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古诗词里的美食:为什么对语文课本中的美食记忆犹新

时间:2024-04-05 15:02:19/人气:113 ℃

那些语文课本里面的古诗,你还记得多少?茴香豆、罗汉豆、松鸡、烤鹅……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曾经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美味,你还记得多少?一起回忆一下吧。

饼蘸芝麻酱

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陈毅吃墨水》

当时读到这里,说实话我对芝麻酱没兴趣。当时的想法就是陈毅的墨水是啥味道的。好想尝一尝饼蘸墨水的味道啊。

鸭蛋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最爱看汪曾祺先生写吃,不像蔡澜先生对食物的极端专注,汪曾祺写的都是风土和寻常,正是这样也使得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食物更为活泼而画面感十足。由此也让我们知道了去高邮一定要要吃咸鸭蛋。前一阵子,还真是从网上买了高邮的鸭蛋,看着汪老的文章吃着鸭蛋别有一番滋味。

鱼汤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陆定《金色的鱼钩》

当时学到这里的时候,好想当一名小战士喝一碗老班长的鱼汤啊。有没有。从来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

茴香豆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鲁迅《孔乙己》

可能我的吃货本性是打小培养出来的,还记得当时看《孔乙己》馋茴香豆馋的不要不要的,要吃最地道的茴香豆,还得去绍兴,在绍兴,茴香豆原是四季皆宜的“过酒坯”,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黄色,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虽然绍兴鲁迅故居旁的咸亨酒店已不再是当年的咸亨酒店,但茴香豆还是当年的那种茴香豆啊。

罗汉豆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鲁迅《社戏》

罗汉豆其实就是蚕豆啦,由于我家是北方的。当时是没见过蚕豆的,馋的直流口水。心里想虽然没有吃过,但一定比水煮黄豆好吃一万倍吧。我喜欢水煮黄豆。

杨桃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岑桑《画杨桃》

杨桃对北方的孩子,尤其是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其新鲜的东西,它看起来就跟我印象中的桃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后来同事朋友对它的一致评价都是:极难吃。所以我到现在也没有吃过,不是因为听别人说它难吃。而是我想保留这种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和幻想。

牡蛎

“我的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开牡蛎,递给了两位先生,再由他们传给两位太太。他们的吃法也很文雅,一方精致的手帕托着蛎壳,把嘴稍稍向前伸着,免得弄脏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喝了进去,蛎壳就扔在海里。”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看书中的描述,牡蛎就是我们所说的生蚝了。我家那边的人习惯叫海蛎子。我们都是习惯水煮来吃的。当时就索性让父亲开了一只给我,闭着眼睛一仰脖子就咽了下去。味道。。。。有点咸。哈哈,看来对美食的认知和品味也是要慢慢培养的。

荔枝

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啼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

——肖复兴《荔枝》

小时候的语文课本真的给我们安利过太多好吃的,我对荔枝情有独钟,就是因为那篇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荔枝》。同样对于北方的我来说荔枝绝对是稀罕物,但也不至于见不到。立马嚷着母亲赶大集买了一点。那味道现在回想起来只能说是极清甜。

杨梅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王鲁彦《我爱故乡的杨梅》

北方的孩子小时候似乎很难见到南方的水果,所以杨梅我一直是既陌生又熟悉。熟悉应该是假的,小时候吃过的杨梅是那种袋装腌制的小零食并不同于新鲜的杨梅。现在我每每看到杨梅,我脑中首先浮现的就是“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然后买一盒回家尝鲜。

烤松鸡

“你照看火堆。我去打些野味来。”猎人说着,转到树背后就不见了。只听见树林里响了几枪。我还没捡到多少干柴,他已经回来了。几只松鸡挂在他腰上,摇摇晃晃的。

“我们做晚饭吧。”他说。他把火堆移到一边,用刀子在刚才烧火的地上挖了个洞。我把松鸡拔了毛,掏了内脏。猎人又找来几片大树叶,把松鸡裹好,放进洞里,盖上薄薄的一层土,然后在上面又烧起一堆火。

等我们把衣服烘干,松鸡也烧好了,扒开洞,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们俩大吃起来,我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

——《大森林的主人》

当年看到这儿,我真的快要饿昏过去了,根本就没有心思上课了。

西瓜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鲁迅《少年闰土》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看这篇课文的时候,觉得西瓜史无前例地特别好吃。特别想做一只啃西瓜的猹。。。

烤鹅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当时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觉得烤鹅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现在回想起这篇文章依旧会冒出烤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文章的影响对我延续至今。

以上就是在课本读到印象最深刻的食物,你们又有哪些记忆深刻的美食呢?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补充。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