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小学没毕业的人多吗?小学生,为啥我没毕业教育部

时间:2024-02-07 10:46:21/人气:349 ℃

好消息!救助流浪猫狗被正式加入中小学生课程啦~尊重生命,从娃娃抓起! ——白万万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这对于咱们爱护毛孩的两脚兽来说,

可以说是大大的喜报!

从今年秋季开学起,

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除了如做饭、清扫劳动等日常生活劳动实践;

还要求学生参与1~2项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劳动项目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

流浪动物救助!一项

此标准一发布就赢得了不少的支持与肯定!

网友纷纷表示:

生命教育的空白补上了!

的确,现在青少年忽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

某某地区×岁孩童虐猫、虐狗的新闻屡见报端。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说道:

“无论是亲手虐待虐杀动物,还是旁观虐待,都会给青少年留下终身的心理阴影,或者使他们失去同理心和对生命的敬畏,失去对残酷的敏感性,从而将残忍行为内化成自主意识,滋生暴力犯罪。”

赵皖平在2022全国两会期间曾提出建议

《关于将关爱动物主题的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

在得知教育部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

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的消息后,

赵皖平表示:

虽然爱护动物没有放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中,而是放在了劳动课程里,但这依然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说明国家层面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爱护动物和尊重生命相结合的教育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让中小学生为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遏制校园暴力犯罪倾向的必要措施,也是从源头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

尽管此举意义重大,评论中依旧有异样的声音

看完之后,已经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真的很想问一句:你没事吧?

其实,不可否认,的确是有极少数极端动保的人存在,

但绝不应该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为了避免大家对“救助流浪动物”这一课程的误会,

我们来看原文: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为流浪动物救助站等

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劳动性服务”

并非某些人所想的:

“孩子紧紧抱住一只全身跳蚤的流浪猫/狗”这样的画面

像开展公益宣传活动、筹划公益款项筹集项目、

设计周边义卖、帮流浪动物准备餐食、

清洁笼舍等等都是救助的一种。

就算是要与小动物有肢体接触,

孩子们想要与小动物贴贴,

也一定是有老师及动物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场监督的,

毕竟,爱护动物的人,一定是爱孩子的!

也希望在正式上课时,

教育者们能够教给孩子怎样正确面对

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流浪动物,

比如:不随意投喂,保持安全距离,不伤害

遇到攻击性强的流浪动物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

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这样的实践课程,

让孩子们体会到生老病死的生命概念,

理解生命的价值,

不仅要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也学着去包容和尊重不同的生命,敬畏自然。

总之,劳动教育、生命教育

一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口说无凭,我们用事实说话!

给大家介绍一个满分孩子,

前段时间,苏州一对夫妇因疫情被封控在上海无法回家,

他们13岁的儿子因此被动独居,

孩子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家里的另两位小成员。

等封控结束再回到家,66天过去了……

尽管有托人帮忙照看孩子,家长也常和孩子视频通话,

但打开家门前,家长的心里还是十分忐忑,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卫生不尽如人意,

孩子的生活一切正常,不仅没耽误课业,

家中的猫猫狗狗也照顾的非常好。

孩子还学会做一些家常菜,

期间也承担起了铲猫砂,处理狗狗的便便,

给狗子洗澡等责任...

儿子和毛孩子甚至还胖了不少。

可以称得上是疫情期间的成长系满分少年了!

总之,

教育部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课程标准这一举措,

对于强化孩子的生命教育,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另一种角度看,也是对流浪动物救助公益性的承认。

也衷心希望,

未来有越来越多珍视生命的课程被真正纳入孩子们的教育体系!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