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张景明讲心血亏虚症状:健康科普堂,养阳

时间:2024-06-21 00:45:31/人气:205 ℃

从立冬起,天气从秋季的收敛转为冬季的沉藏,万物蛰藏,北方开始“猫冬”。中医学认为天气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体的阳气也与天气的生长化收藏一起,具有四季的变化。从立冬开始的冬天三月,正是收藏阳气、保养精神的好时机。

一、冬藏“养阳”

立冬开始,阳气蛰伏,阴寒之气开始主令,人体毛孔闭合,阳气沉藏。到小雪节气,天地阴阳之气不能交汇而闭塞,真正的冬天就到来了。以后随着大雪阴气积聚,冬至后阴气到达最盛而阳气始生,但小寒、大寒仍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此时养生应当注意保养阳气,起居应早睡晚起,与外界太阳相呼应,不要再要风度不要温度,居于温暖的处所,以免发泄冬日宝贵的阳气。加衣之时,不要一次就加得极厚,只要不觉得凉就可以了。老人尤其不要冒触寒风,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呼吸和心脑血管疾病。整个冬季都应当以闭藏阳气为主,运动以午时日中阳气隆盛时为好,不宜过量运动以免阳气发泄太过。

保养阳气应当注意后背、关节、头部、脚部等四个重点部位。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主一身之表,因此在天气晴和时可在午时之后出去晒晒太阳,让后背温暖,太阳经气循行畅通,以保养阳气。关节是经气汇聚之处,一般是合穴所在,也是神经血管筋脉丰富的部位,保护好关节有利于阳气的输布。头部为诸阳之会,阳经交会于此,且处于人体巅顶是风邪易侵袭的部位,做好头部保暖可有效抵御风寒。脚部是阴经的起始部位,足下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而肾主一身阳气,做好足部保暖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对于由于天气变化而感到肢体寒冷、手足不温的人,可用艾叶泡脚,如有少腹冷痛则可加吴茱萸、小茴香适量同泡脚。需要注意的是,吴茱萸有小毒,应用中不可过量。

冬季寒水主令,又往往间杂风邪。所以患有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病的人应当注意保护阳气。而有中风病史的患者也要注意不要因内外风相引而发病。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桂枝、薤白、生姜等辛味药温通阳气,通过人参、茯苓、白术等甘味药温补中气,通过五味子、芡实、金樱子、覆盆子等酸味药敛固阳气。由于肾应于冬,肾旺则心肺气衰,故而也可酌进苦味之品以益心肺,同时还可制温阳类药的刚燥之性。

二、心病通阳

中医学概念中的“心”可参考《素问·六节藏象论》里的说法:“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冠心病与中医“胸痹”、“心痛”病的表现相似,其病机属本虚标实。胸背引痛遇寒则发属寒邪,胸闷者多属痰浊,痛处固定不移者多属血瘀,窜痛胀痛或气逆者多属气滞,痛剧者多属毒邪。有气短、乏力、懒言、纳呆表现者属气虚,畏寒肢冷者属阳虚,心悸寐差者属神虚,伴口干五心烦热者多属阴虚。各种病理要素往往同时体现在同一患者身上。

研究表明,寒邪、痰饮、气滞、瘀血、诸虚是冠心病主要的病理要素,情志和气(阳)虚贯穿病程始终。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因此冠心病患者更要注重养生保健。

在起居方面,《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因此,冬季养心应当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对血管的刺激,待日出阳气生发后再适量运动。

在饮食方面,安养心神要调和脾胃,这是金元四大家中李东垣提出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心病的食养有三禁三宜。一禁过饱伤正,“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过多,吸烟嗜酒,饥饱无度,吃得太油腻和太甜都于心血管健康不利;二禁咸,《灵枢•五味》说“心病禁咸”,钠盐摄入过多引起血压升高已成为常识;三禁醉酒油腻,《内经》中提到“以酒为浆”会使人“年未半百而衰”,又说“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三宜中,一宜食辛滑温通之品。“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麦为心之谷,可以养心气;羊肉可以温补阳气,心为阳中之太阳;杏味为苦,而“心病食苦”;薤白味辛,辛滑之物可以通利上焦阳气。二宜食酸,“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这是由于木能生火的缘故。”三宜顺应心脏象苦欲补泻,如“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此处的“咸”不是口味,而指芒硝、珍珠母、牡蛎、鳖甲、龟甲等咸味药。当然,宜心之品也不能多吃,比如“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这与“饮食有节”的道理是一致的。

在运动方面,心病的运动养生要注意不可不动、不可大动,以“不作劳”为度,避免劳累,根据个人的体质、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动养方式。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通行阳气。五禽戏中熊戏有“摇头摆尾去心火”之效,这是由于心肾同源,心火下降,肾水上济,可以交通心肾。该法对颈椎病、腰椎病也有益处。

在调畅情志方面,养心首先养神,预防心病要做到调畅情志,心态平和,心静方能气清,气清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神藏而不妄耗,则心本身也得到了休养。这其实也是现代“心理平衡”理念的体现。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而加重,秋冬季节阳气收敛往往带来负面情绪,因此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心情舒畅,正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三、脑病潜阳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是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病机,因此生活中要注意这些问题的发生,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更要重视冬天阳气的潜藏。

在食养方面

气虚不复者食用参苓粥,取党参30g、茯苓15g,生姜6g,水煎去渣留汁,入粳米100g煮粥,临熟时下鸡蛋1枚及盐少许,继续煮至粥而成。常食此粥,能健脾益气。

血虚不复者可用龙眼枣仁饮, 取龙眼肉、炒枣仁各10g,芡实12g,水煎服。也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30g,羊肉250g,生姜30g,炖服。又可用乌鸡汤,取雄乌鸡若干切块,陈皮3g,高良姜3g,胡椒6g,草果两个,加葱、醋、姜炖熟,连汤带肉食之。

肾虚不复者可食用枸杞子粥,取枸杞子30g,粳米50g,红糖、蜂蜜适量。先将粳米加水煮成粥,再将枸杞子煮沸拌和即可。食用时加红糖、蜂蜜。

瘀血不复者可用桃仁粥: 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100g煮粥,粥熟入精粉2g,红糖50g而成。

气虚血亏、肾精不足者可用黄芪猪肉羹 ,取黄芪30g,大枣10枚,当归10g,枸杞子10g,瘦猪肉100g,精盐少许。先将猪肉洗净切薄片,与黄芪、当归、大枣、枸杞子一并入锅,加水适量炖汤。肉将熟时,加入少许精盐调味而成。食肉喝汤,可常食之。

痰热互结而致瘫肢拘挛,不得屈伸,大便秘结,言謇,口苦烦躁,苔腻者,可用薏苡仁粥,每次取薏苡仁30g,冬瓜子15g,先用水研冬瓜子取汁,后将薏苡仁捣碎,入汁煮粥,空腹食之,早晚各1次。

肝肾亏虚, 痰瘀留滞者可用羊肚粥,每次取用羊肚1具洗净,粳米100g,姜、葱、豉、椒、蒜五味适量。先将羊肚切成大块与粳米煮粥,下五味调适,空腹食之。

在动养方面

应结合个人情况,加强体育锻炼,以利阳气运布,安未受邪之地。可经常进行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体育运动,适当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艺活动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

在起居方面

平时宜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饥饿劳作,忌暴饮暴食,忌食肥甘厚味、辛香炙烤之物;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适当增减衣服,防止外感;节制房事,养精护肾。

在药养方面

风阳上扰者,用潜阳熄风煎加味。药用羚羊角、珍珠母、龟甲、天麻、葛根、玳瑁、生槐花、天竺黄、生地黄、秦艽、胆南星,水煎服。

肝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便干便秘者,加肉苁蓉、阿胶、胡麻仁。一般服至症状消失,减量,再巩固一段时间为宜。

痰浊阻滞者,用化痰通络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郁金、天麻、白术、陈皮、丝瓜络、旋覆花。用量一般取常用量直至症状消失为止,改服人参健脾丸巩固。

肾虚血瘀者,用补肾活络汤加减。药用何首乌、枸杞子、益母草、麦冬、白蒺藜、黑豆、丹参、黄精,用量不宜太大,至症状改善后,改服丸剂调治。

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生黄芪、生白术、当归身、川芎、红花、党参。每月服药10天为一个疗程,渐至症状消失,再巩固一段时间为宜。

【本期专家】

李涵,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五部部长,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在职博士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才,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入选沈阳市健康教育知名专家库。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