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猫咪>

古代大熊猫真的要吃铜吃铁吗?大熊猫不光吃竹子还爱吃铁

时间:2024-05-27 05:28:50/人气:421 ℃

前段时间,荷兰为迎接中国大熊猫建的超豪华馆舍,BBC不时抛出大熊猫的视频吸粉,中国官媒的Facebook获赞数超越了CNN与纽约时报……这些新闻不时爆出,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功不可没。

一时间,滚滚们俨然成了我们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的“外交官”。靠卖萌耍宝在全球成为最红的一线爱豆,大熊猫是怎么做到的?

熊猫大侠曾是黄帝的英勇战士?

在我国历史上,大熊猫是一种传奇色彩浓厚的动物。大熊猫在古代的分布范围远比现在广,各个地方称呼大熊猫的方法都不相同,加起来大约有数十个,貔貅、貘、貊、驺虞、竹熊、白熊、花熊和食铁兽等是大熊猫的曾用名。

古人留下的史料中,有很多关于大熊猫的记载。那个时候的大熊猫可不是萌宠,而是真正的“熊猫大侠”。

时间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一天,在中原大地一处叫阪泉的旷野之上,两支当时最大规模的部队在陆续集结,双方首领就是炎帝和轩辕黄帝。这是一场决定了中华文明走势的战争,双方所有部落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

在轩辕氏的阵中,以熊、虎、豹、鸢、鹰等飞禽走兽为图案的旗帜猎猎作响,而排在最前列的是高高举着有熊猫图案旗帜的队伍。这是由最勇猛的战士组成的先锋队,轩辕黄帝最为倚重的精锐,这支部队历经征战、攻城拔寨,立下过赫赫战功。

阪泉之战,记载于《史记·五帝本记》。关于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有专家认为是轩辕氏直接训练了包括大熊猫在内的各种猛兽参战。不管这个答案是不是真的,这至少是记载了华夏民族和大熊猫之间最早的交集。

爱吃铁锅的“食铁兽”

熊猫最爱吃竹子人尽皆知,但可别认为它是素食主义者,肉食性动物的熊猫,猪牛羊肉都吃,而且它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吃生铁,因此熊猫还得了一个“食铁兽”的名号。

1981年8月,一只叫莉莉的7岁大熊猫,刚来到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饲养场不久。在一次开饭中,它把盛饲料的马口铁盆子咬成碎块,一块一块地吞下肚里。饲养员急得不知所措。铁片吃下去能消化得了吗?后来,从莉莉的粪便中找到了吃下去的碎铁片,人们才算放了心。

此后,保护区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大熊猫是有吃铁习气的。古籍中也有不少这么的记载。四川《北川县志》把大熊猫称之为“食铁兽”。

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说:“南边有兽,名曰啮铁。”晋朝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中,对大熊猫这么描绘:“似熊、小头、痹脚、对错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有更详细的记叙:“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

每到冬季,大雪封山时,大熊猫也会捡食一些冻死的野生动物尸身,或下河谷走村访舍,捡食乡民扔掉的猪骨、羊蹄或牛头,所以有人称它为吃肉的“素和尚”。

挥舞“熊猫旗”是求和停战

瞧瞧,能打仗能吃铁,大熊猫以前的形象还真是勇猛彪悍,这个形象,直到西晋时,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从西晋开始,人们对大熊猫的认识发生了巨变。西晋人把大熊猫叫“驺虞”,认为驺虞只吃竹子,不会伤害其他动物,所以把它当成象征睦邻友好的益兽。

西晋时期有大量文学作品赞扬“驺虞”的温和善良。其中王直《驺虞赞》:“古称瑞兽惟驺虞,狻猊之首身于菟。皎皎白质冰霜腴,黑花粲若玄云敷。有生诸物弗忍屠,安行不践原上刍。”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貘屏赞》,咏叹大熊猫象征和平与安宁。大熊猫受到了史家文人的特别青睐后,在各时期文学著作中也逐步完成了形象的升华,成为了尊贵与和平的代表。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若有一方打出“驺虞”旗,即表示休战。清《雅州府志》僧人寿安曾经对人说过:“我们这里有一种野兽,不知道名类。很像那个名叫角端的神兽,天天啃东西,从来不伤人,僧人们养着,以为一山之卫。”

《新齐谐初集》则有更详细的记述:“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大熊猫已经逐步向向往和平、主张不杀生的“义兽”靠拢。

唐朝时滚滚就被“外派”驻日

成为“义兽”之后,除了用生命里100%的时间吃竹子、睡大觉和卖萌之外,大熊猫多了一项神圣的职责——“特聘外交官”。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访华,在访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熊猫烟指给帕特·尼克松夫人,表示愿意赠送美国2只大熊猫。同年4月,大熊猫“兴兴”和“玲玲”运抵美国首都华盛顿。这次“熊猫外交”也成为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其实,中国的“熊猫外交”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唐朝,熊猫“外交官”就已经开始履职了。

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685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则天就将两只活体“白熊”和七十张毛皮送给当时日本执政的天武天皇。这是有记载的大熊猫第一次以“国礼”的身份被赠送到国外,也是首次体现大熊猫在促进国家和民族之间睦邻友好的特殊价值,开启了大熊猫被应用于和平外交领域的先河。

熊猫真正作为高规格国礼始于1941年,宋美龄向美国政府赠送一对大熊猫以谢其救济中国难民。这以后,熊猫被陆续作为国礼送到世界各国,开创了近现代“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份熊猫国礼在1957年送给了前苏联。上世纪60年代,中国只向朝鲜赠送过熊猫。随着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中国相继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赠送了大熊猫。不久,这些西方国家陆续和中国建交。

这种无偿赠送止于1982年。此后,去海外的熊猫都是“限期租借”给他国,还经历了从商业项目演变成科研合作的变化。目前的大熊猫租借项目只能以“合作繁殖”为目的。一般来说,中国将熊猫租借他国十年,收取1000万美元的费用,主要是为了进行科研交流。不过它的外交作用却没有受到影响。

1988年,中国正式将大熊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胖达终于成功逆袭,成为“国宝”。

(未完待续,下篇将为大家讲述大熊猫被西方人当做珍稀猎物捕杀的悲惨历史)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