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潘天寿画牛 图文,潘天寿画了头收工的牛

时间:2024-01-15 11:26:13/人气:320 ℃

本文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

画马大师徐悲鸿画了8匹马,外加郭沫若题诗,卖了1450万,还没有人家画的一头牛贵,卖了1.6亿,整整贵了10倍。

有人说,一个画马,一个画牛,这个怎么能比?

听起来是不能比,成语都说,“风牛马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这牛和马天生就不能相提并论。

▲图为徐悲鸿的奔马。

其实,这比的并不是牛和马。

这是拿徐悲鸿最擅长的作品,这作品还是成名作,外加外援团郭沫若的题诗,分量够重了吧!结果和人家潘天寿并不是最擅长的作品,而且他画水牛留下了四幅作品,这幅也不是最好的作品,拍卖的成交价却把徐悲鸿的八匹骏马甩出了10条街。

如果就从成交价上来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潘天寿原来最擅长画牛,这个事实却一直被雪藏多年?还是说拍卖市场千变万化,一时的高低差别算不了什么……

▲图为潘天寿画山水的作品。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既然画马大师徐悲鸿最出名的画马作品,价格没有人家潘天寿画的牛高。那么,就找一幅徐悲鸿画的牛来看看。这样两位大师不就有可比性了吗?

这个还真可以拿来比较一下。有些事是需要扯扯。

那我们来看看,徐悲鸿和潘天寿画的牛怎么样?

徐悲鸿和潘天寿两位大师都很喜欢牛。

▲图为潘天寿。

潘天寿因为是农家孩子,从小砍柴、放牛、车水、种田都是他的童年经历。牛对于潘天寿来说,是童年时光中最好的伙伴,尤其放牛的经历让他对牛的习性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悲鸿家里比较贫穷,买不起牛,家里的几亩田,无牛可耕,平时只有帮助有牛的邻居放牛,在耕作时才可能借牛一用。这种放牛的经历既成了他的记忆,也成了后来创作中特别喜欢的题材。

▲图为徐悲鸿画像。

两人在画牛方面,和李可染、齐白石笔下的牛都不一样,他们的牛,或显天趣,或表现吃苦耐劳,而潘天寿和徐悲鸿画的牛,一个突出牛的坚韧倔强,一个借牛来表现当下的农村生活,同时又寄予一种愿望。

潘天寿喜欢画水牛,比如他画了一头耕作完的水牛,静卧水塘里,作品名称也叫《耕罢图》。在题款上,潘天寿就直接表达对水牛的喜爱之情:

“水牛躯体伟硕壮健,性情驯朴耐劳,为农业生产工作者之忠诚战友,至为可爱。”

▲图为潘天寿的画牛作品《耕罢图》。

当时正是“改造中国画”运动的高峰时期,潘天寿身在其中。

画《耕罢图》,一方面源自内心对水牛的喜爱,另一方面,水牛坚毅耐劳的性格,符合当时所宣扬与提倡的品质。

而徐悲鸿画牛,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憧憬。在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中,他就多次借画《牧牛图》来表达此意。构图、造型直接描绘现实,画面朴实自然,注重突出生活的感受。比如《九州无事乐耕耘》,通过瘦骨嶙峋的耕牛和三位老农的疲惫神情和韧劲,来表达三层意思。

▲图为徐悲鸿的画牛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

一是刻画了农民生活辛苦的耕作场景,表达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充满敬意。

二是这幅作品是徐悲鸿抱病为郭沫若画的,画好后,立刻送给了郭沫若。

为什么要给郭沫若画这样一幅画?

因为当时郭沫若出席1951年“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被授予“‘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质奖章”。徐悲鸿一方面是以画庆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和平的渴望。

最关键的一层意思,徐悲鸿以《九州无事乐耕耘》为题,巧妙的用意在于,表明自己和郭沫若都有着一颗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文人之心,以此砥砺,共同为建设新中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图为徐悲鸿的画牛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局部。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让徐悲鸿这幅看似普通的一头在耕地的牛,价值倍增。

在199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九州无事乐耕耘》就创下了当时中国美术专题拍卖的最高价。十多年后,此画再次拍卖,竟然以2.668亿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徐悲鸿作品的价格记录。

同样,也一下子盖过了潘天寿那幅拍卖了1.5893亿亿元的《耕罢图》。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