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每一只宠物都是我们身边的天使 宠物是我们天生的心灵导师

时间:2024-04-19 23:36:00/人气:228 ℃
写在前面

可能很多人还未察觉,源自宠物身上的伟大力量。虽然宠物的世界里只有你,你是他的一切,但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与他们的相处中,得到了抚慰和治愈呢?所以,我们与宠物的关系,难道真的单纯的只是养育和被养育吗?

今天一犬一话,就想和你们深入探讨一下,宠物对于我们的意义,宠物在精神层面对我们的重要帮助。

・・・・・

作者:水母 / 心理咨询师

编辑:扬羽

・・・・・

只要人类踏足过的地方,就有宠物,然而人们养宠物,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实用目的。

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的猫奴一边抱怨自家猫咪没有良心,对他们爱答不理,却又一边疯狂晒图,为他们激情消费,对他们爱得死心塌地。这样的情况其实古已有之。

出身“养猫世家”的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艾比盖尔·塔克,为了弄清人类对猫咪为何如此着迷,查阅文献,组织探访,深入科研,最终写就了严谨却又不乏趣味性的《人类吸猫小史》。

其实对人“若即若离”,便是猫猫的魅力所在,而狗狗则以“忠心耿耿”的品质被人们称赞。

但除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之外,猫与狗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绝招”。

盖尔·塔克曾在《人类吸猫小史》中写道:“猫的体重、体形跟人类婴儿相差无几,这很容易唤起人类的爱怜之情。”。

他所说的“唤起爱怜之情”,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

01 宠物帮我们意识到真实的自己

“移情”是传统精神分析的一个术语,指将对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过多地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

而在对于宠物的“移情”中,我们更多地是将“依恋”这样的情感投射在了宠物身上,将他们当做了我们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只是在与宠物的关系中,看似是作为“孩子”的宠物更需要我们,但实则从精神层面的意义来说,却是我们更需要宠物。

为什么这么说?那我们要从“依恋”这种情感讲起。

什么是依恋?

依恋,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为什么会出现依恋?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

二战期间,许多儿童成为无人照料的孤儿,鲍比发现这些进入孤儿院的孤儿虽然在身体上得到了看护,但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他从孤儿院中由于母爱剥夺等因素导致的孤儿的心理障碍的关注开始,在生态学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之父——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依恋行为是与原有依恋对象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幼儿不能自己生存,而需要依赖于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依恋”让我们免于感觉无助与生命的无意义。

依恋的三种模式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各不相同,因此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三种依恋模式。

▼ 安全型依恋模式

孩子的需求通常能被照顾者注意到并及时满足,从而获得安全感。拥有这一类依恋模式的孩子,能以更为轻松、友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照顾者,可以轻易地、不易察觉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以展开自然、流畅的交谈。

▼ 矛盾型依恋模式

孩子得不到稳定的看护和安抚,故而缺乏安全感,对照顾者时而亲密时而疏远,表现为矛盾行为。拥有这一类依恋模式的孩子,在与照顾者分离时,会感到悲伤和恐惧,照顾者归来时,又可能驱逐对方。

拥有这类依恋模式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因内在不稳定而陷入困惑,尤其是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会遭遇挫折,时常陷入既渴望亲密又害怕亲密的矛盾状态。我们看到的某些言情剧的男女主,便是这样一种依恋模式,恋爱时表现为“作天作地”。

▼ 回避型依恋模式

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经常被照顾者忽视或被冷漠对待。拥有这一类依恋模式的孩子,倾向于与照顾者保持一定距离,压抑自己的需求,不轻易表达情绪和感受,以免被照顾者伤害。

拥有这类依恋模式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分离的自我,人际沟通模式以“超理智”为主,只讲道理,压抑感情,性情冷淡。但内在仍有无法意识到的建立感情的需求。

所以,也就是说,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过程,会形成双方默认的内部模型,这种内部模型是幼儿建立有关自我与他人概念的原型。因此,童年的经历,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父母及自己。

有证据表明,这些关于自我和父母的模型一旦建立,就会维持下去,在潜意识层面运行。故而童年的依恋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将来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安全型的依恋模式,让我们能“读懂”自己和他人。而不安全的依恋,特别是矛盾型依恋模式,很有可能是出现分裂样人格、病理性自恋等等人格障碍的一个诱因。

02 如何改变自己的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往往是我们童年的一个反射,因此想要在成年后做出改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并非不可以实现。

那如何才能改变呢?答案是建立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

什么是亲密关系?

我们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并且是动态的。

比如此时你关注的是你和上司的关系,而下一刻当客户前来拜访,你关注的便是你和客户的关系。凌驾于这些动态关系之上,始终不变的,便是亲密关系。

任何时候,你都最为在乎的,便是你的父母、爱人、孩子……他们和你的关系置身于人际关系的核心圈内。

可以说,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关乎着爱与被爱的主题。良好的亲密关系就是获得幸福感的前提。

怎么建立亲密关系?

想要建立亲密关系,首先就要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父母间的亲密关系究竟拥有怎样的内涵。此外,在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在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中透彻、深入地了解自己。

也就是说,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是,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活出自己。

如何改变我们的人际交往模式?

如果你还处于单身状态,或者正要步入一段亲密关系,那么与宠物相处,便是一个意识到自己依恋模式并改变它的完美契机。

之前所说的“移情反应”,帮助我们与宠物建立了一种紧密的情感连接。宠物被代入为“孩子”的角色以后,我们对待宠物的方式,很多时候就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这是一种行为模式的“代际遗传”。

这一过程帮助我们将这些经历呈现在意识中和具体的行为里,所以养育宠物的过程,与宠物相处的时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从而让我们将真实自体中的积极部分和消极部分整合起来,和自己的经历达成和解,拥有接纳自己和改变自己的能力。

在这一改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识别“假性自体”。

伪装自己的代价

“假性自体”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提出。“假性自体”的根源来自早期的镜映失败:

“一个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执行婴儿的全部要求,因而她不断地错过婴儿的表情;相反,她给出自己的表情,让婴儿顺从。这种婴儿方面的顺从是假性自体最早阶段的迹象,出自于母亲无力理解婴儿的需要。”

面对养育者的侵入或失败的照料,儿童所拥有的最好防御机制就是构造一个假性自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我伪装。

假性自体帮助婴儿学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取悦母亲,适应环境,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是儿童对母亲的顺从会导致儿童与自己的核心情感保持一种隔离状态,并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因此,发展出“假性自体”的代价,就是需要动用和耗费大量的生命能量。

假性自体塑造得越完美,生命中维持自发性的能量就越匮乏。所以我们会观察到,有些非常优秀的学生、社会成功人士反而会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这是因为在耗费了大量的生命能量的过程中,他们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适应环境,他们所成为的不过是“别人希望他们成为的人”。

他们的的内心却很少体会到真正的愉悦和满足,也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绪,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仿佛活在真空的环境里,缺乏生命的真实感与自发性,体会到强烈的无价值感和空虚感。

温尼科特用“假性自体障碍”来表述这一心理病理的特征。所以,为了避免这样极端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找回真实自我,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建立连接,摆脱“假性自体”。

03 如何唤醒真实的自己?

想要唤醒真实的自己,首先你要做的就是找到真实的自我——这其实并不容易。

与生俱来的真实的你

关于真实的自我,温尼科特认为:

“真实自体源于身体组织的活力和身体自主活动功能,其中包括心跳与呼吸。它是与原初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我们诞生时,我们所拥有的是一个“身体自体”。婴儿的所有动作包括啼哭、手脚的踢动等都被温尼科特称为“自发的姿态”,这就是真实自体的状态,真实自体是可能产生攻击性的。

而这个身体的自体是否能够真实地表达取决于照料者的回应。比如婴儿因为饥饿而哭喊时能否及时得到乳汁。

这些互动的过程,帮助婴儿建立起身体的连接与边界。如果得不到足够好的回应,便有可能在心理意义上造成萎缩、退缩、压抑表达的状态,从而导致不能展现“真实自体”。

如何唤醒内心真正的需求

想要唤醒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温尼科特认为,这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退行”。

“退行” 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应激等状态时,会倾向于放弃已习得的成熟的适应技巧或应对模式,转而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原始、幼稚的行为方式来应对清静,从而降低焦虑。

温尼科特认为,只有通过系统的退行,一个人的真实自体才会表现出来。这一过程要求具备可靠的设置和抱持性的环境。那么宠物的陪伴,就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种退行的可能。

温尼科特认为,“抱持” (holding)不仅仅包括母亲用身体怀抱婴儿,还包括母亲提供一个完整的良好的能对婴儿产生共情的环境。

而“抱持性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在亲子关系里指的是: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种“情感支持”的环境,以减少外界刺激为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抱持性环境”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很多时候,我们把宠物当做孩子,而宠物也会“移情”,也将我们当做孩子来“抱持”。

他们对我们的照顾,在人类的视角来看或许会显得幼稚而可笑,但这种无条件的关注以及努力想要满足我们需求的愿望本身,就是宠物在模拟一种“抱持性环境”。而他们所营造的这种环境,会让我们觉得安全又放松。

很多时候,我们对着宠物自言自语,或者在宠物面前肆无忌惮地表现出一些无人状态下才会产生的行为,就是在实践退行。只要发生退行行为,就已经开始了治愈过程。

在这极度安全的环境中,被满足需求,或者自我觉察,都能帮助我们寻求平衡与整合,得到正向、良好可复制的体验,寻求精神层面的平衡与整合,与“真实自体”建立连结,与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建立连接,打破隔阂感,让过多聚集在假性自体的生命能量回归到心灵深处,从而实现自我的治愈。

如今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对置身于社会化熔炉之下的都市人来说,陀螺式的工作节奏已经压榨得我们精疲力竭,鲜少有时间或心力停下匆忙的步伐,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和早起的依恋模式。

即便能觉察到问题,也只能在叹息后简单归结为“这都是命”,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父母,无法选择原生家庭。

所以在认命之外,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己。

而改变自己所孕育的能量,需要一个稳定的“容器”来孵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宠物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的容器,他们就是我们天生的心灵导师。

与宠物相处,我们时常会发现,当我们给予时,同时也会获得他们无条件的帮助。

他们从不居功自傲,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源于爱的本能,而企图理解,企图满足,那一双始终注视着你的眼睛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所以,如果你自觉自己的依恋模式是有问题的,那么不如就养一只宠物吧。通过他们来发现真实的自己,也通过他们来进行疗愈。

相信我们从宠物身上获得的疗愈,会使我们的灵魂丰满,使我们悦纳自己,也善待他人。

・・・・・

References:

1. 唐聘华.《猫为什么能“驯化”人类》.文汇报,2018-07-9(W05)

2. 艾比盖尔·塔克. 人类吸猫小史[M].黄竹沁.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3. Winnicott DW.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C].London: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1965:145.

4. 翰·鲍比.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M].余萍 刘若楠.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7.139-140

・・・・・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