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鸽子怎么喂食自己的宝宝?一只受伤的鸽子告诉我

时间:2023-11-01 15:29:49/人气:440 ℃

今天正午,路过一条小巷,见到路中间有一只幼小的灰黑色鸽子,两脚颤颤巍巍似乎无法保持站立,胸前有一大块羽毛脱落,肉都掉了一块儿,伤口处鲜血淋漓。

我猜测它可能因无力起飞被其他动物所伤,拼了命后才得以逃脱。实在是干渴得不行,看到路中间有一滩水,顾不得周边的安全威胁,就把头埋在水里一股脑地喝个不停。

直到足以解一时之渴,才把头抬起来,左一脚右一脚地微调着快要失去的平衡。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记录下这幅画面,一个弱小的生命在死亡面前的挣扎让我的心一阵震颤。

我不由得对这只鸽子肃然起敬,只有经历住死的考验,才能突破生的大关,无疑,它这弱小的躯体经受住了死的考验。

01让克服困难成为生命的本能

看到这只顽强生存的鸽子,我反而想起那年被活活饿死的23岁男子。

在河南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23岁身体健全,智力水平正常的成年男子,最后竟被发现活活饿死在家中。

据悉这名男子的父母从他小的时候,就拒绝让他做任何事情,而他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之下,渐渐的长成了一个什么都不会,只等着父母投喂的“社会巨婴”。

天有不测风云,这名男子的父母相继去世了。开始的时候邻居看他可怜,轮流送东西给他吃,可是众人见他连吃饭都想让人喂,就不再给他送东西吃了。

当这名男子被人发现饿死在家中的时候,大家对他悲惨的结局除了怜悯还有惋惜,生为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生存本能都丧失了,实在可悲。

如果说生命不分贵贱,相比男子,这只鸽子更让人尊重,鸽子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奋力抗争,用活下去的意念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本能。

生而为人,怎么好意思说,我不想活了,我活不下去?有时候,克服困难不该成为一种被褒奖的精神,而应成为一种生存的本能。

02让解决问题成为生活技能

在我们眼里,孩子在上小学阶段,基本上是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的,什么事儿都有父母的操办和保护,小孩子不需要懂。

来自美国的Hailey Ford 却不一样,她用她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孩子的力量。

五岁的时候,Hailey与妈妈一起去逛街,看到了十分可怜的流浪汉,Hailey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小小年纪的她想了许多方法,最终决定先喂饱流浪汉,她选择了种菜。

在此期间,爸爸妈妈也相当支持她,把后花园腾出来变成菜园,又购置了几个大箱子、土壤和肥料,就这样Hailey 开始了自己的果蔬种植。

后来她又萌生了给流浪汉一个家的念头,接着她开始研究怎么样建房子,从选材到成形都是自己一个人,最后独立完成了小木屋的建造,动手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小,其实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自从学会说话走路,就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延伸生命的轨迹。如果我们适当放手,引导孩子去探索尝试,孩子就能发挥出独立的生命个体应对外界时深藏的潜力。

曾看过一篇宁波的新闻报道,2012年2月,居民王娟在使用老式燃气热水器洗澡时,由于煤气泄漏,浴室封闭,加上洗澡时间太长,在不知不觉中煤气中毒,王娟洗完澡虽然感觉头晕却没在意。

她正准备叫儿子也进来洗澡时,没想到,刚给儿子脱去外衣,她就倒在浴室里人事不省。

看到妈妈躺在地上,5岁的儿子龙龙不停地哭喊着:“妈妈,快醒醒。”但是妈妈没有一点反应。他马上走出浴室,找到了妈妈的手机,打电话给爸爸。

龙龙的爸爸胡先生是一家停车场收费员,儿子打来电话时,他正好在忙,没仔细听,以为是儿子不听话,又被妈妈打了,来给他‘告状’,简单说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爸爸把电话挂了后,龙龙又拨通了幼儿园班主任于老师的电话。

于老师在电话里听到,龙龙当时哭得很厉害,说话很模糊。好像是在说,妈妈躺在地上,不会动了。于老师感觉到事情很紧急,但住得比较远,于是就先报了警。

报警后,民警与120急救人员很快找到事发地点。随后,于老师也赶到了龙龙家。

龙龙的母亲先是被送到了113医院,接着又被送到鄞州人民医院,经过高压氧舱吸氧抢救,才逐渐恢复了意识,慢慢缓了过来。医生说,要不是抢救及时,王娟很有可能就丢了性命,而儿子龙龙则是抢时间救母亲的第一个恩人。

当我们赞叹别人家的孩子能干聪慧时,更应该觉察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是我们的孩子不能干,而是父母认为孩子不能干。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做过这样的事:两三岁的孩子喜欢尝试独立,当他看见妈妈在厨房忙时,也想做同样的事情,比如伸手去抓碗筷,把菜扔进水池里,拿扫把东一下西一下地扫地,你会禁止说,别捣乱,去那边玩去。

对于低幼年龄的孩子,父母认为,只要我们精心照顾和陪护,不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就不会面临困难和危险,我们时常叮嘱孩子远离各种危险,但从未告诉孩子如何面临危险后妥善逃离;我们也时常教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哭,要自己设法解决,可我们没教会他们,在他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我们怎样保持冷静和理智,想办法去解决。

孩子因年龄被定义为孩子,但不该因年龄被定义为低能,血缘只代表亲人,并不代表附属,如果可以与不可以都由父母规定着,长此以往,孩子的潜能就会消失殆尽,只做你同意的事,只做没有挑战的事,只做眼下安稳的事,一步一步沦为一个毫不起眼的庸人。

03让思维方式成为取胜的才能

中国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然后在平安顺利中度过。

就是在这样的观念之下,长大后的孩子也觉得好好学习就行,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努力记住书本中的知识,考试得到高分就是一切。

湖南常德的张进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很争气,高考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然而,他却患上了晕血症。身为医学生患上这种病简直是种致命的打击,无能为力的他选择了继续努力,后来考上了北大医学博士。

他在北京大学读完研究生和博士生,再次出社会时,晕血症依然没有被治好。此时的他已经32岁了,因为晕血,只能给医院打杂工。

感到时运不济的他开始沉沦、颓废,最终回到了常德老家。长期以来,好的工作干不了,差的工作又不去,就这样在家待业了18年,如今沦为了低保户。

如果说孩子是树,长歪了就是因为父母在早起树干分叉时偷了懒,没有及时修正,剔除冗余。

镜子老师敲黑板:

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之前,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知都依靠父母,如果没有得到正确教育引导,就容易导致他们缺乏爱的能力,丧失挑战的勇气。

对于张进生,即使他晕血的心理恐惧无法抗拒,也可以凭借学习能力转专业,换领域。这种执迷不悟令人匪夷所思,错误源头绝非张进生本人,而是整个家庭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

善于独立思考,好提问,好动手,好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正确的思维习惯中,才能逐渐形成自信、果敢、顽强、坚韧的人格魅力,积累更多常人无法领悟到的智慧,这将助力孩子克服困难,赢得幸福人生。

镜子里的育儿念,80后,研究教育16年,写作 育儿创作者/自由撰稿人/,既柔情又有力量的女汉子,未来的路很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