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三里啥意思,三里不同音一村多方言

时间:2023-09-24 18:51:33/人气:111 ℃

泉州网6月14日讯 (记者 周湖健 赖小玲 通讯员 林进辉 陈小燕)行走在泉州市区人来人往的西街,除了听到南腔北调的普通话之外,你也许还经常会听到熟悉的闽南话及来自全国各地方言。而万一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个陌生路人感兴趣,只要有勇气上前和他交谈几句,或许就能通过了解他的语言,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他某些个人基本信息。

如今,方言的重要性,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它不仅是个人文化身份的认证,更是故乡的胎记。

“你们都算是泉州人,为什么他说的方言,你会听不懂呢?”时至今日,不少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这其中,泉港就是个典型。如果你到过泉港界山镇,你或许会发现,这里虽然属于泉州,却通行莆仙语系,就连有些风俗都和莆田仙游一样。而这,不过是泉港区方言多元,传承独特的一个缩影。

在泉港的不少乡镇,呈现出了“三里不同音,十里不通俗”的特点,不仅有只隔了一条路,村与村之间方言就各有不同的情况,甚至还有“一村多方言”的现象存在。虽然彼此之间是老乡,却说着不一样的方言。日前,记者深入泉港区各乡镇,考察了当地独特而有趣的方言现象。

山腰镇新宅社区山前自然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讲述村里方言的历史

村里老人讲述关于古井与村里方言的传说

传习上古汉语 一村多方言

说起一个地方当地的方言,就不得不提其地理区域位置。从地理上看,泉港的分布区域有其特殊性。“泉港独具过渡性地貌,它位于福建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南面与通行闽南方言的惠安县接壤,北面则同通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相连。”泉港区方志馆副馆长陈小燕向记者介绍道。而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地貌特点,长此以往,导致泉港区内方言存在闽南语系和莆仙语系的过渡性特征,并保存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征。比如说,在泉港樟脚村,时至今日当地方言依然称母亲为“媪”,这个字其实就是上古汉语的用法。这是汉朝时期刘邦母亲的名字,当时汉高帝刘邦命令全天下人称呼母亲为“媪”。在宋朝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亦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从总体上来概括,依据历史民俗和地理位置,目前泉港区的方言特征大致可分为三大块:首先是闽南语系,主要分布在涂岭镇的绝大部分村和山腰、前黄两个镇;其次是‘头北话’,主要分布在后龙镇、南埔镇和峰尾镇;最后是‘顶路话’,基本接近莆仙话,又融入‘下路话’某些成分,主要分布在界山镇和涂岭镇北部靠仙游县的自然村。”陈小燕说。但最有意思的是,从泉港区缩小到一个镇,甚至是一个村中,都存在着多种方言的有趣现象。“比如,在涂岭镇白潼村,隔着一条路,一边说莆仙话,一边则说闽南语……”陈小燕举例道。

2016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副教授陆露曾与泉港区委史志室合作对“头北话”进行了较为系统、翔实的调研。根据她的研究,泉港区原辖域属泉州府,位于惠安县的最北边,故而一直有“头北”(“头北”即有最北方之意,海外的习惯称谓)之称。此块地域恰与莆田仙游相交,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背景,使泉港地区的人民在生活、交通、经济等方面与惠安、仙游交流频繁,互相影响并互相交融。方言上亦形成泉州闽南、莆田莆仙两大方言带间过渡的独特性语言,即“头北话”,又叫泉港话、下路话、惠北话,主要分布在南埔镇、后龙镇、峰尾镇一带。其中又以南埔、后龙的内部一致性最强,本地人即以此为泉港方言的典型代表。“头北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自成特点,与惠安话和莆仙话各有区别,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不仅如此,“头北话”甚至早已经漂洋过海,传到了台湾地区。“据相关族谱及史料记载,最迟自1742年,即有泉港头北人自原乡迁徙至台湾,或聚宗姓、或聚乡亲而居,形成许多与泉港头北人血脉相连的同宗聚落。通过目前初步访谈、查阅谱牒资料调查得知,在台湾的头北人约有4.3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沿海一带。”陆露说。

村民向记者介绍村里的历史变迁

颇有传奇色彩的古井

“井”“巷”传说颇有趣味

记者来到了山腰镇新宅社区山前自然村。据说,这个村正是泉港地区“三里不同音”“一村多方言”的典型体现。“我们村目前总共大约有1300多人,其中有姓庄的大概800多人,姓程的有500多人。虽然都是一个村的,但通行的方言却有两种,主要是按照姓氏的不同来区分:姓程的村民主要说‘头北话’,而姓庄的村民则主要讲闽南话。”新宅社区居委会主任唐双平告诉记者。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这或许可以从地域和历史上来找原因。据了解,早些年的时候,村中程姓村民主要居住在靠北面,靠近后龙镇,后龙镇的主要通行“头北话”;而庄姓的村民则普遍居住在靠南面。另一方面,据记载,程姓村民的祖上,早年是从安溪迁移过来的,而庄姓村民的祖上则是从永春过来的。

山前自然村老人协会副会长程兴枝今年75岁,从出生直至现在,他一直生活在这个自然村。对于这些年来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他颇为了解。他向记者介绍道,之所以村里存在两种姓氏,通行两种不同的方言,其实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关于井的说法,另一种则是关于巷子的说法。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约有一米多长的两口方形井。“这两口井可不简单,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在我们村里,姓程的吃北边井的井水,所以讲‘头北话’,而姓庄的吃南边井的井水,所以讲闽南话。”老人笑着说道。

随后,记者来到了村中原被称为“公馆巷”的旧址。传说中,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曾经是熙熙攘攘的街市,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而如今,这里除了两栋颇具闽南特色的大厝,再也看不到关于当时街市的痕迹。“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以巷子为界,原本住在这条巷子北面的姓程,讲‘头北话’,而南面的则姓庄,则讲闽南话。”

一巷之隔,却通行不同方言

传说中“公馆巷”的旧址

祖上有约 和平共处

虽然都是同村人,却说着不一样的方言。是否会引起诸多不便?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日常生活中,双方是否能够互相听得懂对方的语言,进行正常的沟通呢?“祖祖辈辈在一起生活了多年,尽管都说着不同的方言,但村民彼此之间还是能够听得懂对方所说的话。日常沟通交流,并不存在问题。”新宅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庄水军告诉记者。在记者的要求下,一位名叫程文才的村民,分别用闽南话和“头北话”说了“你吃饭了吗?”这句日常生活用语。在这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当地人所说的“头北话”和闽南话在语音语调上,有所区别,但只要多加留心,再结合肢体语言,其实还是能进行沟通的。

更有趣的现象是,记者发现号称在日常说闽南话的庄姓村民,所说的闽南话,似乎也夹杂了不少“头北话”的语音语调,与泉州市区人所说的闽南话,有较大的差异;而日常说“头北话”的程姓村民,所说的“头北话”里,也夹杂了不少闽南语的味道。如果根据语言学家叶蜚声、徐通锵中《语言学纲要》的定义,这或许就是“语言接触”的典型表现。而“语言接触”的最终结果是,在两种语言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与融合,最终将会产生一种新的语言。未来,这里是否会产生出一种新的融合性语言?这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早年的时候,姓庄的一开始刚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姓程的村民都感到不安,担心受到欺负。当时姓庄的村民见状就主动立下了规矩,今后两姓氏的人在一起生活,要相互照应,绝对不可以欺负对方。”程兴枝说。在当年老祖宗的约定下,大伙尽管姓氏不同,甚至连语言都存在差异,但经过了多年的相处,还是在一起和平共处,直至今日。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