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贵州榕江县原始村寨:大山中的榕江苗族

时间:2023-12-05 11:20:19/人气:494 ℃

榕江地处云贵高原的苗岭山脉南麓,由于高山阻隔,这里有近8万苗族人始终鲜为人知,其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也一直被深锁在大山中。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脚步,去看看榕江苗族最有特色的古寨、服饰、节日、婚礼……

大山中的榕江苗族

撰文、摄影 / 杜殿文

执行 / 贾欣

我踏上去榕江采访的征程,那时的节气正值春节前后,天气凉爽便于出行,还会有许多民俗活动。

榕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县总面积3300多平方公里,居住着侗、苗、汉、水、瑶等族的30余万人,其中有近8万苗族人。

从古至今,许多周围的苗族迁到这个地方,榕江苗族也形成了目前的十多个支系。他们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偏僻边远的山区,靠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为生,兼养牛、养猪等,人均纯收入只有三四百元。由于贫困,有些边远村寨的道路至今还没有修好,人们出行全靠徒步。

■ 榕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走访古苗寨:高帮、卡寨和摆贝

来到榕江,我们首先走访的是古苗寨。十五六个寨子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帮、卡寨、摆贝3个。

高帮位于榕江县北侧约64公里的朗洞镇境内,去时要先坐公共汽车到朗洞镇,再徒步8公里山路才能到达。高帮村共有540余口人,苗族占95%以上。古寨以古树众多而闻名,共有300多棵名贵古树。细的有一两人粗,粗的要四五个人才能抱过来。古树大都枝繁叶茂,在村庄东、南、北三面的山坡上或疏或密地分布着,与周围的绿水、青山、古寨融为一体。问起村民古树为何保存得这样好?他们说:“以前村里有个传统,谁砍古树,大家就杀谁家的猪和牛吃;大家都把古树看成寨子的守护神,谁都怕动了古树倒霉。”从当地人那里我们知道了这里属雷公山林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加之人口少,也在客观上保护了古树。

■ 高帮把古树看做寨子的守护神,粗壮的古树要四五个人才能抱过来。

卡寨距朗洞镇约15公里,是地势最惊险的一个古寨。村庄建在卡寨山的三面陡坡上,房屋像摞起来的一样,从下到上约有十多层,房与房之间的空间非常狭小。村内几乎见不到一条像样的街道,只有很窄很陡且多变的曲径相连,人走进里面非常容易迷路。我们也是问了很多人才摸索着走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子中心还有一个双层鼓楼,看上去很古老,楼里的栏杆和长凳都磨得十分光滑,不过建筑年代已经无从知晓了。鼓楼是当地侗族的传统建筑,为何出现在苗寨?这是个谜,可能是与受侗族文化的影响有关。当地的苗族朋友告诉我们,村庄前有一条河,两岸又是农田,只有距离农田最近的这座卡寨山适合建房子,而且苗族各族系之间喜欢聚族而居,所以把村子建在了山的三面陡坡上。卡寨村共有330多户,1700余人,苗族约占70%。卡寨村的交通最为方便,每天有多趟公共汽车从村前路过。

■ 卡寨建在三面陡坡上,地势险竣。

摆贝是当地最大的一个古苗寨,近350户、1500多居民全是苗族,位于榕江县西南约53公里处的兴华乡境内,东西长约两公里,南北宽约一公里。我们用了一天时间,才看完了这里所有的民居。这里的民居保存得最为原始古朴,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木结构二层吊脚楼,房屋中,甚至道路上连巴掌大的一块水泥板也找不到,一些人家连屋顶都是用树皮盖的,这的确是非常罕见的。听村长潘应康介绍,摆贝古苗寨是自然形成的。古时,这里靠近都柳江,森林资源丰富,还曾有一段长时间的繁荣时期,古苗王就葬在这里。随着当地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里苗族的人口增长较快,发展成为了当地最大的一个苗寨。去摆贝要先坐公共汽车到兴华乡,再徒步走近五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去的路几乎是步步登高,一般约需两个小时。

■ 卡寨中的鼓楼建在村中心,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穿在身上的史诗

据目前的统计,榕江共有六个苗族支系的六种服饰:百鸟羽毛服、百鸟衣、“战袍式服装”、拖地裙、超短裙、百褶裙。它们均为当地姑娘或妇女的传统盛装,只有后两种还可以在日常穿着。

百鸟羽毛服是一种类似长袍的无领对襟罩衣,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边是花衣,下边是羽毛裙。绝大多数花衣和羽毛裙都是以土布为底绣制而成,少数用土织布机直接织成或用土布蜡染处理做成的。衣服上面绣(或织)有多种动植物和几何图案,颜色艳丽,楚楚动人。羽毛裙与平常裙子的做法完全不同,用12块长约70厘米、宽约7厘米的裙摆连在一起,里面还垫有厚厚的一层衬纸让裙摆笔直挺立。裙摆底边还要缀上白色羽毛(以前是百鸟的羽毛),百鸟羽毛服就由此而得名。这种服饰为摆贝苗族支系所特有。

■ 摆贝苗族的服装颜色艳丽,裙摆底边缀有白色羽毛,百鸟羽毛服的名字由此得来。

百鸟衣与百鸟羽毛服大同小异,服装造型、色彩基调、前后图案以及饰物方面略有差别。百鸟衣也是以土布为主要材料,手工刺绣而成,它更加追求色彩的艳丽。百鸟衣的上衣采用对襟或右上襟,多以天蓝为底绣上各种图案。裙子前面有一条围腰,与上衣颜色、绣制图案谐调。一般上衣前面图案较少,而身后图案集中,整体形成一个圆型。图案绣制得比较舒展,加之前后图案疏密带来的空间的变化,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和百鸟衣结合在一起的还有一条黑白双色头帕,白的一段围在头的前侧。据说这是当年洪水泛滥,把同寨的苗民冲成两部分,后人就将头帕中间织成白的,喻示虽然有大河阻拦,两岸苗民仍是一家。百鸟衣为滚仲苗族支系所特有,滚仲苗族也称做“花裙苗”(因裙子上带有印花图案)。

■ 百鸟衣配有一条黑白双色的手帕,喻示被大河隔开的两岸苗民仍是一家。

“战袍式服装”是我起的名字,因为这种服装一直还没有明确的称呼。它由内上衣、马夹、裙子、前摆、后摆、胸襟、围腰、花带、彩穗、绑腿、花鞋等十多部分组成。内上衣是黑色右襟,马夹为彩色套头式,内上衣袖口和胳膊上均有彩绘图案,并和马夹上的彩色图案搭配起来。裙子是单面的黑色百褶半短裙,两边多叠出些围起来。裙外的前摆刺绣精美、色彩艳丽,还绣有花穗,图案花纹颜色与马夹正面类似,后摆只在边缘部分有些几何图案。由于这种服装都做得很挺,穿在身上犹如古代战袍。这种服装主要分布在岑最、卡寨、高帮、两福、高略、高便等寨的苗族支系中,这些地方的苗族被称为“对角苗”——他们自织的土布衣服上有对角图案。

■ “战袍式服装”全身多处分布彩绘图案,衣着挺括、刺绣精美。

拖地裙的造型简练,给人原始古朴之感。它的上衣为青色斜襟,在对襟及两肘、肩部、领口等处均有刺绣,背上有银饰,走起路来会哗哗作响。下衣是青色百褶花裙(即拖地裙),裙子的一面围起来,在正中间开衩,长有80厘米,褶子高2厘米。全套服装中数围腰最精彩。它上面绣满了各种花鸟鱼虫等图案,长达90厘米,宽65厘米,可以捆到胸前,颜色有红、黄、绿等,还装饰着金银线、彩穗、围带,非常鲜艳夺目。拖地裙主要分布在小丹江的苗族支系中,共有三个自然村。这里属雷公山苗族支系,被称为“清江苗”。

■ 拖地裙造型原始古朴。

盛装超短裙不仅古朴简练,还多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是榕江苗族服饰中的精华,被许多专家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全套服装由上衣、裙子、围腰、头帕、花腰带、绑腿等组成。上衣为青色右斜襟,身长过臀,不但将短裙的大部分盖住,还与短裙的色彩一致。袖口外翻至肘,外翻的地方配上蓝、绿、灰等色块,这是上衣的唯一色彩。裙子是青色百褶短裙(即超短裙)。裙高只有16厘米,也是一面围起。裙摆和上衣紧贴在一起,固定在一个宽约5厘米的腰带上,裙摆下部呈喇叭口状。平日的苗人一般只穿上衣和裙子,冬季二三条,夏季一二条。到盛装时,裙子的数字就翻到七八条了,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十二三条。围腰也为青色,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上面有挑花和刺花图案,挂在腰间的彩带上,是为了在坐下时能遮丑。关于超短裙的来历,有人说是为了方便下田劳动;还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苗族的祖先——远祖们开辟疆土时以兽皮和树皮遮身,穿得就很短。超短裙主要分布在空伸、空烈两寨的苗族支系中,他们被称为“短裙苗”。

■ 盛装超短裙的局部。

百褶裙盛装与平时服装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新旧和饰物多少不同,由上衣、胸襟、裙子、绑腿等组成。这种服装制作简单,朴实无华,实用性很强。上衣是无领青色左襟大衣,身长至臀部,对襟开襟处、肘部、下摆边缘和背部均有刺绣图案。裙子为百褶裙,裙长过膝,制作方法和超短裙类似。百褶裙服装上的绣花作标志的用处:小女孩的衣服袖上有花,背上没花;姑娘的衣服背上有花,胸兜上没花;中午妇女胸兜上没花,前衣襟上有花;老年妇女则全部无花。百褶裙主要分布在吴家寨、盘羊、滚玉等十多个村寨的苗族支系中。

■ 百褶裙分布在吴家寨、盘羊、滚玉等十多个苗族支系中。

纯手工打造的超短裙

采访古苗寨的时候,我们不仅见到了当地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饰,还在空伸的一户短裙苗人家目睹了超短裙制作的全过程。

■ 在房前晾晒超短裙。

空伸位于榕江县北侧约94公里的两汪乡境内,全村共有225户,1100多人,全是苗族。制作超短裙的主人名叫李老窝,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今年已37岁。我们去的时候,她正蹲在堂屋内的地板上进行打褶工序。地板上摆着布料、木板、胶水、火盆等材料,不远的门口处,还有两口装满颜料的大缸。听她说,超短裙制作起来比较复杂,有好几道工序。首先要根据裙子的长短将土布剪裁好——土布也是自织的,以前都是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织,现在已改成直接从市场买回棉纱织。一条约16厘米长的裙装,要用5.1米土布才行。接着进行第一次着色,用自制的靛蓝染料,第一次要染10天,每天染3次(每次必须晾干后再染,这样才能上色)。布染好后,先用针缝好裙边,接着开始打褶,褶有粗有细:一般老年人穿的打粗褶,年轻人穿的打细褶。打褶要在一块长约3.5米、宽24厘米的椭圆型木板上(当地苗语称“彼得扣”)进行。用针将布挑出褶来并用胶水固定——胶水也是自制的,用从山上采的枸藤皮、牛胶和碱按一定比例熬制而成,能给布定型。打褶是最费时、费工的一道工序,一条裙子花在打褶上的时间大多要2至3天。打完褶后,将布晒干,开始进行第二次着色,还用原来的染料,要连续染5天,每天1至2次,染完后水洗干净,再加上腰带即可。一般做一条裙子要用近20天时间。她还告诉我们:“尽管自己只做过超短裙,若见到当地其他民族服装,也照样能做,因用的材料、做工过程、工艺基本差不多。”她做的超短裙除了自己和家人平常或节庆时穿,还会作为礼品赠送当地亲友。

■ 超短裙打褶时要在一块块椭圆形的木板上进行。

空伸作为短裙苗村庄,的确名不虚传,穿超短裙和制作超短裙都十分盛行,不但绝大多数中老年妇女喜欢穿,包括许多年轻姑娘也喜欢穿,村庄里随处可见织布的、染布的、缝制的,包括像李老窝一样正打褶的。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摆满了晾晒的土布和洗过的超短裙,在这个村寨,超短裙真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 短裙苗人李老窝正在对打好褶的土布进行第二次染色。

烤猪、打糕、吹芦笙

岑最位于榕江北侧约80公里的朗洞镇境内,全村共有170余户,700多口人,苗族占95%以上。除了春节民俗,这里还保留女性的传统服饰和唐式发髻,还有吊脚楼、谷仓以及带哭诉调的民歌风俗等等。岑最的苗族以前是不过春节的,只过苗年。因现在要和国家规定的放假日期一致,所以把苗年移到了春节过,但从前过苗年的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

■ 岑最的女性梳着传统的唐式发髻。

我们在岑最度过了春节,陪同我的一位苗族青年叫徐君德,他帮我背包并兼翻译,我则每天支付他15元劳务费。我们住在公路边一家私人开的小客栈里,距岑最只有200多米。小客栈的吃住很便宜,两人每天只要35元。我们到达的时候,距春节还有几天的时间,家家正忙着杀猪并准备节日食品。苗人最主要的食品是粑粑,几乎每家都做五六十斤米的,个别也有做一百多斤米的。打粑粑用传统方法,将蒸熟的糯米放在直径约50厘米、深40厘米的一个木槽里,用木槌不停地槌打,直到将米砸成浆黏合在一起,然后做成一个个圆饼状的粑粑块保存起来。一般粑粑能保存四五个月,保存的方法是:将做好的粑粑晾一周左右(变硬),放入装满清水(最好是新打的井水)的水缸,为防止发霉,缸中最好加几片土霉素药片。中途取粑粑时,用专门的笊篱,不能用手或带油的器具去接触。粑粑可烤来吃,也可以炸吃或切成长条在火锅里做成菜粑粑吃。

这里人杀猪的方法与其他地方也有很大不同,基本都是自家的猪自己宰,场地就在自家房门前后。使用的工具也极为简单,除了刀具之外,还有一块架猪的木板和用来烧水的铁壶。刮猪毛甚至用锄地的锄头,真可谓一锄多用!令人称奇的是,猪毛去掉后的外皮要用火烤成焦黄状,据说这样做食用时皮会更香。我曾亲口品尝过,确实带着股烤肉的香味。听当地苗族老人介绍,从前他们杀猪一直都是用火将猪毛烧掉,后来跟汉人学习,才改为用开水烫将猪毛刮掉,但这种方法做出的肉不够香,于是又恢复了火烧的步骤。

■ 当地人宰猪时会用火烤掉猪毛,同时保留下烤肉的香味。

节日期间,岑最苗族最重要的庆祝活动就是跳芦笙舞及祭祀土地庙和岩石。这里的芦笙舞叫八卦芦笙舞,与其他地方不同,舞时三至五人一组,围成一大圈,伴随芦笙的节奏跳,每个圈不停地向前后左右运动,像八卦图一样。据说这种舞蹈的队形与其祖先当年征战的列队有关。舞者都是年轻姑娘,已婚的妇女不能上场;男人就没有限制,已婚未婚的都可以上场吹芦笙。这里的男人绝大多数都会吹芦笙,一位叫杨再福的芦笙手告诉我们,他们全村共有4个芦笙队,以宗姓氏族为组织,每队20至30支芦笙。跳芦笙舞时,4个队的人都要到齐,并相互进行比赛。吹芦笙没有任何报酬,芦笙也都是自己购买的。

■ 岑最苗族的八卦芦笙舞。

祭祀土地庙和岩石由各户自己组织。土地庙设在村庄西侧山脚下的路边,用木头搭成,由男性祭拜。岩石在村庄对面的河边,是天然形成的,由女人祭拜,主要保佑孩子健康如石,长命百岁。祭祀时,他们分别摆上水酒、糯米饭、猪肉等祭品,先烧香叩拜,再进行祈祷,大约20分钟结束。

■ 女人祭祀岩石,保佑孩子健康如石,长命健康。

难得见到新郎的婚礼

在岑最,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浓郁的民风民俗,还有幸参加了一次传统婚礼。婚礼是在大年初二举办的,是选好的吉祥日子。

新郎叫姜华权,今年25岁,新娘叫吴家菊,今年22岁,均为本村人。婚礼从上午11时开始,先是新娘的送亲队伍,约有四五十人,前面有五六名挑礼品的男宾客,后面大多数是女宾。新娘走在女宾的前头,由新郎的两个妹妹陪同——她们要在前一天到达女方家。男女宾客均穿传统服装:男宾客穿着自制的土布青衣,头上裹一条圆型的黑头帕,头帕的一侧斜插一块扇面形状的彩色织锦,像雄鸡的头冠一样;女宾客则身着鲜艳的盛装,但新娘不能穿盛装,只能穿漂亮的便装——穿便装是姑娘出嫁的标志。送亲队伍沿着村里居民比较密集的街巷走,街巷两边摆放了许多瓷盆和筛子样的器具,隔一段就放一排。起初我觉得很奇怪,待送亲队伍来了才知道,那是为了留下结婚礼品的——每当遇到这些器具,送亲队伍便要停下来,由男宾客送上挑来的部分鸡鸭和糯米饭等食品。送的方法很便捷,只在其中一个器具里放,数量根据器具多少而定,然后由这些拿器具的人家自己去分。听当地人介绍,这是苗族婚礼中很重要的一个习俗,不论是新郎、新娘所在的村庄,还是沿途路过的村庄,只要见到放的器具,就必须送些礼品,这意味着对婚礼的支持和关心。婚礼人家则认为器具摆放得越多越好,才能显示主人的气派和威信。

■ 送亲的队伍从上午11点出发,高个的新娘走在女宾的前面。她身着漂亮的便装,那是苗族姑娘出嫁的标志。

送亲队伍到达新郎家后,对方要准备婚宴。婚宴是苗族婚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消耗最大的开支。婚宴要提前几天准备,我看到的主人家共准备了一头牛和一头猪,还有若干只鸡鸭,几百斤米酒,开支要在3000元左右,相当于这个家庭几年的收入。婚宴的食品主要是各种炒菜和一个火锅,多是酸辣口味(苗族喜食酸辣)。最有传统特色的就是猪肉火锅,当地人称为“一锅煮”,用日常烧菜的火锅、顶罐或甑子做成。先将猪肉放入有辣椒等佐料的锅中煮熟,再放入各种新鲜蔬菜,边煮边吃。火锅不仅是婚宴的食品,也是当地人平时的主要食品(只不过没肉或肉少些)。火锅谈不上有多好吃,但做法简单科学,吃完很舒服,不容易闹肚子。婚宴设在附近三四户人家的吊脚楼内,每个场地三四桌、五六桌不等。参加的人按性别、年龄分坐,姑娘和男人们单独在一起,妇女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样分坐主要是因姑娘们都是盛装,与其他人坐在一起怕把衣服弄脏,男人们则是饮酒的需要。招待来宾的顺序,先是妇女、孩子和姑娘们,最后才是男人。婚宴要持续到下午3时多结束。

■ 送亲队伍不时停下来,在街边的器具里留下礼品。

拦路酒仪式是全婚礼中最后的高潮。婚宴结束后,新郎家送新娘回门时,会在寨中心一块较宽的路中间拦一道绳,绳上挂两个装满水酒的牛角,绳的一端由新娘家的两位女眷把守。新郎家的队伍到达时,双方要进行对歌,还要喝拦路酒才能过去,这时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看热闹,歌声、劝酒声、欢笑声连成一片……新郎家的队伍到达新娘家后,同样会受到招待,整个仪式要持续到夜里十时左右结束,最后再由新郎将新娘带回自己家中。

■ 新娘回门时的拦酒仪式。

苗族婚礼中,没有类似汉族结婚那种三叩九拜的大场面,只是新娘进家门时有两个非常简单的仪式,均在一个只有七八平方米的火塘屋(苗族崇拜火塘)举行。第一个仪式中,新娘和新郎的两个妹妹并坐在火塘旁,新郎的妹妹分别向其敬鱼、敬酒,大约有四五分钟。敬鱼的含义是盼望多生孩子,使家族人丁兴旺。鱼只有三四寸长,是用油炸熟的。第二个是新郎父亲祭祀祖先的仪式,他摆酒烧香,口念祭词,共有四五分钟的时间,全程只有一个人。祭词的大体含义是:“感谢祖先保佑我家儿子今日成亲,使我们姜(新郎家姓)家的香火得以世代永续……”

■ 新娘和妹妹接受新郎家的敬鱼。

整个婚礼,都很少见到新郎新娘在一起,我是在婚礼结束的第二天,才找到新郎,并为他们夫妻照了合影。苗族婚礼对新房的要求不高,听新郎说,他们的新房会留给客人居住,等客人走后,他们才能布置新房并开始生活。

■ 整个婚礼都很少见到新郎,在第二天才为新婚夫妇照了张合影。

在我即将离开榕江的时候,听说这里已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和贵州省确定的“新两山”(月亮山和雷公山)重点帮扶县之一,一个大规模开发建设新榕江的高潮即将来临。这既令人高兴、振奋,同时也令人担心、忧虑,因为许多民族贫困地区,民族传统文化都随着经济发展消失了,这会不会在榕江继续重演呢?我真正希望当地可以在建设新榕江的时候,保护好这里淳朴的民族传统文化,让清秀古老的榕江和榕江苗族这块深山中的瑰宝能够永远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 男宾客头上类似雄鸡冠的标志。

>>> End <<<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08年09期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