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狗狗>

明白为什么古代有人行侠仗义?古人讲仗义每多屠狗辈

时间:2024-08-21 08:56:44/人气:192 ℃

说起民间俗语,多少让人回味无穷,有的更是至今不衰。题中这句产生于明朝的对联,本为读书人的感慨,却因其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依旧被很多人引用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那么这句俗语究竟实用吗?

探讨任何观点之前都不免要问一句为什么?就像人的喜怒哀乐一样,总有一个促成结果的原因,所谓存在即合理即是源于必然先有了产生结果的条件后才有了人们看到的存在。题中俗语据说是明代曹学伦的对联,能够流传至今说明其必然盛行于明清之际。而明清的社会风貌大多感到陌生,明中期的城镇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即便是云贵川也涌现了许多新兴的市镇,而构成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产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俗语的“屠狗辈”便是肉食品加工行业之一。

不过,虽然产业有所发展,但作为个体经营户的“屠狗辈”依旧没有过多的资金,他们的发展甚至生存依旧依赖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形象,他们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撑,只有人情世故的“仗义”是其维持关系和形象最核心的行为准则。同时,这种行为的“义”很容易得到底层百姓的认同,从而转化为另一种权力。所以无论是道德冲动,还是生活需要,仗义成了他们潜移默化的生存需求。

反观读书人却是另一景象,科举入仕在南宋以后愈发的艰难,然而当时的人们在明知科举无望的情况下依旧热衷于将子侄投入科举大军中,据学者研究,原因是即便没能高中,哪怕有个秀才的头衔也能让家族心满意足,只因为文化身份的多寡在当时依旧是家族威望的象征,是与地方官僚建立关系最基本的纽带。所以此时的读书人便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中变成了家族生存发展的棋子。

动机不同,过程与结果也就完全两样,为了前者可以“舍生取义”,但为了后者只能“苟且偷生”。前者大义凛然死而后已,后者则要考虑家族的投资,要考虑年轻气盛给家族带来的灾祸,家族父老也会为此而摆弄甚至牺牲晚辈读书人的所谓理想以维持家族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读书人需要投资人的支持,同时还要自保避免成为弃子,在空有身份没有仕途的前提下,“负心”的读书人便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阶层。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应运产生的现象,世间万物皆是适应环境而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辩证的看待这句话就显得未必然了。如今的读书人不再有时代的束缚却依旧无行,而屠狗辈的仗义也早已无影无踪。究其原因显然是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吃狗肉的除了稀少的游客鲜有他人,游客通常难再回头,自然就形成了能斩一刀是一刀的社会现象,毕竟“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人性使然,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这些都是笔者脑海里有限史料的个人见解,其局限性不言而喻,每一个“存在”的产生,其原因是千丝万缕极其复杂的,到底从哪个角度理解其产生的合理性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