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蚊蝇的克星有哪些?蚊蝇也能传非瘟夏季防非谈蚊蝇

时间:2023-12-27 01:17:42/人气:175 ℃

非洲猪瘟把养猪人都吓怕了,因网传苍蝇和蚊子都会传播非洲猪瘟,夏季来临,为防蚊蝇人们无所不用其极。

用纱网把整个猪舍笼罩

这位养猪大叔的做法管用吗?答案是一定不管用,人们用蚊帐笼罩一个几尺见方的床铺还不时有蚊子进入,别说这么大一栋猪舍,这种做法就是搞笑,对非瘟防控毫无用处。

本文从生物学角度全面认识蚊子和苍蝇,为减少养殖场区蚊蝇数量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一、关于蚊子:

1.蚊子的概况及危害:

蚊子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有3300种,只有80余种叮咬人类,至少有一种蚊子(巨蚊)以其他蚊子为食,中国有15属33种,以按蚊属、伊蚊属、库蚊属最有名,雌蚊以血液作为食物,雄蚊吸食植物的汁液。

蚊子可传播80多种疾病,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致命动物,年致死人数超72.5万人,而其他动物如蛇可年致死5万人、狗年致死2.5万人蛔虫年致死0.25万人、鳄鱼年致死0.1万人。

(1)按蚊:翅有斑,体灰色,身体停留时与停留面保持一定角度,夜间活动;中华按蚊的幼虫孳生在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

按蚊主要传播疟疾。

(2)库蚊:翅无斑,体棕黄色,身体停留时,与停留面保持平行状态,夜间活动;广布全世界,已知800余种和亚种,中国已知达70余种。幼虫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积水中,它们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又称“家蚊”。

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乙脑。

(3)伊蚊:翅无斑,身体黑色,有白色斑纹,喜白天活动,叮人凶猛,但飞行距离短,主要集中在繁殖地100米内,孳生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缸、罐头盒、花坛、竹筒、树洞、废旧轮胎、盆景等处。花斑蚊飞行速度极快,可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度飞行动作”。

伊蚊主要传播非洲猪瘟、登革热和乙脑。

所以,并不是每一种蚊子都可以传播非洲猪瘟,只有身上有纹身(白斑)的伊蚊才是真正的凶手,要阻断蚊子对非瘟的传播,就要清除猪场周围的积水坑及盆盆罐罐等小型容器。

2.蚊子的生活习性:

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平均寿命7~10天,雌蚊1~2个月,实验室可活4个月。一代发育需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雌蚊交配后必须“吸血”卵才能发育成熟,吸一次血产一次卵,每次200—300粒,一生产卵6—8次、共2000粒左右。一只雌蚊一年可繁殖1千万只左右。

该习性提示我们春末夏初是灭蚊的最佳季节,此时你拍死一只吸血雌蚊就相当于你今年消灭了一千万个蚊子,500个蚊子重量约1克,相当于你一巴掌拍死了20公斤蚊子。

蚊子触角有70多种气味和化学感受器,能从人和动物的呼气和汗液中探测到二氧化碳、1-辛烯-3-醇及其他有机物质,这些感受器在数百英尺外就探测到痕量化学物质而锁定目标。蚊子喜欢攻击穿深颜色衣服的人,把自己捂严实会释放更多气味和化合物,更招惹蚊子。

该习性提示我们蚊子是靠“闻气味”而寻找猎物,猪舍经常喷洒有气味消******或用艾叶熏蒸可减少蚊子数量。

蚊子刺吸式口器,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5倍。

蚊子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还防治血液凝结堵塞蚊子的嘴。

蚊子其实不会吸血,是靠血压把血液挤进吸管内,理论上,若叮咬位置肌肉收缩或拉伸皮肤,使蚊子无法拔出喙,便可使蚊子内脏爆裂。但蚊子腹神经索能传递过饱信息而使其及时拔出喙,所以,高血压杀不死蚊子。

蚊子每次叮咬后一般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最远活动距离可达180公里。

蚊子叮咬处痒的感觉并不是因为短针刺入或唾液里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痒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释出的“组织胺”引起。

该习性提示我们蚊子叮咬的目的是为了吸血,叮咬部位起疙瘩一般是在皮薄毛稀处、按血管纹路分布,猪耳朵上最多见,若猪全身密布疙瘩多是圆环病毒的皮炎肾炎综合征引起。

3.蚊子的生活史:

(1)卵: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1000~3000个。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按蚊和家蚊,2天内孵化)、水边(伊蚊,3-5天内孵化)和水中三种形式。

(2)幼虫(孑孓jie jue):水中垂直运动,用吸管空中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

(3)蛹:侧面看像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经2天完全成熟

(4)成虫:新出生的蚊子翅膀没有硬(羽化),无法起飞。羽化在24小 时内完成,羽化后几分钟,便开始交配,雌蚊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

蚊子的繁殖:黄昏时在田野或草地形成“蚊柱”群舞,蚊柱不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而是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雌蚊见到雄蚊“群舞”,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堵塞雌蚊交配孔,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雌蚊一次交配后的一生(最长90多天后)产下的卵都可受精。

4.近年来见诸报端的其他蚊媒传染病:

(1)疟疾:

也称打摆子或寒热病,南方称为瘴气,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在200万—300万之间,另有3—5亿多人感染这种疾病,全球96%的疟疾集中在35个国家,其中大部分在非洲,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表现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2)丝虫病(象皮病):

人是惟一的终寄主,我国只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流行区为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症状表现为淋巴管炎和丹毒样皮炎,淋巴管炎特征为逆行性,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 。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

(3)登革热(关节热、骨折热):

源自斯瓦希里语,意思是突然抽筋,走起路来就像穿夹脚高跟鞋的女人,全球40%人口都受到登革热威胁,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潜伏期通常约5-7天。临床分2个类型:普通登革热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出血登革热内脏广泛出血、迅速休克,死亡率5—10%。

(4)乙脑:

三带喙库蚊是媒介,猪是扩散宿主,流行于7、8、9月份,潜伏期10—15天

人感染表现急性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及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瘫痪等后遗症。

猪感染表现高热、嗜眠、步行踉跄,母猪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临诊无脑炎病例。

(5)埃博拉病毒:

人类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亡,先是发热、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不久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内脏破碎,每个毛孔都往外渗血),死亡率90%,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6)寨卡病毒(小头病):

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

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

2015年巴西的寨卡暴发流行中发现有很多小头畸形的新生儿(出生的新生儿头围与匹配的相同性别和孕龄的孩子比,低于平均值超过了两个标准差。

二、关于苍蝇

1.苍蝇的概况与危害

蝇类共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常见的蝇类多属蝇科、丽蝇科、麻蝇科和花蝇科。

苍蝇属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科,全世界已定名的苍蝇大约有4200种,我国已知有约500种,主要蝇种有家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

雄蝇个小、肚子小而扁、屁股圆形;雌蝇个大、肚子大而圆、屁股尖型。

苍蝇可传播50多种疾病,是伤寒、痢疾、霍乱、鼠疫、炭疽病(家畜)等媒介昆虫;有些蝇类幼虫寄生于人体或其他动物组织内,引起蝇蛆症;某些吸血性种类的成虫可刺吸家畜血液而传播锥虫病、非洲猪瘟等。

具有刺吸式口器的苍蝇包括蝇科舌蝇属的采采蝇等,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我国尚未发现;蝇科螫蝇属的厩螫蝇等,世界范围分布;虱蝇科的犬虱蝇等,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蛛蝇科的多毛蛛蝇等,分布于我国台湾及华南地带;蝠蝇科的蝙蝠蝇等。有趣的是这些吸血苍蝇从不叮咬斑马,是因为斑马的黑白条纹“晃眼”,然而这些条纹却容易吸引狮子。

所以,不是所有苍蝇都能够传播非洲猪瘟,只有罕见的具有刺吸式口器的苍蝇才可传播。

2.苍蝇的生活习性:

大多数苍蝇口器属于舐吸式,只进食流体食物,进食前要将食物由固体变为液体,因此,取食时要吐出嗉囊液来溶解食物,进食后7—11秒即可排粪,每分钟要排便4—5次,习惯是边吃、边吐、边拉。

该习性要求喂猪要逐渐摒弃简易自动料槽,每顿饲料要吃完,吃不完时要及时清理干净。

苍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寿命1个月左右,温度低于10度时,几乎不能进行活动。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终身产卵的特点,一只雌蝇一生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一生可产卵500-1000个。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一对苍蝇的后代共约1.9亿只。

3.苍蝇的生活史:

(1)卵:卵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以下不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则死亡。

(2)幼虫:1龄幼虫体长1~3毫米,仅有后气门,体色透明;蜕皮后变为2龄,长3~5毫米,有前气门,后气门有2裂,体色乳白;再次蜕皮即为3龄,长5~13毫米,后气门3裂,体色乳黄色。蝇蛆喜钻孔,畏惧强光,具多食性,采食各种腐败发酵有机物。

(3)蛹:呈桶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5~8毫米

(4)成蝇:从蛹羽化的成蝇,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化"几个阶段,在27℃的条件下,羽化后2~24小时成蝇才开始活动、摄食。

苍蝇的繁殖:在适宜温度下,雄蝇羽化后 18~24 小时、蝇羽化后 30 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清晨的5:00~7:00。有效交配时间长达 1 小时。绝大多数家蝇终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可久驻一处,一同爬行,双飞翔。

4.常见的蝇媒传染病:

锥虫病: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

(1)非洲锥虫病:又称昏睡病,流行于非洲地区,初期出现发热、皮疹、水肿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后脑部和脑膜出现炎症,出现昏睡,最终导至昏迷死亡。

(2)美洲锥虫病:又称恰加斯氏病,流行于21个拉丁美洲国家,急性期以发热、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及心脏扩大为特征;慢性期以心肌炎、心脏扩大、食道或结肠扩张为特征。

三、养猪场消灭蚊蝇的常用方法

1.物理法:

(1)圈舍安装门帘和窗纱

(2)硬化地面,清除坑洼积水及圈舍周围垃圾、灌木、藤蔓

2. 化学法:

(1)环丙氨嗪拌料,抑制蝇蛆生长。

(2)喷洒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消杀

(3)静置一缸洗衣粉水,阻断蚊子幼虫发育。

(4)啤酒或糖灭蚊:广口瓶内装少许浓糖液或啤酒,蚊子闻到糖就会往瓶内钻。

3.生物学法

(1)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提高氨基酸含量,减少粪便中未消化含氮物。

(2)粪便采用塑料薄膜生物发酵,利用发酵高温杀灭蝇蛆。

4.生态学法

(1)光线干扰:安装橘红色灯泡,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

(2)安装灭蚊灯灭蚊

(3)气味干扰:包括内服大蒜素;使用艾叶、干橘皮或残茶叶烟熏等。

四、驱蚊辟谣:

1.维生素B1驱蚊:已证实维生素B1仅用于VB1缺乏者,无驱蚊效果

2.香皂水、盐水可迅速止痒:香皂水有清洁成分,不宜在皮肤上久留,容易过敏,加重瘙痒症状;若皮肤有破溃,盐水冲泡皮肤还增加愈合难度

3.纯天然花露水、蚊香、喷雾剂等小儿可用:只有含有避蚊胺或驱蚊酯成分的产品才能驱蚊,而避蚊胺对婴幼儿神经系统和皮肤有损害;2岁以下儿童不能用任何成人驱蚊产品,花露水也得稀释5—7倍,不能接触到眼睛。

4.电蚊拍 杀虫剂 = 火灾:杀虫剂是可燃性气体,与电火花接触会着火。

作者:赵浩 来源:养猪在线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