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鸟类>

为什么鸟类能吃的东西人不能吃?为什么鸟类对变质食物的抵抗力这么高

时间:2024-03-15 22:56:55/人气:467 ℃

我们平常,在去鸟类市场的时候经常看到这一幕:所有的鸟儿密密麻麻挤压在一起,水罐上面都已经有了一层苔藓,笼里的鸟儿喝这些水依旧还活蹦乱跳。

在野外的鸟类,吃下变质的浆果或发霉的种子、小石子也依然美滋滋的?

即使是养在家里的鸟儿,它们有时候会把排泄物排到水罐里和食罐里,也依旧在饮用,完全没有觉得这个东西不卫生不健康。

首先要说的是:鸟类的消化系统的确和正常人认为的消化系统不同,它们的消化道很难积累毒素受到食物中有害物质的伤害。

另外要说的:它们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强大,喝脏水和变质食物身体依旧会受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鸟类的消化系统,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


野生鸟类食物和水源来自哪?

为了探究鸟儿喝水吃饭这件事,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鸟儿的饮食来源。

家庭饲养的观赏鸟,肯定会有主人每天定时安排干净的饮食,照顾的无微不至。家庭观赏鸟食物主要是谷类 少量昆虫。

野外的鸟儿,饮食就要比家里的复杂多了:

  1. 浆果
  2. 昆虫
  3. 谷类
  4. 菜籽/草籽

对于部分食腐和食肉的鸟类,其他动物的尸体和幼崽也是盘中餐。野外的鸟类,可以说是“很少吃素”的,即使是食谷类鸟,也会食用大量的小昆虫。

野外的鸟类饮水,主要来源是河水、雨水、雾水、溪水等天然水源。这些水源中除了有尘埃颗粒,肯定是难免有寄生虫和细菌的存在。

在城市和乡镇生活的鸟类,也会借助人类的设施和工具获取水分,例如下图这只杜鹃鸟,就在尝试在水龙头的漏水处获取水源。

大多数鸟类喝水,都要有一个抬头的动作。这是因为它们的口腔和喉部肌肉无力,无法完成吞咽动作,所以必须用抬头这个动作,让水自行进入食道。

但是也有个别例外,比如鸽子斑鸠喝水,就是一头扎进水里“咕噜咕噜”埋头喝个痛快,因为鸽子的口腔肌肉比较发达,可以完成吞咽。

了解完野外鸟儿的饮食来源,我们就了解一下:鸟类的消化道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鸟的生理特点:短消化道和高体温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是鸡鸭和是会飞的鸟,总感觉它们在不停地寻找食物,好像有填不满的胃口。鸟类一天吃下的食物重量,可以达到体重的30%,这个重量折合到人身上,相当于你每天要吃30多斤的饭。

这是由于内鸟类的运动量非常大,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热量,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食物在身体内存在的时间为了降低飞行重量,所以鸟儿发展出了一个比较另类的消化系统:

  1. 消化道极短。
  2. 消化速度快。

这两个特点,就直接导致了鸟类消化食物时,有两个现象:

  1. 营养吸收不完善:鸟儿因为消化道过短,所以鸟类饮食后的能量转换效率并不算高。
  2. 体内无法储存食物:鸟儿活动量大,新陈代谢快,加之要减轻体重,所以鸟类能边飞边排泄,吃下去的东西,无论是不是消化完了,都会在20分钟之内排泄完成。

下面这张图,就是最典型的边飞边排泄的例子。

以上特征,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鸟儿为什么喝下脏水和吃到发霉的食物也很少出现疾病的原因:

因为有害物质在体内停留时间极少。无论是寄生虫卵、有毒物质、细菌还是杂质,在鸟类体内停留都很少超过20分钟,一般5分钟左右就全被排除了。

这时候的寄生虫卵,刚刚感受到温暖舒适适宜发育的温度就被排走了,所以鸟体内很难出现寄生虫。

鸟儿在野外吃到寄生虫是常有的事,野外很多食物中都存在虫卵,例如食谷物的鸟类就会经常吃到米象虫卵,这种虫会把虫卵生殖到谷物的表面,鸟儿吃下去之后,就会把虫卵带到体内。

这些虫卵进入体内后,首先会经过鸟儿的两个消化器官:嗉囊和肌胃。鸟儿嗉囊有储存和软化食物的作用。鸟儿没有牙齿,无法咀嚼,所以它们存在一个“嗉囊”,来把食物进行初步软化后再进入主要的消化组织:肌胃。(准确说,肌胃的前方还有一个叫做腺胃的器官)。

肌胃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砂囊,鸟儿啄食石子、沙子,正是储存在肌胃当中。

肌胃对于鸟儿的作用,就如同牙齿:磨碎食物。鸟儿的腺胃比较脆弱,主要负责分解,而肌胃的肌肉非常发达,借助肌胃中的砂砾,能磨碎很多无法吸收的食物然后排出体外。寄生虫卵,也难逃这个绞磨过程。

有害物质通过鸟儿的肠胃,被短距离的直肠迅速排出体外,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会降低到最小。细菌和微生物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在体内停留时间短,所以造成的伤害低。

然后大家就会出现一个误解:认为鸟类喝脏水吃变质食物不会有伤害。那就错了,造成的伤害低,不代表没有伤害:鸟也会因为吃坏肚子。因为我们前文说过:鸟儿还有一个前胃,叫做腺胃,也有吸收的功能。

在野外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是:鸟儿吃了变质的发酵的浆果,会站不稳或者飞着飞着就撞到了树上,或者吃着吃着就从树上掉了下来。

因为发酵的浆果中有大量酒精成分,这些成分会被鸟儿吸收,结果鸟儿就醉了。鸟儿因为吃浆果喝醉这件事,最出名的就是新西兰。

新西兰有一种特有的鸟儿“克罗鸽”,这是一种栖息在新西兰北部和南部的鸟类,专门以水果为食。每到了野果成熟季节,经常会出现克罗鸽集体酗酒,然后一醉方休不醒鸟事的现象。就像下图这个样子,吃着吃着就醉倒了……

一旦它们喝醉了,地里的鼬科猫科等小型食肉目动物,就可以饱餐一顿了。所以这种鸟被新西兰人民称为“醉鬼”。鸟儿喝醉这种事,在野外还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了。不信就看看这只吃了发酵浆果后的鸽子,连路都走不明白了。

所以鸟儿也会被一些有害物质侵害健康,最典型的就是因为食用被农药污染的种子而造成的急性化学类中毒。2010年中国广播网就曾进行报道:在河北省秦皇岛每年救助的鸟儿中,有30%以上是因为农药中毒,尤其是救助的鹤类,几乎都是农药中毒。

对于这种化学毒素,鸟儿再强大的代谢能力也无能为力。

这应该是是和我们人类关系最亲密的一个问题:鸟类会传播病毒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除了最出名的禽流感外,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科报》还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了麻雀是自然界中西尼罗病毒的主要在宿主之一。

鸟的体内病毒数量也会携带近百种,但之所以少有鸟类感染病毒,一方面是因为野外的鸟类感染病毒死亡后人类也无从得知。另一方面,是鸟儿的体温高达42℃,最低不低于38℃。

大多数的病毒在高温下,会“失活”,所以大多数病毒在鸟儿体内不会发作,这一点非常像自然界的毒王“蝙蝠”。自然界的生物,对病毒的抵抗力比人类要高好几个等级这早就是不争的事实。


很多时候,并非野外的鸟儿不生病,而是当鸟儿生病后,身体虚弱运动能力变差,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就被凶猛的天敌作为了盘中餐,所以我们很难看到病入膏肓的野鸟。

不同的鸟类,会进化出不同的身体机能来应对环境,例如海鸟需要长时间饮用海水,所以进化出了“反渗透膜”把海水过滤成淡水;秃鹫吃腐蚀,所以进化出了比人类高10倍的胃酸来消灭致病细菌。

关于鸟儿独特的生理特点,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想了解更多,记得关注哦。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