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做对三件事你的人生就成功了,只有做好这4点我们才能过好这一生

时间:2024-05-06 20:22:33/人气:157 ℃

生命是一个奥秘,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说:“宇宙万物之中,没有比人的存在更值得惊讶的。”

人类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惊奇,我们身处这个充满惊奇的世界之中,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是如果回头看看过去,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从出生到现在,历经各种精彩的转变,以至于现在的自我可以思考,可以作合理的推论,与别人有情感交流,对整个宇宙有个人欣赏的角度,对人生有自己的品味,这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吗?

自我在一生之中,有四项任务需要设法达成,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自我认识

“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却非常重要,因此希腊人会在德尔斐神殿刻上“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自我”本身不断在变化,譬如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获得很大的启发,那么看完电影之后的我就和看电影之前的我不一样了。

自我认识可以从心理测验、性向测验,或者星座、八字着手,不论使用何种方法,关键在于:要把生命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想了解自己,可以留意三个问题:“什么事情使我感动?”“什么人的作为使我羡慕?”“我对自己满意吗?”当看到一件事情而觉得感动时,立刻把它记下来,因为这是内心的召唤,代表内心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同样的事。同理,如果羡慕某个人,代表这个人的作为与成就引发自己内心向他学习的愿望。

然后问:“我对自己满意吗?”一般而言,人对自己都不太满意,如果试着了解不满意的理由是什么,就能由此找到奋斗的方向。

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譬如通过自由想象法,用各种价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对哪些价值最为珍惜。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这种认识自我的方式是最妥当的,其中涵盖了生命的动态开展,因为了解自己的志向何在,就知道未来应该往哪里发展。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精灵(Daimon),他像是上天为人注定的一种天命,让人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达成一个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图。我们每作一个抉择,就好像是加上一片拼图,而在尚未完成之前,是无法看到全貌的。一个人如果想将人生拼成美好的图案,一定要有愿景(vision)。如果没有愿景,拿到什么拼什么,最后的成果可能令人难以辨认,有的地方灿烂,有的地方晦涩,整体看来不成一个构图。

现代人强调生涯规划,正是因为人生需要一个构想或蓝图。不过,一般人往往将生涯规划局限于事业规划。但是,不论经营任何事业,最后仍然要退休交棒,又怎么算是全部的生涯?有些人的生涯规划则是在规划子女的生涯,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发展,这也会造成各种问题。真正的生涯规划,要由开发自己的潜能着手。

自我定位

“定位”的英文是“orientation”,指涉“位置”和“方向”的双重意思。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哪里,以及未来往哪里走,因为生命是动态而不是静止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定点。孔子曾在河边,望着流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时间是不等人的,每天都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亦即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一想:“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现在位于什么处境?”

有一部电影《势不两立》(The Edge),剧情描写一群登山客迷路了,当所有人惊慌失措时,有个人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大多数登山迷路的人,都是因为自责而死的。”的确,若我们登山迷了路首先应该设法求生,但是通常我们都在为自己先前的大意行为而懊恼、悔恨,在还没有分辨清楚自己身在何处之前,就先责怪自己,可能因此而丧失斗志,甚至放弃求生的意愿。

人生难免遭逢困境,困境之中,不应该一味抱怨或自责,而要问自己:“我在哪里?”我在美国念书时,偶尔会出现这种状况,有时候半夜惊醒,便问自己:“我在哪里?接着应该往哪里走?”厘清思绪之后,总会发现还有些微希望,于是又能继续奋斗下去。人生很多时候,不能由别人给你希望,只要自己还怀抱一丝希望,就应该继续奋斗,即使无法感动别人,你的斗志也会赢得敬畏。

孔子说过:“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年轻人之所以值得敬畏,就是因为他们斗志昂扬,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放弃。

通常人在进入社会、找到工作,并且安定下来之后,会开始思考“自我定位”的问题。自我定位需要定期作反省,尤其是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自我成长

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往往从中年以后才真正开始。

年轻时的自我成长是具体明确、可以被测量的,譬如每天念书,知识就会增加。至于从事其他方面的修行,年轻人的生活经验恐怕还不足以配合。换言之,年轻时所面对的世界比较单纯,自我成长还无法全面展开。

我认识很多中年以上并且相当好学的朋友,他们的上进精神也是我继续努力教书的动力之一。我在学校教书的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觉得念书是被迫的,是为了考试、为了学分,学习的心态也就比较被动。学生一旦被动,会给老师造成压力,使共同求知的兴趣大为消减。相反,许多中年朋友,他们在社会上已经贡献了心力,却能够保持求知的渴望,主动来上课学习。看到他们时我就会想到,他们的生命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了,而这正是走向自我成长的最好机会。

许多人强调全方位的教育,因为人生的经验原本是全方位的,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那么一个人的教育可能离开学校后就停止了,只接受了部分的教育。事实上,进入社会之后,人生许多问题才刚开始。很多人听过孔子说“四十而不惑”,都觉得很难理解,因为对一般人而言,通常是四十而大惑,人生各种问题四十岁之后才会一一涌现。

自我超越

这部分与前面所谈的超越界,有相似及相通之处。之前提过超越界不是一般生命经验能够轻易掌握的,而自我超越则是要化解自我的执着。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因为他永远都会有新的追求。

相反,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往往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

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以描写这种境界:快乐就像一只蝴蝶,你拿着网去捕它,它会飞得更快;如果你不理它,它反而会飞来停在你的肩膀上。

努力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因为追求本身就代表欲望尚未实现,内心当然会觉得痛苦。如果不去理会快乐是什么,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沉浸其中,快乐自然来临,因为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一个人若是提升到一种无私无我的境界,就是自我超越。通常老年人比较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经过人生的历练,拥有比较丰富的见识,对任何事都观察得比较透彻。

譬如,老年人常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年轻人通常很难明白这一点,但是年纪越来越大,就会发现这些话的确有它的道理,可以帮助人把自我慢慢消解到群体中、自然界中,甚至整个宇宙中。宗教信仰对人的期许,也与“自我超越”的目标相符。

自我发展的四个阶段,也多多少少与年龄有关:年轻的时候开始自我认识,学校毕业之后要寻找自我定位,中年之后追求自我成长,年老的时候则努力自我超越。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人生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目标。

本文节选自傅佩荣教授著《哲学与人生》,删改较多,更多内容请查阅原著

本书以傅佩荣先生广受欢迎的“哲学与人生”通识课程内容为基础,兼顾西方与东方哲学,为读者梳理哲学与人生之间的联系。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傅教授积累四十余年在中西哲学方面的训练,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成就。其学术论著贯通古今中西,结构严谨,创见迭出,是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是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的嘉宾主持,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热门教授,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特优奖、台湾大学生社团推荐通识课程。其作品曾获台湾中正文化奖、文艺奖。

傅教授著作甚丰,出版《哲学与人生》《易经与人生》《推开哲学的门》《心灵的旅程》等图书逾百种。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