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山里比较多的蛇都是什么蛇?山东荒野徒步可能会遇到的蛇

时间:2024-06-15 02:46:51/人气:372 ℃

驴友们在户外徒步时,除了担心会遇到野兽外,再就是蛇了。每年都有驴友反馈说在徒步时遇到过蛇。

“徒步时会遇到什么蛇? 这些蛇有没有毒?”是驴友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查阅了不少资料,但遗憾的是,没能找到既权威准确、又详实全面的资料,仅仅山东有多少种蛇的问题,就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有些资料还存在弄错名字、沿用旧名、用错图片等问题。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结合驴友徒步时拍到的一些图片,自己动手整理一份山东野外蛇类清单(陆地),供驴友们徒步时参考。

山东大约有近二十种蛇,除去几种只有在海边才能遇到的海蛇外,驴友徒步爬山时可能会遇到的大约有14种。

1、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

又叫枕纹锦蛇、麻蛇。省内徒步常见的无毒蛇之一,体长一米左右,性情温顺,行动较迟缓,以啮齿动物、鸟类、蜥蜴为主要食物,常见于平原、及低海拔的山地、丘陵。

外观特征:体表有多条纵贯全身的浅色/白色条纹,有深或浅的横斑,山区种类外观偏棕色,平原地区的偏黄色,眼后有黑斑,头后部两块纵行黑斑。腹面黄白色有黑斑点。

2、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

省内徒步常见的一种小型无毒蛇。体长不到1米,爬行迅速,性情温顺,白天活动,以小型啮齿类或昆虫为食。常见于低海拔地区的水域附近或山坡林地。

外观特征:身体细长,头较长,眼大,瞳孔圆形,背面红棕色,脊部有一条镶黑边的黄色脊线,腹面为黄色。

3、双斑锦蛇

双斑锦蛇

省内分布较广,鲁北、中、西、南地区皆有分布。无毒,通常体长1米以内,性格温顺,以蜥蜴、壁虎和鼠为主要食物。常见于平原或山区丘陵地带。

外观特征:头、背灰褐色,有深色哑铃状的横斑纹,身体两侧亦有一列相同颜色的小斑纹,与背部的斑纹交错排列,眼后有一黑带直到口角。

4、红纹滞卵蛇

红纹滞卵蛇

原名:红点锦蛇,俗称:水蛇。一种小型的半水栖无毒蛇,通常体长在1米以内,主要生活在河岸、溪流、池塘边,以蛙类和小鱼为食。之所以名为“滞卵蛇”,是因为它是卵胎生蛇类。简言之,就是它的繁殖过程没有“产蛋-孵化”的程序,而是直接生出卵膜包裹着的小蛇,小蛇挣脱出卵膜就可以自由活动。

外观特征:头、背红褐色或黄褐色,头背有3道棕褐色或橙黄色“∧”形斑;体背前段有4行黑点,逐渐连成4条黑纵线达尾部,4条黑纹之间为3条浅色纹,正中的一条呈红褐色,两侧两条为灰褐色;腹面黄棕色,密缀不规则的黑色小方斑。有些色变个体其黑色部分变成褐黄色。

5、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

也叫黑眉曙蛇、俗称:菜花蛇、家蛇、秤星蛇,最大体型在两米上下,属大型无毒蛇,以啮齿动物、鸟类、蜥蜴、蛙为食。常见于房前屋后、丘陵山区,林区的可至海拔3000米,山东各地皆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此蛇脾气较差,受到惊扰时,会竖起头颈,发出剧烈的喘气声,并作出攻击之势,比较吓人。

外观特征: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斑纹延伸至颈部,状如黑眉。体背土灰色或棕灰色,身体中前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形似秤星;中段往后斑纹渐隐,而两侧有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腹部灰白色或浅灰色,腹鳞两侧具黑色块斑。

6、团花锦蛇

团花锦蛇

较稀有的一种中型无毒蛇,成体长1-1.5米。外形有点像蝮蛇,性暴躁,受惊时头呈三角形,常被误认为毒蛇。主要捕食蜥蜴、鼠类和鸟卵。常见于山区河谷地带的石头下、草丛中及植被不多的沙壤土山上。

外观特征:身体黄褐色,体背及两侧有3行暗褐色的椭圆形斑纹,眼后有黑斑可达口角,腹部浅黄色,具不规则的淡灰色斑点。

7、赤峰锦蛇

赤峰锦蛇

俗称:乌松、黑松、虎尾蛇,无毒,体长1.5-2米左右,体型粗大长圆,善攀树,性温和,以啮齿类、小型哺乳类、鸟类以及卵为食。主要分布在鲁北、中、南地区的平原、山地丘陵的乱石杂草及灌丛中。

外观特征:体背棕灰色,前段无斑纹或浅色横斑,从中段开始具有黄横斑,两侧呈不规则分叉,体后段及尾部具有明显的黄色横斑。腹面浅黄或鹅黄色,间杂有黑色斑点。此蛇幼体和成体体色不同,幼蛇有显著的横斑,成长过程中,身体前半段的横斑会逐渐褪去,后半部分的横斑会逐渐加深,形成类似“虎尾”的斑纹。

8、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

省内体型最大的蛇之一,无毒,通常体长1.5-2米左右,体型粗大长圆,善攀树,性温和,以啮齿类、小型哺乳类、鸟类以及卵为食。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地多乱石杂草、灌丛中。

外观特征:背面棕黑色具光泽,自颈部至尾部有约占1~2枚鳞宽的窄横纹22~28个,颜色随产地不同差异较大。棕黑锦蛇与赤峰锦蛇的幼蛇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赤峰锦蛇曾是棕黑锦蛇下的一下亚种,一直被当做是一种蛇。

9、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

因其身体前段有红、黑相间的色斑,颈背中间有纵向浅凹槽而得名。民间也叫“野鸡脖子”,是亲水性小型毒蛇。因其牙在口腔后部且不与毒腺相连,即使被咬一般也没有危害,所以过去一直将其归类为无毒蛇。通常白天在离水近的地方活动,主要以鱼类、蛙类为食,对户外爱好者没有危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蛇在受惊扰时会膨大颈部,立起身体与人对峙,只要人不主动攻击,它们通常会在对峙后悄悄溜走,以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10、赤链蛇

赤链蛇

中小型无毒蛇,性温顺,爬行缓慢,不主动攻击人,北方地区的赤链蛇体色更红且个体更小,很少有超过 1 米的个体。在受到威胁时,攻击性较强,头常缩成近似三角形,加之体色鲜艳,常被误认为是毒蛇。赤链蛇是一种食性非常广的蛇,主要捕食鱼、蛙、啮齿动物和鸟,常傍晚出没于水源地附近。

外观特征:体黑色,具红色窄横斑。

11、乌梢蛇

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剑脊蛇,体长约1.5-2米左右,属体型较大的无毒蛇,也是亚洲爬行最快的蛇之一。主要以蛙类为食,也捕食鱼、蜥蜴等,常见于田野间,路旁杂草中、水边或庭院附近。乌梢蛇的视力极佳,常常高举头部在水边寻找猎物,一遇到人等其他动物就迅速逃窜。此蛇的干品是一种著名中药,蛇皮曾是京胡与京二胡的专属用皮。

外观特征:乌梢蛇眼睛大而亮,背部绿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背中央2-4行鳞片有明显的棱状突起,形成两条贯穿全身的黑线,达体中部后渐消失。

12、王锦蛇

王锦蛇

俗称:菜花蛇,是体型粗壮的一种大型无毒蛇,成体约1.5-2米左右,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昼夜均活动,但以夜间最活跃。食性广泛,主要以蛙类、鸟类、蜥蜴、啮齿动物和蛇类为食,民间有 “一处王锦蛇,十里无毒蛇” 的说法,就是说在有王锦蛇的地方,方圆几里看不到其它蛇的影子。省内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地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为300~2300米,目前较为稀有。

外观特征: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全身黑色杂以黄色花斑,形似菜花。体前部有若干黄色横纹。

13、长岛蝮

长岛蝮

省内的这种蝮蛇原称黑眉蝮(岩栖蝮)、庙岛蝮,按最新分类和命名,新名字叫长岛蝮,胶东也叫“土虺(huǐ)”。是一种剧毒蛇,体长通常不到1米,卵胎生,属晨昏性蛇类,早晨和傍晚活动频繁,与大连蛇岛上的黑眉蝮蛇是近亲(曾被认为是一种蛇)。我省主要分布在崂山、昆嵛山、大泽山区,以及长岛和烟台近岸个别岛屿,善捕食鸟类、鼠类。被惊扰后会攻击人,是省内对户外徒步威胁最大的蛇。

外观特征:头部略呈三角形,身体灰褐色,较粗,有深棕色横斑,相当于短尾蝮左右并列的两两圆斑合并而成,尾部骤然变细。

14、短尾蝮

短尾蝮

外观与长岛蝮相似的一种剧毒蛇,体长通常不到1米,卵胎生,以蛙、蜥蜴、鼠或鸟类为食,主要分布在鲁南地区,数量较少,一般出现在河边、草坡、林地或远离水源的荒地、石堆。活动缓慢笨拙,通常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捕猎,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在受到攻击后常连续扑咬。

外观特征:头略呈三角形,体形短粗,尾巴细短。体背灰褐或土红色,交互排列着褐色圆形斑,亦有深浅相同的横斑及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色斑点。腹面呈灰白或灰褐色,杂有黑斑。眼至颈部有黑褐色斑,眉纹宽。

---------------

参考文献资料

《山东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中国动物志》

《亚洲蝮属Gloydius (2019更新版)》

《山东省昆嵛山的棕黑锦蛇非模亚种》

《棕黑锦蛇和赤峰锦蛇是相近种或是亚种关系》

《观往知来-认识北京的蛇》

《最详细的北京蛇类介绍就在这里》

《百度百科》《搜狗百科》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