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蝎子生长繁殖全过程:可以控制蝎子的繁殖率和数量

时间:2024-03-13 02:31:28/人气:291 ℃

文|长空亭

编辑|长空亭

前言

种蝎的任务是繁殖、扩群和育种,因此管理工作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在开始饲养时,种蝎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捕捉野生蝎子后进行驯化培养;二是从其他蝎场引进种蝎。

种蝎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蝎子的养殖成功和产量,为了使人工养蝎获得成功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养殖前需要对蝎子品种进行了解和调查,那么人工养殖如何才能使得蝎子的产能达到最大化呢?

蝎子种苗的来源

捕捉野生蝎子主要根据它们的生态特点和活动规律,寻找它们的栖息和活动场所,一般在晚间8~12时,可以在碎石瓦片较多、地面潮湿、有绿色植被和滋生昆虫较多的地方,特别是石灰石为主的山头,捕捉出穴活动或觅食的蝎子,如果在白天进行捕捉,就需要先在适宜蝎子栖息场所寻找窝穴,然后顺着窝穴进行捕捉。

野生蝎子的窝穴通常出现在垂直缝隙、石板夹缝或土穴窝中,不会出现在空气对流的位置,蝎子窝穴的周围往往有白点状粪便,找到窝穴后,可以使用工具清理周围的土或石块、砖头,使蝎子暴露出来,然后进行捕捉。

在捕捉野生蝎子时,为了避免被蝎子蜇伤,最好使用竹筷或金属镊子,也可以戴上皮革手套,春季和夏季野生蝎子的活动特点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捕捉方法,春季捕捉野生蝎子时,可以在气温在12-18℃时去掉土表或掀开石板捕捉。

夏季捕捉野生蝎子时,可以在5月至7月中旬捕捉种蝎,此时野生蝎子的活动非常活跃,可以在白天和晚上进行捕捉,但是,在7-8月份是蝎子产仔季节,不宜在此阶段捕捉。

9-10月份后,野生蝎子开始填蜕期,准备冬眠,不适合捕捉,如果捕捉回来后进行加温饲养,也是较好的捕捉时机,因为此时蝎子活动量较小,捕捉也较容易,捕捉回来后,可在常温饲养到第二年的2-3月份产仔。

在现阶段,许多养殖户都采取直接从蝎场引种的方式来进行养殖,然而这种引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当前我国持种养殖市场尚未形成规范的约束,因此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售种公司”和“养殖场”进行售卖。

但实际上所售“种”可能是野生蝎或者加工过的商品鳄,甚至可能是老龄且失去繁殖能力的蝎子,因此,选到真正的种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学会区分野生和家养蝎,最好能分辨出常温养殖的蝎子和加养殖的蝎子。

优良种蝎通常来自真正成功家养的种蝎,它们的颜色浅,触肢匀称,节纹明显,因为营养良好所以体型肥满,性情温顺,群居时和睦相处,相反未经驯化的野生蝎背颜色通常较深,行动迅速,群居时会有打斗现象。

而老龄蝎子体型大而肥,但皮肤粗糙、没有光泽,行动迟缓,触肢大部分尖端发黑,极个别的还有烂肢或残缺不全,饲养时容易续死亡,只有真正的种蝎场才能成功地家养蝎子,从而培育出优良种蝎,选购种蝎时需要注意这些区别,以确保养殖成功。

引种时间与规格

蝎子是变温动物,因此它们的活动受季节影响较大,在引种时,应选择适宜的季节,以提高所引种蝎的成活率,冬季是常温下蝎子冬眠的季节,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蝎子就会进入冬眠状态,不吃不动。

如果在冬眠前蝎子没有摄取足够的营养,它们在漫长的冬眠期里会有大量死亡,此外,冬季的蝎子也不易运输,即使是在温室中养殖的蝎子,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温度突然下降,蝎子就会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机能障碍导致大量死亡,因此,在冬季不宜进行蝎子的引种。

春季应该分为早春和晚春两个阶段对待,在早春,蝎子开始有所活动,但也是人们所说的“春亡”阶段,因为经过冬眠后蝎子的机体营养已经消耗很多,显得较为瘦弱,而此时温度不稳定,生理机能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导致大量死亡。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种是不合适的,而晚春则不同,由于温度逐渐回升且稳定,蝎子度过早春的“春亡”关,逐渐恢复体力,母蝎正处于孵化期,因此晚春是引种的最佳时期,此时蝎体壮,抵抗力强,死亡率低,而且引种1~2个月即可收获仔蝎,运输对蝎子影响不大。

夏季是蝎子产仔的季节,然而在运输途中由于颠簸和蝎子间的互相挤压容易导致临产母蝎流产和死亡,而引种回来的孕蝎在1个月内所产的仔蝎成活率也极低。

此外产仔后的母蝎经过孵化、产仔及背负仔蝎后身体十分虚弱,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如果长途运输,也容易因挤压而死亡,特别是如果是常温养殖的蝎子,需要1年才能繁殖,不太合算,因此,夏季不宜进行蝎子的引种。

除了冬季和夏季,春季和秋季都是引种蝎子的较为适宜的季节,在春季中,应避开早春时段,选择晚春时段进行引种,因为此时蝎体壮,抵抗力强,死亡率低,且引种1~2个月即可收获仔蝎,运输对蝎子影响不大。

在秋季中,由于母蝎不处于产仔期,运输对其影响不大,但如果购回的种蝎是常温养殖,需要等到第二年7月份左右才能产仔,因此引入青年蝎为好,如果购回后采用控温养殖,则在春节前就可产仔。

总之,引种季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引种回去后成活率高,避开产前1个月至产后1个月的时段,二是适宜运输,由于各地和养殖场、户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引种户应根据以上原则选择适宜的季节。

蝎子的选种标准

由于对蝎子的性状遗传及性状相关的研究还不太深入,因此目前鉴定种蝎主要依据蝎子的健康状况和经验,一般认为,优良种蝎应该体表发亮、富有光泽、食欲旺盛、尾部向背弯曲、健壮活泼、适应性较强。

且如果母蝎体长在4.8厘米以上,腹部肥大饱满,则其产仔率高,产期早;而如果体长在4.5厘米以下,体型较小,虽然鲜嫩饱满,但产仔率低,繁殖期晚,有些甚至当年不能繁殖,对于公蝎,应选择刚成年的小公蝎,因为大公蝎可能已经失去交配能力。

野生蝎子在进入人工创造的室内环境时,可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因为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可能会受到影响,野生蝎子的生性较凶猛,而且密度较大时容易引起同池蝎子内部的互相残杀、格斗,造成大吃小、强吃弱的现象。

因此建议养殖户最好直接到养蝎场引进种蝎,这样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从自己即将养蝎场地附近捕捉回来的野生蝎子,由于气候等生态因素相同,因此可以考虑作为种蝎,这样可以减小生态环境改变对蝎子产生的影响,提高成活率,同时还可以节省一些投资。

虽然通常认为控温养殖的蝎子和常温养殖的蝎子没什么分别,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差别,外形上,控温养殖的蝎子附肢和末体呈黄色透明,躯体呈黑中带黄的光亮色,腹部较宽肥胖,比野生蝎宽2-4毫米。

此外控温养殖的蝎子较为温和,成蝎平均比野生蝎重约0.17克,解剖上,同龄期的蝎子在蜕皮前的营养填充期,控温养殖的蝎子贮存营养的盲囊比常温养殖的蝎子大,周围细胞组织发达,生理机能加快,这也是控温养殖蝎子生长快的原因。

这种生理变化是蝎子经过多代适应控温养殖而催化的结果,同时,控温养殖的蝎子的生长不再受季节影响,但对温度的依赖性增强,对声响、振动和光的反应相对平稳,常温养殖的蝎子经过长期人工饲养后,饮食习性有所改变,但其生活规律与野生蝎子基本相同。

因此,从引进蝎种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打算使用常温养殖方法,则最好从常温养殖场引进种蝎;如果你打算使用控温养殖法,则最好从控温养蝎场引进种蝎,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你的养殖环境和方法,提高蝎子的生长和繁殖效率。

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

管理种蝎的交配期是确保产后母蝎及时交配和保证公蝎精液的充分利用的重要任务,经过一次交配后,母蝎可以在输卵管内贮存多余的精子,使得蝎子可以顺利完成多次交配,一只母蝎可以连续繁殖3-5年。

但如果连年失配或隔年失配,其产仔的数量和质量会逐年下降,最终可能出现弱精仔蝎和死精卵的情况,弱精仔蝎是指娩出体外发育基本成形,但未完全成熟、未上背前就死亡的新生蝎;而死精卵是指因精子死亡或胚胎芽死亡而形成的圆粒状米黄色卵,直径约1毫米,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产仔数量和质量的下降。

实践证明,一次交配和连续繁殖对于产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交配对于提高产仔的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种蝎的交配周期,及时引入公蝎进行交配,以提高繁殖效率。

同时为了保证公蝎精液的充分利用,一只公蝎可以配种多只母蝎,但需要注意合理控制交配次数,避免影响公蝎的生理健康。

除此之外,养殖环境地面的平整度和坚实度对蝎子交配十分重要,蝎子交配时需要地面平坦、坚实,这样有利于蝎子的交配活动,如果地面不平坦,会妨碍蝎子的交配行为。

例如排出的精荚可能会落到凹陷的地方不利于插入母孔,同时地面过于尖凸也不利于蝎子的情绪和交配活动,如果地面过于松软,会造成精荚受污染,无法固定,因此要求地面平整、坚实、压实。

但地面不能过于光滑,蝎子需要粗糙的地面作为附着和交配的基础,地面过于光滑会使蝎子产生本能拒绝,无法进行交配活动,即使排出精荚,也不能固定,精英斜立更为困难。

同时环境噪声也会影响蝎子的交配,蝎子对外界噪声比较敏感,环境噪声会干扰蝎子的交配行为,因此蝎房需要保持安静,不能有杂音干扰。

所以要保证蝎子的交配成功率,除了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和加强饲料营养外,还需要创造平坦、坚实的地面和安静、隐蔽的环境。

笔者认为:

蝎子是一种常见的节肢动物,其繁殖方式对于保护和利用蝎子资源非常重要,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可以控制蝎子的繁殖和生长,提高蝎子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在人工繁殖蝎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湿度、饲料营养、地面状况和环境噪声等因素,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提高蝎子的交配成功率和生长发育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蝎子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确保蝎子的生长和繁殖健康,人工繁殖技术在蝎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