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典总被复制,岁月凝成的经典,经得住时光检验。冯小刚自导自演的一部新影《忠犬八公》,据说还有早期的日版、美版两个版本。
这部剧对原版进行了许多本土化的移植改编。它讲述了世纪工程一一三峡大坝修建前后,伴随着人们生活与城市的变迁,人狗的一段奇缘与感人故事。
从故事的主人公陈教授,一次出差途中救小狗开始,润物无声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就是我们的家人,是你们的弟弟!”教授在妻子、儿子和女儿一脸惊诧之中,庄重地宣布。
乖巧、聪明而忠诚的八筒(剧中名)从此便与主人如影随形。
它像风一样在大街小巷,在江边山坡闪过,教授上班它上岗。江边车站的每一缕晨光,每一朵黄昏,江面上来来往往的每一架缆车,那数不清的每一次风雨黑夜,无不在见证和诉说着一场不见不散的凄美故事。
那个清晨,他一如往日,依依不舍地把教授送到江边车站,送上缆车。没想到,竟成生离死别,教授倒在了科研考察的轮船上,再也无法回来。
故人已去,他熟悉的楼区也因拆迁,一片荒凉,他却依然日复一日在那条熟悉的小区、小路、江边奔跑,昼夜守候在车站旁,满怀期待地等它的主人回家。
这一等就是十年,等老了岁月,等来了蓬头垢面,等得步履蹒跚,直到病逝在旧居,终身不悔,誓死不渝。这平凡中的坚守,用生命写下的忠诚,感到了全场,感动了无数代人。
二
用一个时代,用主人的真情,用每一份寄托喂养的八筒,一生都在奔跑。他仿佛要跑出屏幕,跑向我们,就像我在剧本里也扮演了某个角色。
不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区域的小狗,都有着一样的忠诚,都会上演千古不变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红安某个小山村,家里也养了一条土狗。我和当老师的父亲住在一所离小村十余公里的镇高中,翻山越岭后也要渡过一条宽阔的大河,才能看见小村。
每到周末,五六岁的我在一路步行和父亲的肩膀上,迎着日落来到了渡口。秋冬的天渐渐黑了,背后的大山不时传来几声狼嚎,小手紧紧地拽着父亲的衣角。
可能父亲看出了我的紧张,安慰我,“别怕,走出前面的窄木桥,我们的‘小黄’一定在那边等着我们。”
是啊,就像那个“八筒”一样,在那条离家和返乡的山路上,“小黄”从来没有缺席过,总是早早地守候在渡口对岸。
渡河是大半截木桥,加上一段涉水而行。那条用长长的,一段段窄木板铺成的木桥,窄到就像走平衡木,若是两人相向而行,连转过身都很困难。沙漠、大山、天黑、狼叫和独木桥,哪一样都是制造恐惧氛围的元素。
似乎心有灵犀,每当我害怕的时候,对岸就会传来几声犬吠,打破孤寂划破夜空,顿时让悬着的小心脏安定下来。
当我们走下木桥,又从水中爬上岸的那一瞬,小黄便迅猛地扑上来,在我身上乱爬亲热,还叼着我的小书包往村里去。
而每到要离开山村回学校的时候,“小黄”又依依不舍地送到渡口,它是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三
单位的同事李军,典型的东北大汉,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大方,却有着细腻柔善的另一面。
那天在单位食堂午餐,他说刚从沈阳空运来一条小狗,太可爱了。长相色泽如何,憨爱如何,还说在洪山广场的花鸟市场也有这个品种,勾起了我们的兴趣。
逛完市场回到单位,李军又邀请我上他办公室参观。没想到他的办公室就在我的楼上,也没想到他的办公室布置得如此与众不同。
三面墙上挂满了他爷爷的书法作品,两个金鱼缸养着大大小小的观赏鱼,还有沙袋挂在窗前,一股浓郁的文体氛围迎面扑来,我一下找到了这周推文的题材,就写久违的小狗吧。
可能有人也和我一样,分不清犬狗。何为狗,何又为犬?《说文解字》以大小为标准划分,“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而《尔雅》则以毛发生长判断,“未成豪,狗。”认为毛都没有长齐,只能算是小狗。
据考古实物证明,大约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中便有了狗的身影。
在人类社会的衍变发展过程中,狗从参与人类狩猎,“打江山”,到看家护院,“守江山”,再到当成宠物被“圈养”,人们对它的定位,也在一路与时俱进。
犬最让人欣赏的品质是忠诚。 除忠诚外,看家护院,守护羊群,追踪凝犯,狩猎搜救,导盲缉毒等等,似乎无所不能。
在家人面前,摇尾乞怜,买萌讨乖;面对陌生,十二分警惕,一遇风吹草动,便仰天吼叫。
四
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狗的呆萌可爱,喜欢他的憨厚忠诚。而诗人呢,更喜欢把一腔思绪寄托在声声犬吠中。
柴门闻犬吠,狗吠深巷中,孤村一犬吠,扣门无犬吠,烟雨蒙蒙鸡犬声,风动叶声山犬吠,都是很经典的诗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写道,“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隐居在青山绿水,桃花翠竹之中,看飞泉奔鹿,听空灵的犬吠从水声中传出来,真是妙不可言啊。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曰: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风雪之夜,柴门中的守候,一声犬吠,已成经典,荡气回肠,令人穿越了时空。 宋代大文人苏轼的《倦夜》,“倦忱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白清。荒园有络纬,虚织竞何成。”
一个人长夜难眠,辗转反侧到天明,那一阵阵孤村的犬吠声和夜行人的脚步声汇集一起,又勾起了诗人时光如梭,事业难成的感慨。
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那桑树上的鸡鸣,与深巷中的犬吠,不正是古时乡村标配?
唐代诗人卢纶的《山店》: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是风吹动了树叶引起了犬吠?还是犬吠声万震落了树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听到了远处投宿者的脚步声。
五
一出生,你就是一条可怜的生命。不是奔波流浪,天地为家,就是被征服,成为圈养的奴隶。
出生在城里的你,没有享受到城里高贵的生活,却失去了乡下的自由。住上城里的高楼,带上了锁绳,只能等忙碌的主人早晚抽时间,陪你外出溜哒。
除了陪主人开心解闷,再也找不到乡下看家护院,狩猎的那种自豪,常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别人嫌弃你会带上病毒,被染上狂犬病。可又有人去寻源追问,是谁破坏了环境,生态,食物链?又是谁让你染上了病毒呢!
好在,不少的城市人把你当成了孩子喂养。叫着宝儿名,吃上了小灶,节日穿上新衣,经常有人洗澡,领你打预防针,有病吃药看医生,与主人一起相依相伴,相互溜哒,相互解闷。
你很知足,主人的几根骨头,几包狗粮,几寸栖息之地,便让你感恩戴德,用一生去回馈守候。你是人类的朋友,值得人类去珍惜拥有。
看过该片的人,都说《忠犬八公》很爱哭,即便是导演在许多场景避免了过于煽情,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狗未了情,依然会戳得人眼泪止不住地流,剧场许多的人依然哭成了狗。
六
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城市的飞速发展。跨江大桥代替了缆车,三峡移民搬进了新居,棒棒消失,物联网互联网崛起。斗转星移,连至亲的家人也渐渐接受现实,远赴他乡开始新生。
唯有固热的你,依然守着一份初心,一份最纯朴的赤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盼旧人风夜归来!
倾其一生,在废墟中坚守,那是对生命的无限忠诚。写到这里,我无以为言,还是以影片的结语来收尾吧:谨以此片献给一生都在等待和陪伴我们的它!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