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鸟类>

灰椋鸟和鸽子:16世纪的玛雅人们饲养并驯服鸽子

时间:2024-09-02 08:11:55/人气:266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驯养动物并不是古玛雅饮食的主要来源。尽管通过化验狗和火鸡的骨骼残骸,可以发现它们是驯养长大的,并且通常在特殊的节日食用。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家养的狗不仅可以看家护院还可以被驯导成猎狗。其他驯养品种包括鸽子和番鸭。

动物饲养

然而,这种鸭子原本来自南美洲,可能直到西班牙征服之后,玛雅人才逐渐开始食用。饲养无刺蜜蜂是为了生产蜂蜜和蜂蜡,它们是重要的贸易商品。玛雅人饲养野生动物也是为了以它们为食,比如大牧场饲养的鹿。兰达主教曾亲眼看到一名妇女用乳汁喂养一头鹿,饲养其他家畜。通过这种饲养方式,它们被驯服了,永远不会进入森林。

今天,玛雅人也饲养各种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包括鹦鹉等鸟类、猴子、长鼻浣熊、蜜熊等。兰达指出,在16世纪的玛雅,人们饲养并驯服鸽子,它们繁殖得很快;而女人们饲养这些浣熊,却无法像驯服鸽子那样,因为它们的本性仍然难以改变。考古学和民族史学证据表明,古玛雅人获取蛋白质的方式可能比大众熟知的更多。例如,田间排水渠(见下文)也可以用于养殖大量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种。

粗放型农业

农业是古玛雅人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玛雅人采用了一套复杂的综合耕作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长时间的环境互动发展而成的。这些方法可应用于粗放型农业系统,也适用于集约型农业系统,粗放型强调的是在恢复耕作前先休耕几年,而对于集约型农业来说,需要常年耕种,只有短期休耕。一般来说,粗放型农业单位耕地的产量较小,集约型系统单位耕地产量较大。

今天仍在沿袭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可能是玛雅地区最古老的农业形式之一。对于古玛雅人来说,这种耕作方式过程十分烦琐,需要用石器清理田地,焚烧收割后的干枯植被,才能开始种植田地。一些树种和物种可以提供人们所需的野生食物,将它们与玉米、豆类、南瓜、木薯和其他栽培物种种植在一起,共同生长。

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连续好几季在每片土地种植、培育、收获。在过去,由于土壤贫瘠和杂草丛生,田地失去了生产能力,在重新耕作前只能休耕。如今,这种火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休耕期为一年至六年或更长。从前古典期开始,一小撮散漫分布的农人占领了低地林区,他们采用火耕耕作,通过加强养护、定期除草和间作(将玉米和豆类等几种互补作物种植在一起)可以提高农业收成。

这些技术不仅减轻了植物间的竞争,还可以改善土壤情况(如果将豆类用于间作,甚至可以补充氮营养)。在土壤质量适中且雨量充沛的地区,这些技术能实现庄稼的高产。休耕土地上密集的次生林地很难用石器清理,但得天独厚的气候为玛雅人解了燃眉之急。在旱季较长的地区,如尤卡坦半岛北部,因为天气干旱,下层灌木丛通常变得易燃,所以可以通过焚烧直接清理而无须再借助石器砍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作方法的改进,火耕的重要性不断降低,直到现在,只有一些特殊的环境才会使用火耕技术。

比如一些不适用耕种农业的地区,比如浅滩地区。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古玛雅曾用过火耕技术。但是通过对低地湖床沉积物中的花粉样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证实早在前古典期,就有人开始种植玉米。在烧毁的森林中发现的残存的灰烬可能是火耕技术的例证,但这也可能是自然原因所造成的。在北部低地地区发现了由石头边界墙和水流导流板组成的田地遗迹,很可能也是火耕技术的产物。

火耕田假说

人们一度认为,古代玛雅人只依赖于火耕农业,因为大多数现代玛雅人使用这种方法来生产他们的食物。火耕的耕作方式需要大量的田地,并且每隔几年就要对田地进行焚烧并且开垦新的农田。一旦一块土地被耕种,必须休耕才能恢复土壤肥力一每耕种一年就需要至少两年以上的休耕。因此,在任何一年里,都有三分之一或更少的农田被耕种,而其中大部分处于休耕状态。由于这个原因,火耕农业无法养活大量人口。

在西班牙征服后,主教迭戈·德·兰达称尤卡坦采用火耕的耕种方式来种植玉米:“他们在多地种植玉米,即使某一个地方失败了那至少其他地方也可能成功,这也足够了。在耕种时,他们只是清理了灌木丛,焚烧殆尽以便日后播种。从1月中旬到4月,他们忙于做这些准备工作,雨一来,他们才开始播种。他们将一个小口袋扛在肩上,用一根尖棍在地上挖出一个洞,随即撒上五六粒种子,再用棍子掩土。等雨一来,它们便会破土而出。”

但兰达并没有谈及火耕模式的转变,只是考虑到尤卡坦北部干燥的气候,每个农民说,可以在多地种植,以确保至少有一部分会播种成功。考古研究表明,火耕的农业方式根本无法支撑古玛雅人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玛雅低地地区采用了更加错综复杂和高产的耕作方法,这证明古玛雅人曾实践了多种农业方式,在萨尔瓦多塞伦,从火山灰中发现的田地,从古典期至今保存十分良好,从中可以瞥见一排排精心耕耘的田地,间隔之间有一条条犁沟,利于排水。

在玛雅地区,每一种耕作方式都应该因地制宜,且需要多种耕作方式结合生存。我们现在知道,比起单单依靠火耕农业生存,利用多种耕作方式结合的方式,可以养活古玛雅更多的人口。因此,在一个相对不善的环境下,古玛雅如何维系其庞大而复杂的文明,神秘的面纱被缓缓揭开。

集约型农业

古玛雅人的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包括连续的田间耕作、梯田、家庭菜园、树木栽培和水利改良(如改良的排水系统)。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区,可以进行连续田间耕作。这种耕作方式常见于玛雅南部和低地沿海各地,它主要适用于冲积河谷。在乌苏马辛塔河、莫塔瓜河、伯利兹河及其支流等河流的河堤和河滩平原,进行连续田间耕作可以获得更高产量。

在这些地区,随着周期性的洪水涌来,新的冲积土沉淀堆积,土壤肥力因此得到补充加强,虽然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中,由于具有活动性的河滩平原(漫滩沼泽)的低洼之处往往过于湿润,因此在没有挖掘排水渠的情况下是无法耕作的(见下文)。与火耕农业一样,几乎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古玛雅人使用过连续耕作技术(除了下文讨论的田间高地和梯田)。今天,在洪泛平原土壤肥沃的地区、南部高地的火山盆地和太平洋沿岸平原,以及北部高地和南部低地较深的土壤区,都采用了连续或接近连续的耕作。

依据对古典期生活在中部低地的玛雅人口峰值和密度的计算,人们猜测古玛雅人必然采取了某种连续种植的耕作方式。考虑到南部低地冲积平原的潜力,通过连续田间耕作,这些肥沃地区可发展为重要的“粮仓”,为古典期的人口中心提供大量玉米和其他主食。

在低地的一些地区,已确定是通过梯田来改造斜坡上的土壤地貌的。梯田可改善土壤侵蚀,保留土壤水分,从而提高生产力。最大面积的梯田坐落于里奥贝克地区,根据地面调查测算,大概有15万公顷的农田被改造为人工梯田。在伯利兹,逊安图尼奇和卡拉科尔及玛雅山坡上,也发现了几个大型梯田的踪影,它们的面积至少有4万公顷。这些地区的考古研究表明,梯田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典期这些农业特质表明,连续的田间耕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顾名思义,家庭(或厨房) 菜园种植是在住宅附近的空地上栽种培植作物。在热带地区,家庭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食用作物,比如一年生块根作物、玉米、豆类以及其他大田作物,多年生灌木、藤本植物和乔木。当代玛雅家庭菜园中种植的多种原生植物证明玛雅农业有集约化生产的潜力。家庭菜园可以实现单位土地作物的高产,并且源源不断地为人们供给食品和调味品。

种植不仅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工作量 (主要还是除草),而且降低了土壤的耗竭率。最重要的是,利用植物杂草,人类和动物的粪便做堆肥可以加强士壤中的营养,使之变得肥沃。

参考文献:

四大延伸或变动的生物圈保护区[J].科学生活,2006(12):57.

Santiso C,罗天祥.玛雅生物圈保护区——资源持续利用的一种选择[J].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95(01):41-44.

孔令平.玛雅文明的农业[J].农业考古,1983(02):228-233.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