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不同位置观察大象,天目观察,象往之路上的阴影

时间:2023-11-10 10:36:46/人气:335 ℃

2022年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话题“亚洲象比大熊猫还要珍稀”随之登上热搜,设立这个节日的初衷是为了呼吁人们对这种温顺庞大却身处困境的生物加大关注。近年来大象的“高光时刻”,或许是去年云南亚洲象群“组团”北迁的那几个月,但聚光灯之外,仍有被圈养在动物园、马戏团的表演象在忍受糟糕的生存环境与被迫割裂的亲情。在热搜词条下方,网友们发出诘问,大象表演何时休?

“象”往之路上

中国亚洲象种群迎来“婴儿潮”

从2020年3月起,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群野生亚洲象,沿着普洱、红河、玉溪一路“吃吃喝喝”到了昆明晋宁。这场世界瞩目的北迁之旅直到2021年的8月8日,以象群全部安全返回原始栖息地作结。

象群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山林间觅食 图源:新华社

这条“象”往之路的背后,是无数人漫长的跟踪监测和一路守护。在媒体的跟踪报道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量人与野生动物在同一片天空下的相处之道。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相比起东南亚其他有亚洲象分布的国家,我国所制定的针对性保护措施是具有代表性的。”

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把亚洲象的迁移因素列入规划考虑当中,防止阻碍其种群正常交流。连接昆明和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在设计之初,就已充分调研野生亚洲象的具体分布和迁移通道,在线路和站点选择上避开了其主要活动区域。一部分公路建设也在迁移通道上架设涵洞、桥梁为象群提供便利。

其次,食物也是野生动物种群生存的关键。目前在云南境内,“大象食堂”(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正在以多元化形式逐步推进,为满足亚洲象部分必要的食物需求,以防其走村入户破坏庄稼作物导致人象冲突。

此外,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所长郭贤明表示,随着栖息地生态环境的趋好以及我国在人象冲突方面更科学更专业地监管和规避,我国亚洲象种群的规模已经出现不减反增的势头,甚至迎来了“婴儿潮”——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50头增加到目前约有360头。

阳光下的“阴影”

“象”演的血与痛

在云南,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有关部门、专家所付出的努力被多方肯定,然而一些游离在野生种群体系之外的人工环境种群,仍遭受着令人不齿的对待。

在微博热搜话题下的评论区,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野生动物表演,尤其是抵制大象表演的声音尤为高涨。

网友们抵制大象表演的声音

多年来,由于旅游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亚洲象通过人工繁育、野外捕捉或者进口的方式被圈养用于表演、骑乘等活动,在给野外濒危种群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成百上千的亚洲象个体也在娱乐活动中承受着或持续终生的伤害和折磨。

小象“莫莉”就是典型之一。作为昆明动物园曾经的“掌上明珠”,先是于2018年因“调整种群血缘”的名义被交换至河南沁阳,后又被动物保护人士发现成为动物表演互动的商品工具,在河南多家动物园中参与动物表演和游客互动,涉及倒立、转呼啦圈、吹口琴、供人骑乘等多种表演形式,期间甚至疑似遭受虐待。“莫莉”的遭遇在曝光之后得到全网的声援,最终小象得以回到母亲的身边。

小象“莫莉”和父母在生日蛋糕前 图源:昆明市动物园官方微信公众号

大象滨滨 2013年拍摄于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天目新闻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小象“莫莉”只是大象表演产业当中的“冰山一角”,是不幸中万幸般的存在。

东北地区第一只人工繁殖的亚洲象“滨滨”,在1994年,即出生仅1年后开始进行表演,虽然后来因出现发狂攻击人的情况不再表演,但多年的圈养问题导致足部感染,最终因长年累积的病痛,于2013年早早离世。

拆穿神奇表演的“谎言”

专家:需催生友好型旅游业态并推动立法

2020年8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的《关于中国大陆圈养大象表演产业的公众参与报告》显示,据其不完全调查,截至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有97家动物园、马戏团、贸易商圈养或交易过约479头大象。67家公开的固定场馆圈养有335头亚洲象,其中26家有亚洲象表演,涉及数目102头。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保护项目经理郑钰在接受天目新闻采访时表示,动物表演看似轻松愉快,但野生动物的服从是建立在恐惧和痛苦的基础上,训教员经常会为了达到服从目的,对动物采用惩罚、鞭打、饥饿等体罚方式。

一些用于表演的野生动物从小就要与母亲分离,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它们没有自由,活动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频繁的表演活动严重伤害它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所以表演的背后是对动物造成的终身痛苦和伤害。

2021年8月9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小象在成年大象的帮助下爬坡。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野生大象所受到的特殊照顾和保护值得肯定,未来值得更多关注的应该是那些失去自由、在人工环境下的种群。”郑钰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从绿发会发布的报告就能看出,目前仍有部分公众对圈养大象从事娱乐演出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在动物园圈养大象进行演出没什么问题,觉得能够让人们近距离认识了解大象,引发对大象的喜爱和保护。

“尽管这种误区确实存在,但此前小象‘莫莉’的事件表明,公众对待动物表演的态度正在加速转变,这或许会成为推动旅游业向野生动物友好型旅游方向转变的催化。”郑钰表示,“另一方面,目前针对防止虐待动物或保护动物福利的立法仍处于空白,而已有的动物表演相关的政策在执行层面也迟迟没有落实,从长期目标来看,在立法层面能有所建树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总体来说,野生动物表演既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和趋势,也不符合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更不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于如何对待处理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郑钰也想借天目新闻呼吁:“善待动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除了不断提升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认识,还要呼吁公众从自身做起,拒绝参与野生动物表演。”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