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如何治疗肥胖症最有效的方法?干货,女性肥胖症如何治疗

时间:2023-12-28 16:49:56/人气:457 ℃

肥胖(obesity,adiposis)指三酰甘油在脂肪细胞中过多储存引起的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环境、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女性肥胖发生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

加强女性肥胖症的防治是临床医学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1. 饮食管理

肥胖妇女的饮食管理十分重要。为达到理想减肥率,每天摄取的热能必须低于耗能量2100~4200J,即做到第1个月减轻体重1.8~2.3kg,4~5个月减轻9~14kg。最好的节食方案是每天摄入热量控制在3780~5040J。理想的节食食谱包括糖类50%,蛋白质15%~20%,脂肪<30%。仅改变糖类、蛋白、脂肪的比例,而不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则达不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人的一生应注意几个特殊的节食时期,胎儿期至5岁前,应防止儿童期肥胖。青春期和成人期应注意避免超重。40~49岁减总热量的5%,50~59岁减10%,60~69岁减20%,70岁以上减30%。青春发育期、病后恢复期、妇女产后、绝经期、冬春季节是易发胖的时间,在该时期应特别注意控制饮食。

运动治疗

节食必须与运动相结合,规律锻炼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降低血清LDL,而升高HDL浓度。大运动量长期锻炼可降低食欲、增加静息代谢率,但运动后1~2天可出现食欲增加的反弹现象。最佳锻炼方式是每天定时锻炼、餐前或餐后2h锻炼,每周至少留有1天的时间让肌肉和关节休息。

不同的运动方式能量消耗有较大的区别。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包括走路、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水中运动被认为是康复医疗和减肥运动有发展前途的最佳运动方式。

药物治疗

下丘脑腹内侧核区饱食中枢和下丘脑外侧区的摄食中枢的共同作用为调节食欲,通过儿茶酚胺类和5-羟色胺类递质变化调节摄食行为。

运动与能量消耗题

运动对脂肪细胞和胰腺的作用

运动对皮质醇的作用

(1)儿茶酚胺激动药:影响儿茶酚胺类递质减肥药,其通过促进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释放,阻断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儿茶酚胺类递质的含量,产生拟交感作用,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引起饱感,减少进食。

(2)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5-羟色胺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该类药物可促进5-羟色胺的生成,从而抑制食欲,减轻体重。另外,该类药物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促进生长激素的释放,促进脂肪分解。近来发现它们也可增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及心瓣膜病的发病率,故于1997年FDA宣布禁用。

(3)吲哚类药物:同时影响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的分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影响儿茶酚胺的代谢,抑制其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含量,抑制进食中枢。另外可刺激β受体,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

(4)增加能量消耗药物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加脂肪分解,降低胰岛素抵抗患者血胰岛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皮下脂肪含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生长激素促脂肪代谢作用的可能途径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介导的。

甲状腺素促进能量代谢,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和T3抵抗患者,低剂量T3(60μg/d)治疗可减轻肥胖。大剂量甲状腺素抑制内源性甲状腺素分泌和加速蛋白质分解。

(5)抑制消化和吸收的药物

(6)开发中的药物

(7)中医药治疗:食疗和中医治疗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多选用党参、白术、茯苓、赤豆、薏苡仁、陈皮、冬瓜、黄豆芽、鲤鱼、鳝鱼、泥鳅、鸭肉、莴笋等药物和食物组成配方。

手术治疗

(1)胃成形术:是沿垂直方向在胃小弯侧把胃缝合成为容量约15ml的狭长胃小袋,以限制进食量。术后1年体重可减少60%~70%,术后2~3年体重趋于稳定。该手术也可降低与肥胖相关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并发症。由于该手术保留胃和十二指肠完整性,因此可避免引起营养缺乏症。

(2)胃旁路术(Roux-en-Y胃旁路手术):是在胃底部构建容量为20~30ml的胃小囊,将Roux-en-Y空肠近端襻与胃小囊吻合,在其下方4~6cm处做空肠-空肠吻合。术后1年体重明显下降,术后2~3年降低体重70%。观察发现,该手术后患者血液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明显降低,优于其他类型胃部手术。

(3)局部去脂术

(4)其他手术:包括胰旁路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小肠旁路手术。

点击封面,即可下单

关于《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

本书由妇产科专家在前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分为上、下两篇,共34章。上篇阐述了下丘脑、垂体、卵巢等与女性生殖内分泌有关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生理特点,妇产科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等。下篇详述了妇产科各种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重点阐述各种治疗方法,并介绍了不孕、避孕和辅助生育技术。

从2005年初版至今已有十余年,并先后对本书进行了3次修订,旨在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教师、研究生和妇女保健工作者提供一本内容丰富,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参考书,深受广大妇产科相关科室的一线临床医师的关注与认可。

秉承以往严谨的风格,查阅了近年来出版的妇产科内分泌学专著,检索了众多近期的学术期刊文献,参考了国内外专业机构有关妇产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指南和一致意见,因此本书的内容较为新颖。

强大的编者阵容。

关于《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

目录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