼠业者还会出租猫来当作消灭害虫的手段之一。

但重点不是猫到底会不会拿老鼠来打牙祭,而是牠们吃的老鼠数量足不足以影响人类文明。

除了仍在进行的巴尔的摩专案之外,只有少数几项研究旨在探讨究竟家猫能不能替我们看紧食物柜。其中一项研究始于一九一六年,麻州农业委员会在一连串的调查后作出结论:很多有家猫巡逻的农场依然鼠满为患,仅三分之一的猫会认真抓老鼠。一九四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奉命保护战时的粮食库存,他观察了牛津郡的农场,发现家猫确实能遏阻老鼠住进室内,但前提是要毒死所有原先已经在裡头的鼠辈。此外,为了防止家猫跑去找寻其他更愉快的猎场,每天还要喂每隻猫半品脱的鲜奶(还跟人家谈什麽战备存粮)。近代加州一项研究则显示,住在都市公园裡的猫偏好猎食田鼠等原生物种,而不是家鼠这类入侵种害虫。

猫真的会无偿的帮人类消灭老鼠吗?

事实上,同一项研究还发现,其实猫口与家鼠的数量攀升具有相关性。研究者群指出,家鼠可能与家猫共同演化,学会如何智取猫。这一点十分重要,有助于区分嚣张兴旺的入侵种(如家鼠与街鼠),以及家猫经常威胁且脆弱许多的野生齧齿动物(我们将在书中下一章探讨)。

虽然这些无所不在的齧齿类入侵者并没有被驯化,却是人类身边另一样毛茸茸的跟屁虫,顺应了我们的生活模式而改变牠们原有的生物性。科学家将这类缠人而固执的动物称作「共生体」(commensal,举例来说,老鼠针对城市生活而作出的其中一项共生适应行为,就是火力全开、一年到头不间断的繁殖週期,製造出数量惊人的子代)。

因此,若说到家猫对于控制害虫的效果差强人意这回事,其实并不是喵星人太逊,而是狡诈的耗子们实在太头好壮壮了。我们不禁试想,就算家猫不能完全抑制老鼠的数量,但牠们三不五时除掉家中几隻鼠辈,是不是就能保护我们免于某些齧齿动物带原的疾病呢? 很可惜地,柴尔兹发现,家猫只专杀小型的年轻挪威鼠,这对传染病学研究意义重大,因为这些受害的弱小幼鼠并不是主要的疾病散播者,带原者多半是成年大老鼠,即有健全免疫系统的生存者。

黑死病的爆发是因为教会扑杀猫隻?

换作中世纪欧洲呢? 当时惹人厌的过街老鼠是较为可口的黑鼠,更何况我从科普书籍(以及多位动物权利提倡者)得知,针对黑鼠及其身上的跳蚤所带原的腺鼠疫,家猫曾经有效发挥防疫作用。甚至有理论主张,是因为天主教教会扑杀猫隻,才会引发欧洲毁天灭地的黑死病。

教宗额我略九世写下诏书《罗马之声》,对于猫的偏见于是席卷整个欧洲。

故事是这样的:1233年,教宗额我略九世写下诏书《罗马之声》(Vox in Rama),描述女巫在狂欢聚会中与路西法化身成的黑猫过从甚密。虽然这份文件也提到了青蛙和鸭子,但对于猫的偏见却席卷整个欧洲,无以计数的家猫因此被怀疑是恶魔而遭网罗并处死。紧接著下个世纪,老鼠带原的瘟疫便失控蔓延,夺走数千万条人命。

可是宣称这场悲剧是因猫口减少而造成的,未免有点愚昧。首先,没人知道猎巫者究竟杀了多少隻猫,但家猫(与牠们身陷险境的野生猫科亲戚正好相反)是适应力高到不可思议的强韧动物,不但很难抓到,而且数量惊人(多亏牠们与人类结盟)。加上家猫的繁殖速度几乎和老鼠一样快,就算把牠们从钟楼上丢下来,或丢进篝火裡烧-—这些都是宗教裁判员别出心裁、却未必有效率的手段-—对于广大的欧陆而言,只不过是猫口总数的小小缺口而已。

再者,一部分新的考古学证据显示,科学家怀疑到头来黑死病并不是因为老鼠身上的跳蚤而引发。在黑鼠数量很少的地方,例如斯堪地纳维亚,黑死病同样猖獗,于是科学家开始认为,至少以某些地点来说,黑死病其实是由飞沫或人类身上的跳蚤,以人传人的方式散播开来。此一说法等于整个把老鼠和家猫从等式中剔除。

最后,家猫本身也可能是主要的瘟疫宿主。就算家猫真的成功消灭了数量不详的染病黑鼠,牠们自己也很可能因此染病上身,进而把疾病带入我们的村庄和家园。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的瘟疫专家肯尼斯.盖吉(Kenneth Gage)所言,这种情形在当代仍然相当普遍。他对此进行的研究结果指出,在美国西部某些孤立但爆发瘟疫的地区,几乎有 10% 的人类患者是直接从家猫身上感染。倒不是说黑死病是由家猫引起,只不过牠们大概没有阻止疫情蔓延,反而偶尔还推波助澜。毕竟我们喜欢搂搂抱抱的对象是猫,不是老鼠。

虽不是恶魔,却仍可能是带原者

关于这件事还有最后一笔附注。中世纪猎巫者怀疑各式各样的野生动物,包括螃蟹、刺蝟和蝴蝶,都是与恶魔有所牵连的祸害。但分析超过两百场在英国进行的女巫审判,可以发现家猫是最常被指控为「小恶魔」的动物,许多村民跳出来作证,表示女巫的猫折磨他们,害他们的孩子生病。针对此种偏见有几派不同的理论,包括猫是夜行性动物,因此容易被人与午夜的巫魔会(Sabbath)联想在一起。

不过宾州大学的动物学家詹姆斯.瑟培尔(James Serpell)也提出另一项极具说服力的医学解释:猫过敏。对猫毛产生呼吸道反应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约有四分之一的现代人都受其影响,而且症状可能相当严重。因此,要说许多人在与家猫共处时所经历的潮热是由巫术引发的,似乎也不算夸大其词。也或许,家猫是因为挟带了杀伤力才招致恶名。

请猫抓老鼠,不如还是用毒鼠药吧

随著六十年代高效毒鼠药问世,针对猫鼠研究的资金无疑变少了,因为多数人都赞同毒鼠药的功效要比家猫好得多。就目前而言,「家猫对共生的齧齿动物的数量影响可能并不大,」最近出版的一本漫谈都市食肉动物的书作出结论,「因为齧齿动物繁殖力强,而且大多住在下水道或建筑凹洞等不易捕捉的地方。」

柴尔兹的人生也已脱离猫鼠领域,转换跑道。他随时待命,准备应付伊波拉病毒、出血热和其他高危险性人类疾病的大爆发。若在旅程中遇到老鼠太过猖獗的情况—他遇到这种事的机会比大部分的人多—他建议请捕鼠㹴帮忙,牠们能用甩咬的方式连续杀死数十隻老鼠,而不会中途停下来用餐或作日光浴。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