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方案,乌鲁木齐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时间:2024-03-06 02:06:24/人气:438 ℃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乌鲁木齐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图为今年8月,游客在板房沟乡一家民宿游玩。 (资料图片)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玲)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对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乌鲁木齐市以落实乡村振兴为契机,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牧区发展条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织牢政策兜底的密网 为“三农”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乌鲁木齐市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解决相对贫困。统筹城乡脱贫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工作,强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的城乡对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形成统筹城乡融合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

2016年,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合二为一”,启动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经开区(头屯河区)两河片区管委会马家庄子村村民沙比拉西患有白内障,今年10月,他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恢复往常。

住院期间治疗花费了16000多元,医疗保险报销了9000多元,获得医疗救助6800多元,个人仅支付了800元,家庭压力大大减小。

不断完善报销制度,有效遏制因病返贫。乌鲁木齐市还因人施策,兜底补短,从根子上阻断贫困蔓延。正在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乌鲁木齐市就继续执行脱贫攻坚主要政策,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现贫困人口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针对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将临时性、超常规的扶贫政策,调整为常规性、制度化的政策。同时,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扶贫合力。乌鲁木齐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防贫措施,继续完善重大疾病生活保障、教育专项救助、民政帮扶救助,设立防贫保险、产业就业扶持、社会力量防贫等,形成整体性机制,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达坂城区苇兰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养鸡场,喂料、喂水、清粪、控温都是自动化控制。合作社负责人马卫东,从2012年修建智能养鸡场,如今已建起7座鸡舍,年产28万只鸡,每年盈利110多万元。

米东区柏杨河乡柏杨河村的草莓种植基地,一年四季都有草莓成熟,既能订单销售又可以自主采摘。负责人路海全说,大棚培育了20多种草莓,全部实现有机种植。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乌鲁木齐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步迈进,“特色兴农、品牌强农、改革富农”的思路更加清晰。

结合《乌鲁木齐市乡村振兴实施意见(2018-2022)》要求,乌鲁木齐市在调整农业结构力度时,将加快发展菜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目前,全市共有22个乡镇,174个行政村。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的北部、南部、东部,构建三角形组团式空间布局。

乌鲁木齐市以各乡镇独有的资源为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如牛羊肉、稻米、优质特色蔬菜、果品等。

同时,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乌鲁木齐市还不断培育新的产业业态,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让食品加工、旅游、电商、健康养生、会展等二三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增强现代农业产业的活力。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距离乌鲁木齐市区40多公里的平西梁村,村内黄墙红瓦的农家宅院错落有致,旅游民宿集群让人眼前一亮,漫步在穿村而过的柏油路上,安静又惬意。

日前,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的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榜上有名。

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的提升,让越来越多游客走进了平西梁村。2018年该村年接待游客49.1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27277元,其中,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19095元,占人均年收入70%。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乌鲁木齐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在两居建设中节约土地用于绿化的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成为“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东湾村,刚刚获评“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的达坂城西沟乡……

近年来,落实《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结合“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项目,乌鲁木齐市以建设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实施了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发展环境等。

乌鲁木齐市还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通过赎买、租赁、置换、协议、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加强草场生态保护,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同时,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探索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等。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激发致富增收内生动力

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镇联合燕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刘复均,是镇里做有机蔬菜的带头人。

从2011年刘复均打造有机蔬菜基地开始,他就一门心思研究有机种植。上网查资料、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不断摸索出一条有机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如今,合作社里种植的120多种农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也提高了产品销量。

像刘复均一样,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他们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的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也为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动了更多农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目前,乌鲁木齐市已培训农民经纪人超过2.2万人,全市7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管理人员都参加过培训。“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

扶贫先扶智。*********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乌鲁木齐市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同时,乌鲁木齐市开展乡村人才示范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带头人和农村电商人才,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训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

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 解决了“谁来种地”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村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输送血液,发挥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