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莫斯科巨蜥产卵:和动物交换身体,飞蜥

时间:2024-08-22 08:44:03/人气:303 ℃

如果没有翅膀能飞行吗?

可以的。比如:飞蜥。

如果人类也要像飞蜥这样飞行,需要什么样的身体构造呢?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肋骨是一种弧形小骨,环绕脊柱至胸骨,将心、肺及其他内脏包起来。

与之不同的是,飞蜥的肋骨并没有环绕到胸部,而是向身体两侧伸展,肋骨之间还覆盖着皮膜——飞蜥以此来充当翅膀,在空中滑翔。飞蜥的肋骨一部分从脊柱出发的肋骨没有环绕身体生长,而是朝两侧伸展。

飞蜥的骨骼

人类的肋骨从脊柱出发环绕至前胸,保护着脏器。如果要改造成像飞蜥那样不环绕身体生长,将一部分肋骨笔直延伸,再让皮肤包裹住肋骨及其间隙。

人类应该长成啥样?

没错!长这样!

结构 适应树上生活的肋骨

飞蜥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蜥蜴,广泛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等热带、亚热带地区。虽说飞蜥是“会飞的蜥蜴”,它们却不具备鸟类、蝙蝠或某些昆虫那种自主飞行的能力,只能从高高的树枝上跃起,借势在空中滑翔。飞蜥的滑翔距离通常为5~10米,有一些也可飞出20米远。它们朝身体两侧延伸的肋骨之间有皮膜,起到了翅膀的作用。飞蜥的身体两侧各有5~7根肋骨,它们就像伞骨一样将皮膜支撑起来。

飞蜥不仅可以在树丛中飞行,还擅长在陆地上移动。不同于鸟类和蝙蝠由前肢演化而来的翅膀,飞蜥的“翅膀”来自肋骨,所以它们的优势就在于依然可以用“脚”走路。平时,飞蜥都是用“脚”站在树干上,察觉危险来临时就会迅速攀爬,在树上自由地“行走”。

飞蜥的身长通常为20~25厘米,其中尾巴就占了身体总长度的2/3。尾巴长并不是飞蜥独有的特点,而是大多数树栖动物的共同特征。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动物在细树枝上行走时,它们的尾巴可以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

演化 飞行爬行类时代

在距今大约2.5亿年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后,地球便进入了三叠纪。大量生物的灭绝换来新生物的崛起,爬行类一族迅速在陆地与海洋中大量繁衍。很多爬行类动物适应了水生生活,便进入海洋,乌龟和鳄鱼的祖先也出现在三叠纪。

像飞蜥这样会飞的爬行类动物在晚三叠世大量出现。它们被归为孔耐蜥科,和飞蜥一样,它们的肋骨从背部向两边延伸,腹侧长出翅膀,可以在空中滑翔。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孔耐鳄与孔耐蜥。据说由于孔耐蜥的“翅膀”不够大,它们无法在空中滑翔,从树上下落时,“翅膀”只能充当降落伞。

孔耐鳄(Kuehneosuchus)与飞蜥一样,身体两侧延伸的肋骨之间附有皮膜,用于在空中滑翔

孔耐蜥(Kuehneosaurus)朝两侧延伸的肋骨之间也有皮膜,但无法滑翔。据说它们的“翅膀”只是在下落时充当降落伞

沛温翼龙 (Preondactylus) 生活在三叠纪的翼龙,属于飞行爬行类动物。它们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展翅飞行,而不仅仅是短距离滑翔

沙洛夫龙(Sharovipteryx) 属于用后肢控制飞行的爬行类动物,通过张开后肢与尾部之间的皮膜在空中滑翔

除了会滑翔的爬行类动物外,三叠纪还出现了很多现已灭绝的飞行爬行类动物。图❷以无齿翼龙(Pteranodon)为代表的“翼龙”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它们是最早能在空中自由飞行而不仅仅是滑翔的飞行脊椎动物。另一种被称为沙洛夫龙的飞行爬行类动物更为独特,在它细长的后肢与尾巴之间,有一层皮膜。鸟类、蝙蝠甚至翼龙的翅膀都长在前肢上,沙洛夫龙的翅膀却来自后肢,它是一种罕见的用后肢控制飞行的爬行类动物。可见三叠纪是一个飞行爬行类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演化的过渡时期。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