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关于民间常用的俚语集锦:乡言俚语41-50看戏的不怕台子高

时间:2024-06-21 07:06:48/人气:168 ℃

“看戏的不怕台子高”藏着幸灾乐祸。

开栏语:

穷乡僻壤,市井之间,凡夫俗子,贩夫走卒,通用乡言俚语。

乡言俚语大多浅白,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幽默诙谐,或鞭辟入里,往往一语惊人。

最是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那胡屠户,一顿夹七夹八,骂的穷女婿范进摸门不着。开头一句“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就打开了乡言俚语的闸门。

还有那鲁迅笔下的阿Q,一句“孙子打爷爷”,把人逗乐了,笑中含泪。

回到现实,听重庆掌掴男司机被扇回的保时捷女司机说“我打个电话全改”,知道女司机眼里有一套社会潜规则。

生活之中,于人群之间,倾耳细听,天长日久,能听到冒着烟火气的乡言俚语,与身份匹配,却又意味深长,隐含的信息五花八门,细细咀嚼,能窥见一个多数人看不见的社会。

不时用心记下一丝半点,偶尔博自己一乐,往往自顾自笑个不停。

笑得久了,终究不肯独享,遂提笔记下,于晨早之时,奉上开心早点,合成《乡言俚语》。

是为序。

2019-08-01

【乡言俚语41】“这人花花肠子多”

乡村多能人,也崇拜能人,乡人很容易找到榜样,然后有样学样,跟风做了同行,进而开拓出一个地域特色浓郁的产业。就像湖北孝感应城人做送气工多,监利福田寺镇等地人开杭州小笼包店多,江西南昌麻丘人在武汉做屠夫多。

这些营生都是乡村能人带出来的,率先吃螃蟹的是那些有头脑的人。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调侃多谋奸诈之人,常说“这人花花肠子多”。

这个说法本是贬义,但乡下不少商路正是花花肠子多的人蹚出来的,于是,久而久之,乡人对花花肠子多的人少了恶意,多了好感,把他们当成了奸诈的能人。

这些奸诈的能人,往往行走在灰色地带,靠着敢闯政策禁区的勇气淘得第一桶金,然后借助资本优势占得产业先机。

早年,有“天下第一街”之誉的汉正街复兴,家乡许多人有的移师汉正街开店,有的把汉正街商品批往物质匮乏信息闭塞地区,有的寻到产业源头开厂,依托汉正街繁育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

也有花花肠子多的人发明了坑蒙拐骗的生意,带着相邻穿州过省,但这样的生意终究不能持久,最终多自生自灭。

而今回头看,家乡许多成功的开拓型商人,走的是一条光荣创业路,凭借过人的胆识先行一步,孕育了家乡企业家精神,家乡城市应城诞生湖北前首富刘宝林就是明证。

走过资本草莽生长期的家乡人,而今出现新一轮花花肠子多的人。如家乡人扎堆的液化气行业,近些年出现了建设和炒作液化气站的怪相,曾经投资百万元左右的气站,现在需要过千万元才能建成。因为气站投资规模膨胀过快,需要更多利润支撑行业扩张,便有气站行业不择手段,出手打压送气行业,挤压下游行业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令行业生态恶化,有的气站老板因触犯刑法身陷囹圄。

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面对日趋成熟的法治环境,投机空间越来越少,灰色地带乃至黑色地带正在被消灭。

重新审视乡下能人,需要警醒的是,不能再用花花肠子了。市场需要的不再是小伎俩,需要的是能够洞悉趋势和未来的大智慧。

眼下重回家乡,已经很少听到乡人对花花肠子多的人的赞誉,人们更欣赏那些带着情怀返乡的反哺家乡者,这是家乡人的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019-10-21

【乡言俚语42】“这个女人好恶躁”

湖北孝感应城乡下,议论哪一家的女人凶悍,往往说“这个女人好恶躁”。

应城方言里,“恶躁”的“恶”读作“wo”。

从字面上理解,“恶躁”有恶狠狠、暴躁之意。

用家乡话寻找对标,最符合“恶躁”标准的当属《红楼梦》里的凤辣子。最是探春远嫁那场戏里,王熙凤以管家身份主持送嫁礼,宝玉冲出来道别之时,身为探春生母的赵姨娘忍不住想冲上去抱别,被王熙凤一把拽住,横眉竖目。凤姐用目光喝止赵姨娘,全然不把赵姨娘长辈放在眼里,把一个女人的“恶躁”表演到极致。

家乡人眼里的“恶躁”女人,多对老公颐指气使,老公只能战战兢兢,颇像曹雪芹笔下的夏金桂。

“恶躁”女人在家庭中比较强势,妯娌之间多有不和,对公公婆婆少有孝心,与叔侄伯婶往往剑拔***张,在家庭中扮演不好自己的角色,遭人非议。

在家庭之外,“恶躁”女人多呈现狰狞状,令人望而生畏,难以亲近,也就常常被姐妹孤立。

“恶躁”女人多不能相夫教子、睦邻友好,把个家里家外搅得鸡飞狗跳,谁家娶了这样的媳妇,便被乡邻评价为走了霉运,摊上个悍妇。

只是这些“恶躁”女人,也有柔弱的一面或者柔弱的时候。

有些家庭,老公生性懦弱,在外面常受人欺负。这样的时候,“恶躁”女人出马,叉腰顿足,然后指着对方鼻脸,骂遍对方祖宗八代。就这一次,领教过“恶躁”女人者,再不敢欺负“恶躁”女人家人,“恶躁”女人反成了为老公孩子和家人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更多“恶躁”女人心直口快,直人快语,刀子嘴豆腐心,以言语阵势压倒对方,言语胜利后却换了一副面孔,做撒娇状,与那些口蜜腹剑的人正好相反。

小时候,常见“恶躁”女人在家里大发雷霆,摔桌子打凳子,把个老公骂了个狗血淋头。末了,在和事老劝解下,万般委屈样哭诉起来,数落老公的不是,泣诉自己的委屈,哭得人心疼,恨不得把那不屑的老公拉到“恶躁”女人身前跪下。

不知这“恶躁”女人的泣诉里有多少真假,是否添油加醋,倒是经常看到,随着“恶躁”女人一哭二闹,家庭的权力格局渐渐稳定下来,“恶躁”女人成了当仁不让的“家长”,就形成了女强男弱的等级秩序。

有时拿了家乡“恶躁”女人警示“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借孩子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机会指桑骂槐,大骂魔镜中的女人刻毒,狂赞白雪公主温柔贤良,模仿着白雪公主的语气,给“家长”做示范。

每到这样的时候,常常听到“家长”一声轻蔑的冷笑:“最讨厌白雪公主这样嗲声嗲气。”

知道自己娶的就是个“恶躁”女人!

2019-10-23

【乡言俚语43】“信了你的邪”

通过朋友圈征集家乡“乡言俚语”,朋友叶香美第一个反应过来:“信了你的邪!”

脑海里忽然跳出许多“信了你的邪”。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有人说了大话,类似吹嘘自己的钥匙无锁不开,自己的锁无钥匙可开,到了抬杠者拆穿人艰的时候:“信了你的邪,拿你的钥匙开你的锁如何?”

换了一个时间地点,还是这个人,在一所普通中学,发誓一定要金榜题名,连家里人都表示不信:“信了你的邪,我们家祖坟还冇冒青烟。”在那个万人争挤高考独木桥的年代,通过中高考跳出农门堪比范进中举。不料,到了放榜的时候,那人真的高中了,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他喝了什么聪明药?

同样一句话,说出了不同的意思,有褒也有贬,渐渐变成了家乡人的口头禅,有所怀疑时说,揶揄人时说,恭维人的时候也说。

最记得还在读高中的时候,父亲正在镇建筑队当会计,承揽了镇大礼堂之类工程,正是建筑队大显身手的时候,人才需求旺盛。那一年,建筑队决定委托培养几个子弟读建筑类中专,不用中考高考,只要承诺学成后回建筑队服务。

父亲喜之不尽回家告诉我,我只冷冷地回了一句:“不是自己考的不去。”

那一次,我看出了父母的心里话,“信了你的邪。”

乡下人爱吹牛,往往夸大其词,相互之间充满了不信任,也就把“信了你的邪”挂在嘴边。

只是这些年,“信了你的邪”的语境和语义都变了,更多变成对成功者的欣赏赞叹。

邻居习华13万元买中武汉精武路一套28平方米的房子,搭建闲屋和阁楼,并改造成门面房,后来该地块拍出武汉“地王”,就这一套房拆迁,让习华当即赚了近百万元,现在他的那套房能值两三百万元了吧。

向乡邻转述这个村里的故事,大家多不知情,闻讯后多惊讶“信了你的邪”,疑惑他是怎么发现的。

这几年乡土调查多了,我的记忆库里装着村庄的密码,知道许多人抓住了人生机遇,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进城买房买车成为他们打拼成功的标志之一。每每跟乡邻说起村里人成功的故事,大家习惯性蹦出这句“信了你的邪”,似乎不相信跟自己一样赤手空拳进城的乡下人,能在城市舞台上改变自己的人生角色,变成当初想都不敢想的城里人。

那些自叹成就不如乡邻的落后者,不免羡慕嫉妒恨,生出“他能,我怎么不能”的懊恼和感叹。

忽然想到“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当年恐惧高考离家出走,远赴珠三角中山,把个“家长”的家长急得心跳加速,赶紧派了小女儿跟来护驾,然后担心这两女儿将来嫁给哪个农家。后来,“家长”自作主张嫁给了我,连婚礼都躲着父母,把个父母紧张得如女入虎穴。

等到小女儿也决定要嫁了,“家长”的家长问明对象,心里跳出一个更大的“信了你的邪”!

2019-10-24

【乡言俚语44】“真是鬼打架”

通过朋友圈征集乡言俚语,湖北孝感应城郎君文友张运发迅速列出一串,我被“真是鬼打架”一语击中。

这“鬼打架”,因为带个“鬼”字,与“见鬼”“见活鬼”“鬼头”“出鬼”“花脚乌龟”“吊颈鬼”等构成乡言俚语鬼系列。

乡下人怕鬼,视鬼为晦气物,一旦遇到鬼,鬼缠身,就要赶鬼驱邪。

最记得小时候,一次家人生病,试遍土方子,总不见好,邻里最年长的四婆忽然来了一句:“真是鬼打架,旁边的老墙被人撬动了,惹了鬼。”

那段老墙是段残墙,荒弃着,墙上旧砖可用,有人取了回家用,便动了土,惹了鬼。

四婆嘱咐家人拿了纸钱到老墙边烧了,求鬼原谅,保佑孩子家人无饥无寒。

也真是奇了怪了,烧过纸钱后,家人症状一夜消失,从此,周围人对惹鬼的后果深信不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那段残墙一直保存着,无人敢动。

乡间最令人恐惧的恐怕是吊颈鬼,就是上吊自杀的人阴魂不散,留在村里,要找到替死鬼,自己才能在阴间解脱,被找到的替死鬼便走了旧路。

有人家接二连三有人上吊死亡,像中了瘟疫,乡人议论这家吊颈鬼留在家里,真是鬼打架,要除之而后安,于是上演驱赶自家吊颈鬼的尴尬一幕,在乡邻观赏和议论中,请了神婆,烧纸祷告,将鬼赶出家门。

只是这吊颈鬼在乡间并未绝迹,偶有人步家人后尘上吊自杀,相隔一二十年,乡邻已经忘了吊颈鬼的存在。

乡下人把“鬼打架”挂在嘴边,当了口头禅,渐渐跟鬼没多大关系了。

许多时候,一句“鬼打架”,就开始乡下人肆无忌惮的评点,说东家孩子游手好闲,西家老婆只顾着娘家,南家儿子把老子赶出老宅,北家能人做生意亏大了。

有些时候,我就琢磨,这“鬼打架”,是两个鬼的捉对厮杀被人看到了,还是人们根本不相信看得到两个鬼打架?

琢磨不出所以然,但是从小被大人教导不要惹鬼,不然就可能见鬼了。

然而,小时候在乡下,我用实践证明,鬼是不存在的,至少鬼是躲着人的。

那时候,父亲偶尔打孩子,在自认为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拿了浸在缸里的竹条,或者一根木棍,在家里冷眼等候着,到了家门口,看一眼就心生恐惧。于是,一次次,见了这阵仗,撒腿就跑,连饭都不回家吃,就躲在鬼都怕的坟地里,竟然从来没有鬼出现。于是,在坟地里等风浪过去,才挨近自家后门,听到母亲用责怪把父亲的威风打下去,才出现在能够被家人撞见的地方。

后来知道,所谓“鬼”,都是心魔,是迷信的说法,实际是各种负面情绪情感在精神世界的投影,自我折磨,遂成心病。一旦中了心魔,就生出许多妖孽,不断折腾。

再后来,我就更不信有鬼了,那是自己长大以后。一次,父亲在房间里责怪我,大约嫌我读书不够努力,顺手拿了地上的鞋子,就势举起来。我见了,也不胆怯,伸出左手,对着父亲胸口推一把,父亲就倒退几步,差点立足不稳。从此,父亲再不曾对我使用武力,一个恐惧父权的心魔消失了。

2019-10-25

【乡言俚语45】“讨厌”

以“记者梦”为网名的朋友张少雄给《乡言俚语》点题:“讨厌”。

我脑海里立即跳出一幅图画来:一个男孩极尽殷勤讨好追求的对象,对方娇滴滴吐出两个字:“讨厌。”

男孩受了女孩的言语鼓励一般,表现得更加殷勤。

这“讨厌”到了恋爱中间,从男的嘴里说出来是真讨厌,从女的嘴里说出来可能是假讨厌,这是中国语言的情感魔力。

跟一个朋友同室而居,见证他的跨省婚恋,深以为然。

媒体朋友追求以前的实习生,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对方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做老师,连户口都变成皇城根的,同室的朋友都不看好这段单相恋。

那时,手机刚刚兴起,朋友每晚拿手机打北京女老师电话表白,一次次遭遇对方抢白:“讨厌!”

每个月手机账单到手,朋友收费都在过千元,他把工资大部分拿来打了求爱电话,室友更不看好这段感情。

不料有一天,朋友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直接飞赴北京,向北京女老师“摊牌”,成不成在此一举。

室友像看戏一样,看着朋友自讨苦吃、自取其辱去。

让室友跌掉眼镜的是,朋友到京城第二天,领着北京女老师回来了,还决定买房结婚,随后给我们讲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长安街情感剧”。

朋友到了北京,当晚把北京女老师约出来,沿着长安街,北京女老师在前面逃避,朋友在后面纠缠。

北京女老师一次次“讨厌”过后,甩下一句“你死了这份心吧”,叫停一辆的士,一骑绝尘。

朋友见了,立即叫停另一辆的士,吩咐司机:“就跟着前面的车,它到哪,你跟到哪!”

就这样,一段长安街上的长时间紧跟之后,北京女老师见甩不掉这位朋友,停下来,质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朋友这时似乎冷静下来,并不纠缠:“就想告诉你一句话,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追你了,哪怕你回心转意。”

说完,朋友回转身,头也不回阔步离开。

轮到北京女老师愣在那,似乎被撂在寒风中,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随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北京女老师从后面追上来,喊着朋友的名义:“你给我回来!”

朋友说起这段经历时,我有些不相信,但回想一段时间来朋友的单相思,又不能不信。于是问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大约北京女老师习惯了被一个痴情男子追求,一边说着“讨厌”,一边在心里甜着,就是不肯以身相许,但到了男孩转身离开的一刹那,第一次有了被抛弃的感觉,精神落差太大,要回转身拽住这段感情,情感逆转就此发生。

后来的故事,朋友没有辜负北京女老师,辞了公职下海,带着成了妻子的北京女老师重回北京,创办自己的公司,兑现了当年长安街上给北京女老师的诺言,让人窥见了北京女老师对这位朋友欲拒还休的内在原因。

从北京女老师想到湖北孝感应城乡下村姑村嫂,田间地头生长爱情,往往男子多情表白,或在同伴怂恿下壮着胆子说出来,女子听了,拖长声调丢下两个字:“讨厌。”

不久之后,忽然看到那个说“讨厌”的女子跟她“讨厌”的男子肩并肩、有说有笑走在一起,知道那天的“讨厌”言不由衷。

听多了反话正说的“讨厌”,心里有些失落,从小到大,没有哪个女孩认真对我说“讨厌”!

2019-10-26

【乡言俚语46】“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通过朋友圈征集“乡言俚语”点题,朋友叶香美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我眼里立即闪出一幅图画来:

一个农民赤脚走在田埂上,自豪地对我说,这几万亩耕地,都是自己带着村民一块一块围垦出来的。

到了中午吃饭时间,赤脚农民说声抱歉:“不陪你们记者吃饭了,就是大领导来了我也不陪吃饭。”

这位永远不陪领导吃饭的光脚农民,是中国最后的人民公社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原支部书记陆汉满,赤脚走在大地上,是他保留许多年的习惯。

光脚的陆汉满,跟我的家乡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乡亲不同,他坦荡得像个生活在古代的廉吏,在卸去村支书职务后,向村里要了几亩偏远的地,离群索居,专心侍弄那几亩农田,不问村里事。

反观我的家乡,那些高调宣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人,心理动机直白得令人担心,他们见了富人,见了有职务的管理者,表达弱者的强者心态时,就喜欢来这一句,意思是我一个一无所有的平头百姓,我怕谁?

小时候在家乡,听乡亲调侃干部:“我农民一个,不像那些干部,担心犯了错误把饭票搞丢了。”

末了补充一句:“难道我犯了错误,还罚给我一张饭票不成?!”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家乡人,带着底层的狡黠,多对现实采取软抵抗,不肯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与那些“不混出人模狗样绝不回家”的乡亲迥然不同。

看多了家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想说,现在不是光脚走天涯的时代,小心沙子硌了脚。

2019-10-28

【乡言俚语47】“眼睛长到天上去了”

文友张运发为《乡言俚语》点题,说“眼睛长到天上去了”,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家乡村庄。

几年乡土调查里,一次次回到湖北孝感应城郎君乡下,我找所有见到的乡亲聊天,经常有年长者做惊喜状:“你还来跟我叙个家常,不像有的人,发达了就不热乎人,回来撞得一咚,都不打个招呼,眼睛长到天上去了!”

乡亲说的是,有的人发了财,有了权,地位提高了,对待老熟人的态度发生逆转,看不起人,作自傲态。

有的人喜欢巴结经济地位和身份比自己高的人,而忽略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有趋炎附势之嫌。

总之就是眼睛只向上看,不往下看,对上巴结讨好,对下傲慢无礼,缺少怜惜之心,道德品质不好。

忽然想起刚刚长假回乡,路上遇了一位小学老师,站在路口说话,那位老师就说出了“眼睛长到天上去了”之类的话,感叹有的学生现在出息了不认自己这个老师,找个别学生办事时对方端起架子。

听过之后忽有所动,自己回家,想去看看所有的老师,心里说,就想看一眼,说几句话,看看老师过得怎么样。

最终,看望老师的愿望被同学的提醒浇灭了,那是在春节回乡之际,跟同学说想去看看老师。同学善意提醒说:“看望老师少不得一条烟一瓶酒,总不至于空着手去吧?!”

按照家乡行情,这少不得几百块钱。

我摸一摸口袋,掂量一下自己,不过是个带点迂腐气的文人,只好把师恩放到心灵角落里,向现实低头。

想起老师讲述的学生看望老师的故事,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上届同学做了博物馆副馆长,回母校看望老师,背了农村施肥剩下的蛇皮袋去,鼓鼓囊囊的,别的老师见了,调侃道,他背了古董去看老师,怕路上被人偷了抢了,用蛇皮袋伪装起来。

故事画面感很生动,充满想象空间,我却从中读出了自己“眼睛长到天上去了”,不肯为老师回馈一星半点,拿了穷酸当挡箭牌,不过是精神不够富有。

2019-10-31

【乡言俚语48】叫花子被米压死了

通过朋友圈征集《乡言俚语》点题,家乡朋友叶香美说“叫花子把得米压死了。”

这是一句地道的湖北孝感应城土话,将歇后语“叫花子被米压死”里的“被”换成了家乡话“把得”。

我一下子想起小时候来到家门口的乞丐,破衣烂衫,伸出一口破碗,讨的是吃的,如果遇到吃饭,就讨一碗半碗饭,不然就讨一点米,很少向人家讨钱,跟时下要钱不要饭的职业化乞丐截然不同。乞丐讨来的米装进随身的袋子,一路讨来,也就越来越沉。

当年乞丐是真乞丐,多因家乡遭了天灾,一家人指望着讨来救命米。

乡人同情乞丐,往往拿乞丐来自我揶揄,说自己也是个讨饭的。有人出外谋生归来,被村邻问起上哪发财去了,经常笑笑说,莫笑话我,我在外头讨米。

如今,还有村邻调侃自己在外头讨生活,一个讨字,道出了乡人出外闯荡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

回看这“叫花子把得米压死了”,多用来调侃人贪心不足,自讨苦吃。这说法带着灰色幽默,却也道出了乡人的赌性,往往因此先赢后输。

如改革开放初家乡有人收购国库券到外地卖,赚取差价,本钱不断加码,多数人借了本钱来收购,渐渐在邻镇成行成市。后来遭遇打击,被收缴了非法交易的国库券,连本带利输个精光,没有见好就收,犯下了“叫花子把得米压死了”的错误。

家乡亲友间流行互助式借贷,亲近的人有时连利息也不收,也有人约定归还期限和利息。一些做点小生意小有积蓄的家庭,经常把多年积累借给亲戚朋友做生意,不时听说有人借钱做生意大亏了,还不起钱,好心出借的人颇有点“叫花子把得米压死了”。

那次去贵州看望村邻,一位村邻在那里打拼十多年,买下了两套房子,却把两套房子借给自己的“恩人”作抵押贷款用于事业开拓,不收取任何利息。我不觉为他捏把汗,他却反来安慰我:“我到这里打拼,是他带出来的,多亏了他提携,不然哪能攒下两套房子?!”听过之后,被他身上的淳朴憨厚感动,知道他还守着亲戚间的互助互信。

有时,乡亲间这样的信任也被人利用,酿成满盘皆输的悲剧。家乡村庄河对岸村庄,就有能人在河南参股投资气液化站,当了公司董事长,做得风生水起,回村找乡亲借款或投资。不料能人涉嫌欺行霸市被抓,乡亲投资难以收回,据说有千万元之巨,乡亲有了“叫花子把得米压死了”的后悔,能人则成了乡亲唾骂的对象。

细细咀嚼乡亲口中常常出现的自嘲语“叫花子”“讨米的”“要饭的”,从中能嚼出一些乡人的叫花子心态,他们始终把自己当成讨生活的人,感怀生存不易,跟我一样。

2019-11-03

【乡言俚语49】“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应城郎君乡下,经常被大人教训: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上了年纪的人,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警示年轻人,在父辈祖辈训斥后辈时最为常见。

贪吃的孩子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尝到了苦头。

争强好胜的年轻人强出头,被枪打出头鸟。

大手大脚的小夫妻不肯过紧日子,终于揭不开锅。

这样的时候,就是老人声调高八度的时候,语重心长吐出这句话,年轻人听了,往往像泄了气的皮球,低眉顺眼,任由大人数落,多不敢顶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训导,留下父权制时代的深刻印记。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剖析过父权社会,父辈祖辈拥有房产田地,掌握着子孙后代生存命脉,一旦人口繁衍过快,家里的房产田地不够养活一家人了,便遣子孙出外寻找新地,那些寻找新地不成功的,可能在路上冻饿而死。于是,争取留在家乡,留在老人身边,继承家庭房产田地,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便有了当孝子贤孙的思想动机。那些不讨父辈祖辈欢心的子孙,往往被率先遣出家门,甚至被赶出家门。

在这样的社会,父权连着生存权,集聚起无法撼动的家长权威,家庭里,家长有了训斥后代的财富底气,往往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然而,从什么时候开始,回乡听不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反倒经常听到,家长批评孩子一句,却被孩子一通抢白,家长愣在那里,不敢再言语。更多时候,家长正跟孩子说着道理,不料孩子并不买账,不耐烦地抛过来一句“啰嗦”,让家长自讨没趣。更极端的情况是,家长憋了一肚子告诫想对孩子说,却发现自己被孩子拉黑了,跟孩子连话都说不上,只有孩子有求于自己时才主动找来,孩子达到目的后再将自己拉黑。

家长权威丧失的背后,是家长财富地位的旁落,这一过程伴随着年轻人远走高飞。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就像西方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一样,偏远地区乡村空心化难以避免,这些地方房产田地急剧贬值,新生代不再依靠家乡房产田地生存,而是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并以自己打拼的成果反哺父辈祖辈。在常年在外的年轻人眼里,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已经无足轻重,家里的老宅也基本丧失了安居功能,父辈祖辈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坍塌。

反观留守家乡的老人,守着几亩田地度日,有限的收成和基础养老金,不足以让他们在乡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多要依靠子孙赡养,这种因财富地位沦落带来的家长权威旁落,让他们在家庭中渐渐失去话语权,他们的人生经验成了陈词滥调,再也激荡不起后生的思想共鸣。

正所谓财富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失去财富支撑的父权就此瓦解,这也许就是眼下乡村老人越来越不受重视的财富根源。

哪天若听到留守老人一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可能是他们对家长威严不再的自我抗争。

2019-11-04

【乡言俚语50】看戏的不怕台子高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应城郎君乡下,偶尔迎来吴桥杂技表演,搭起高台,杂技演员走钢丝,柔术叼花,看得人胆战心惊,害怕演员有所闪失,偶尔又闪过一丝念头,希望来一点小失误。

记得那次看柔术叼花,一张桌子上,立着一张凳子,桌上摆着一枝花。女演员颤颤巍巍站到凳子上,向后反弓腰背,以手掌和脚掌据地成弓形,女演员的头穿过凳脚,伸到桌面上方叼起花,身子变成一条蛇,我一直担心女演员腰骨折断,又似乎等着事情发生。

另一次,男演员表演空中飞人后,突然沿着斜拉的绳索飞速坠地,引来满场惊叫,以为男演员这回失误了,小命不保。岂料,男演员抓着绳索直冲下来落地的一刹那,拽紧绳索,身体顺势做了一个后空翻动作,双脚落地,稳稳地站了起来,随后爆发出满场喝彩。

看多了这样的表演,竟然无一失误,心里就起了坏意,盼着失误一回,看看杂技演员也有出丑的时候。

乡人议论起这样的心理动机,便有了“看戏的不怕台子高”的幸灾乐祸。

后来有了电视,吴桥杂技登上了央视春晚这样的大雅之堂,再不来咱村庄表演,就只能隔着屏幕看,每次看了,脑海里就回放当年的杂技镜头,有几分神似。

看不到吴桥杂技哪怕一点小失误,生活中乡人的人生失误倒是看了不少。

有人出外做生意,一次次赚了钱回来,颇有衣锦还乡的派头,乡邻生出羡慕嫉妒恨。后来那人忽然栽了,折了本,还被关了些日子,便有人快活起来,有“你也有今天”的欣然。

有人订了亲,送了聘礼,忽然传来对方毁约的消息,村邻知道了,将这消息传得飞快,有人叹息,也有人不怀好意,各种情绪都有。

最记得小时候哪家有人病重了,连夜用板车拉了去镇上医院,或者将竹床倒过来,装进病人,几个男劳力七手八脚抬了送去镇上医院。我们一帮少不更事的孩子见了,一路跟随着到医院看热闹,却少有对病人生死的担忧。后来有一次,有女人大出血送院,我们依旧充当看客,回来已是阴阳两隔,便有了负疚感。

乡村没有多少隐私观念,乡人多有看客心态,往往在别人的痛苦中看热闹,颇像鲁迅笔下看客,“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

想来多少有些羞愧,在乡间充当了10多年看客,多数时候麻木着。

而今远离了乡居生活,再难听到乡人“看戏的不怕台子高”的调侃,却常常在朋友圈看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真朋友,看到我在外面说了对“家长”(家中悍妻,以“家长”称之)大不敬的话,调侃我,要报告给“家长”,让她准备好搓衣板、榴莲壳;从我这得知“家长”克扣口粮,让我节衣缩食,饿得我形销骨立,反倒远程寄了饼干类即食食品,保“家长”一日三餐无忧,她更没了相夫教子的热情。

心里知道,朋友圈都是看热闹来的,为的是看一个家庭的猴戏表演。

在这个各顾各家的年代,许多人带着看客心态,少有人文情怀,对别人的痛不能感同身受,常常拿实话当笑话,拿囧事当乐事,让当事人笑着笑着哭了。

每到这样的时候,就想起乡居时代“看戏的不怕台子高”,知道我们身体进城了,其实精神一直停留在乡下。

2019-11-05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