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狗狗>

狗十三的电影幕后故事,用电影符号学解读电影狗十三中的隐喻

时间:2024-08-22 19:12:32/人气:236 ℃

文 | 天选小吉

编辑 | 天选小吉

前言

电影符号学给电影理论注入了科学主义精神,对于电影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意义。

《狗十三》是由导演曹保平执导的电影,影片中隐含了诸多电影符号学的思想,包括符号矩阵、八大组合段、影像符号等。

这既让影片摆脱了空洞叙事,赋予了影片更深刻的含义,也为观众留下了很大的解读空间,是我们值得探索解读的领域。

电影符号学

1964 年,学者克里斯蒂安·麦茨在法国《通讯》上发表了文章《电影:语言还是言语?》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诞生。

电影符号学并不是完全的文学叙述学,而是一门综合了电影理论、叙述学、符号学的理论,使得电影研究进入了真正的理论时代。

从发展进程来看,电影符号学可以分为“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

“第一电影符号”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了索绪尔语言和言语、所指与能指的理论来研究电影结构。

而“第二电影符号学”则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研究电影符号。

其将电影符号学拓展到观众身上,讨论了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不再局限于研究电影本身的表意法则。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进一步厘清了电影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传统经典理论向现代电影理论的转型与发展。

八大组合段在《狗十三》中的运用

麦茨认为电影不具有语言结构,他把电影文本中具有一定叙事意义的区间或者段落当作一个“表意单元”。

同时,麦茨还提出了电影语言“语义独立段”的概念,认为段与段之间存在八种组合关系。

别是自主镜头、平行组合段、括入组合段、描写组合段、交替组合段、场景镜头、插曲式镜头、普通镜头,这就是“八大组合段”。

八大组合段在《狗十三》的运用首先包括自主镜头,即独立镜头,由形式单一的镜头组成。

例如影片开篇就是李玩对着镜头进行自我讲述的片段,通过这些话语能够看出李玩对“平行宇宙”的向往。

此外还包括描写组合段,即若干个镜头构成对某一事件或场景的呈现。

例如在“爱因斯坦”走丢后的场景中,既有父亲的撒谎,称“怕影响你学习,把狗送人了”,又有李玩满大街挨家挨户寻找狗,还有爷爷奶奶的漫不经心。

这些镜头鲜明地对比了李玩和大人对于“找狗”一事的态度。

同时还有场景镜头,即不同的镜头连续呈现在同一个空间里。

如影片结尾李玩又一次陪同父亲应酬,在这次应酬中,李玩似乎已经深谙大人们的相处之道。

她熟练地向大人们敬酒,在面对红烧狗肉这道菜时甚至平静地吃下了狗肉

普通镜头指在事情发生过程中,对部分内容进行压缩和省略,但并不影响剧情的推进和观众对内容的理解。

影片中李玩与父亲来到流浪狗之家寻找“爱因斯坦”,但是被管理员告知狗自从来到这后绝食了好几天。

运用单一的镜头省去了冗长的故事讲述,展现了“爱因斯坦”被饿死的事实。

影像符号在《狗十三》中的多重运用

(一)人物符号:中国式教育下的亲子关系

人物是一部电影的核心,电影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使影片鲜活且具有生命力。

通过对电影中人物符号的分析,我们可以解读出每个人物的性格以及其背后更大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

《狗十三》中的人物符号形象鲜明,每一个角色的背后都有影片赋予的价值,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除了上述在符号矩阵中提到的四个人物,还有以下人物在电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是李玩的继母,作为继母,她对李玩缺少关爱,眼里只有儿子,无条件溺爱自己的儿子

在“爱因斯坦”走丢后,继母率先提出再买一只狗充当“爱因斯坦”,并欺骗李玩。

狗走失只是成长中的缩影,而继母和父亲一样,没有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只是想着如何快速把问题遮掩。

当李玩认出不是“爱因斯坦”时,继母还是选择继续隐瞒。

而在狗咬了儿子之后,继母又逼迫李玩的父亲将狗送去狗肉店。

继母的形象呈现出了父权文化下的一种理想存在,她与父亲一样,同样具有“中国式教育”的特点。

二是李玩的爷爷奶奶。

李玩自从父母离异后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是疼爱孙女的,奶奶会在李玩上学前准备好早餐,爷爷会给李玩买她爱吃的东西。

但是奶奶虽然了解李玩不能喝牛奶,但是出于对李玩好的目的,还是想让李玩尝试接受。

当孙子出生后,爷爷说:“这次取名可不能随便取了。”

不仅反映出了爷爷重男轻女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在父权社会下父权话语的一种规训。

(二)场景符号:被规训的成长过程

在电影中,场景作为一种符号,能够传达出不同场景下所暗含的影片意义。

在电影《狗十三》中,主要的场景有学校、家、饭店等,这些场景几乎就是李玩生活的全部,分别对应着知识、家庭和社会关系三种要素。

而这三种要素都表现了李玩在成长过程中,大人世界对自己的驯化。

在学校里,李玩在吴老师和父亲的逼迫下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小组,选择了不感兴趣的英语小组。

当父亲粗暴地推开李玩,不耐烦地说着“改了,改了”的时候,我们能够明显看到在教育自由上,李玩是受老师和家长支配的。

而家庭这一场景是李玩接受上一代人的教育和规训的主要场所。

在这一场景中,李玩一方面受到家长的关爱,例如报名英语小组后,父亲还给李玩买了一只狗作为补偿,但是,这个家庭还存在着言语和暴力的控制

李玩疯狂找狗时,父亲、爷爷和奶奶都认为只是一只狗丢了而已,没必要去找,李玩应该谅解长辈。

“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因为心情低落而喝了酒,父亲更是直接使用暴力手段

通过无数类似的场景描写,我们都可以体会到李玩的成长就是一场“谋杀”,她渐渐与成人世界的规则妥协,成为一个庸俗的大人。

最后是饭店,影片共呈现了三次饭局场景,分别是弟弟的生日宴会、爸爸的饭局以及李玩得奖的庆功宴

在弟弟的生日宴会上,宣告了李家家庭中心的转移,李玩在旁观中也明白了自己不是爸爸、爷爷、奶奶心中唯一疼爱的人了。

而在爸爸和张哥的饭局上,通过大人们之间的阿谀奉承,导演直接向观众呈现出了成人世界的酒桌文化,这也让 13 岁的李玩第一次接触到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

(三)道具符号:命运困境中的个体挣扎

在一部电影中,道具的重要性并不次于演员的表演。

影片中道具符号的设计不仅能够呈现出真实的空间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

在电影《狗十三》中,“爱因斯坦”、牛奶等道具符号都表明了李玩在父权制的家庭中逐渐被驯化成大人的这一主题。

电影的主线剧情是围绕着两条狗展开的。

第一条狗是父亲逼迫李玩加入了不感兴趣的英语小组的补偿。

一开始,李玩并不接受这条狗,但在短暂的相处过后,李玩慢慢喜欢上了这条狗,并取名为“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不顾家长们的反对,坚持去找狗,甚至推倒了前来送衣服的爷爷。

而第二条狗则是继母想出来的主意,认为找到一条差不多的狗冒充“爱因斯坦”就能让李玩停止寻找。

李玩起初坚决不承认这是之前的那条狗,执意将它送回去。

但当爷爷呵斥“狗都找到了你还想咋样”时,李玩只得接受了这一现实。

在影片最后,“狗”成为李玩成长的重要节点。

当饭店的招牌菜“红烧狗肉”端上来时,大人们面面相觑不敢说话,而李玩却平静地吃下了狗肉。

从疯狂地寻狗到冷静地吃狗肉,标志着李玩从抗争到屈服的成长过程。

李玩本身是不喜欢喝牛奶的,喝牛奶就会吐,但还是在家庭的“不断驯化”下喝下了一杯杯牛奶。

每一口于她而言,都是青春成长的隐痛。

(四)台词符号:“以爱之名”的语言暴力

在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或独白即台词符号,台词符号能够传递出人物信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好的电影作品对于台词的设计既精练又独到,对电影主题具有明确和延伸的作用。

《狗十三》中表现得最突出的台词符号是父权话语的暴力规训

在一句句“我是为你好”“我娃长大懂事”的话语下,李玩逐渐认同了父亲“理想中的自己”的形象,放弃了自我,成为符合父亲理想和社会群体认同的“懂事”的人

在影片中,面对“爱因斯坦”走丢,父亲对李玩说:“你要体谅老人。”

在爷爷受伤、奶奶走丢以后,矛盾最终爆发,父亲揍了李玩一顿。

当风波平静后,李玩坐在父亲腿上,父亲朝李玩说:

“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看上去家长们对李玩的教育是出于对李玩的爱,但实际上是“为了你好”这种话语模式下对孩子自我的剥夺。

李玩一边承受着父亲对她的打骂,一边又要接受家长们“我是为你好”的隐性权威。

这种“以爱之名”的语言暴力扼杀了李玩本该多元、随性的青春。

结语

电影符号学能够帮助我们解构、赏析藏在电影形式中的大量信息,品味影片带给我们的深刻内涵。

运用电影符号学的视角来解读影片《狗十三》,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少女青春和成长的阵痛,也突出了“懂事式”家庭教育的残酷面目

这部电影不同于传统的国产青春片,其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透过李玩的青春折射出所有人都躲不开的人生。

或许每个人在长大的旅程中都抱有遗憾,但希望我们不要成长为当初讨厌的样子。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