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炎症性肠病包括哪些专家共识?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干预新方向

时间:2023-12-06 23:30:07/人气:432 ℃

肠道菌群越来越火,火到什么程度,图来说话!!!

这把大火烧到了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最近又烧到了表面上看似没什么联系的骨关节上面,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骨关节炎的炎症性联系,该项研究发表在《JCI Insight》上。越来越多的疾病临床研究都发现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相关性,or直接or间接。这期主要和大家分享与肠道菌群最直接相关的消化系统炎症性肠病相关性内容。

消化系统从口腔延续到肛门,负责摄入食物、将食物粉碎成为营养素、吸收营养素进入血液,以及将食物的未消化部分排出体外。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还包括一些位于消化道外的器官:胰腺、肝脏和胆囊。肠道菌群主要位于下消化道结肠及直肠中,因此肠道菌群与消化道的关系最为密切,几乎所有的消化道疾病均与肠道菌群有着相关的联系,其中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消化不良(FD)、结直肠癌、慢性腹泻便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硬化、胰腺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尤为火热。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IB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在易感基因的基础上,由环境等因素促发体内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受损所导致的炎症反应,由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共同参与。2016年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机体中两种缺陷性基因(NOD2和ATG16L1基因)和一类有益细菌(脆弱拟杆菌)释放的信息及炎症性肠病之间的关联。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存在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激活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能造成免疫失衡。研究表明,IBD患者中肠道细菌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其肠黏膜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 肠道有害菌群的增加会导致肠道的内环境紊乱,影响病情的进展和加重。IBD患者肠道菌群的构成及代谢在各病程发展阶段中的变化有明显差异,说明IBD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十分不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无菌无炎症:首先,肠道菌群的存在是IBD发病的必需因素。Madsen等探讨了先天性IL-10缺陷小鼠肠道通透性增高与肠道炎症的关系,基因缺陷小鼠置有菌环境中2周龄时,肠道通透性即有增高,但尚无肠道损伤,肠黏膜内TNFα、IFNγ浓度已开始增高,肠道通透性增高与这两种细胞因子浓度相平行;而基因缺陷小鼠置于无菌环境中,肠道通透性正常。另一方面,粪便转流会导致肠黏膜炎症反应减轻甚至黏膜愈合,而肠内容物再次输注会激发炎症。上述研究均表明,肠腔菌群出现异常是肠道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肠黏膜损伤的必要条件。

(2)宿主-肠道菌群免疫反应: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是IBD发病的重要因素。Duchmann等发现,活动性IBD患者炎症肠段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自身肠道细菌裂解液共育后可发生强烈的增生反应,分泌大量细胞因子IL-2、IFNγ等;而正常人肠道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对自身肠菌裂解液共育不发生增生反应。表明IBD患者自身菌群的平衡被破坏,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高,肠腔内抗原和内毒素等促炎物质进入肠黏膜固有层诱发免疫反应。

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多项UC患者临床研究已被证实其肠道菌群失调、菌群多样性降低。较正常人相比, UC患者肠道黏膜上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以梭菌纲为主) 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的细菌数量明显降低,变形菌门、酵母菌属、肠球菌属、拟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及梭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加;此外, UC患者在不同病程肠道菌群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活动期UC患者较缓解期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及消化球菌的菌群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小梭菌菌群数量显著增加,缓解期UC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较拟杆菌菌群数量降低明显。

由此可见,国内外研究均证实了UC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的存在显著差,肠道菌群失调,主要体现在优势菌数量减少。但由于样本采集方法、检测手段及人种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针对U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结果仍存较大差异,各菌属的变化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就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的一致观点认为UC患者肠道中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及小梭菌数量增加,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数量减少。

C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研究发现,相比UC患者,CD患者的肠道菌群构成与正常人的差异更明显,其主要表现在厚壁菌门数量减少,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以肠杆菌属为主)、巴斯德菌属、韦荣球菌属和梭杆菌属数量增加,厚壁菌门中的球形梭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普拉梭菌属、丹毒丝菌属和梭菌属减少。

从CD活动性来研究肠道微生物,研究发现活动期CD患者肠杆菌和酵母菌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下降;而缓解期的CD患者双歧杆菌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并得出大肠杆菌/志贺氏杆菌比值与肠道炎症水平呈正相关的结论。

从CD不同亚型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回肠型相较结肠型CD患者柔嫩梭菌属及罗斯氏菌属的菌群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肠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的菌群数量明显增加。

以上不同方向研究均表明C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柔嫩梭菌属、球形梭菌属等)数量减少与条件致病菌(如肠球菌、肠杆菌等)的过度增加,且活动期患者较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现象更为明显。此外,结肠型与回肠型的CD患者之间肠道菌群结构有明显差异。

干预IB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方法


(1)菌群食疗法

中医讲“药食同源”,如果能够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调理肠道菌群,那就两全其美了,影响肠道菌群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饮食,所以饮食干预肯定是有效的并且是风险最低的一种干预方式,但是效果会比较慢,操作起来会比较繁琐,而且没有明确的靶标。配方饮食也许是一个方向,但是这个配方的获得需要研究和数据的支撑。目前最靠谱的一个方式那就是根据菌群检测情况,个性化定制菌群食谱。

(2)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 MEA)是指活微生物口服后影响并改变肠道微环境,是人体自有的、对宿主无致病性的、可定植于肠道并繁殖的、具有抗菌作用、可调节免疫并对宿主代谢活动产生影响的多种微生物。MEA包括益生菌、益生元以及合生元,其中合生元是将益生菌和益生元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生物制剂,他可发挥益生菌活性,也可增强益生菌活性,使益生菌的作用更显著。当前临床常用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乳果糖等。不同种类的MEA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不同,目前没有相关文献对不同种类MEA治疗UC或CD的疗效评价,所以如何有效运用各种MEA纠正IB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达到治疗效果还有待研究。

(3)肠道菌群移植

肠道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向患者肠道移植健康人群肠道菌,改善IB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重建正常微生态的治疗方式。然而,FMT在治疗IBD的过程中,其缓解症状的疗效维持时间个体之间差异性很大。在应用FMT治疗IBD时需要反复多次输入粪便,才能获得长期的疾病缓解且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捐赠者必须进行传播疾病的筛查。FMT可以通过结合胃管或鼻饲管、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或灌肠等途径进行给药,然而选择给药途径是因人而异的,需要量身定制,还需要更深入和规范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及治疗频率。

综上所述,肠道菌群在IB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参与IBD发病的始作俑者和持续因素。IBD患者粪便菌群和肠黏膜菌群的构成及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菌群个体差异较大,尚未发现特征性菌群变化或特异性致病菌。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肠道菌群各菌种的变化,筛选出不同类型的IBD患者密切相关的特异性菌株,研发出新的MEA、制定统一FMT操作标准,发展并优化调节肠道菌群的治疗手段,以期为IBD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学一份知识 保一份健康

▼肠道君周刊【DrGut】▼

肠菌医学领域知识大餐

把时间交给阅读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