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读者投稿到底是什么?理想读者,的入门指南原来出版这么难

时间:2023-11-25 12:32:24/人气:289 ℃

苏珊·桑塔格曾说过,一本书不仅是世界的一个断片,它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是大世界的微缩,我们读者栖居其中。

一本书,能展现在我们面前,实属不易,编辑的劳苦用心、译者的默默耕耘、出版商的孤注一掷……为此我希望成为一名「理想读者」。其实这个词是我臆想出来的,与以「理想」修饰的词同义,是尽善尽美的意思,如同因为珍惜彼此爱情,希望成为妻子面前更好的丈夫一样,得知图书出版推广之艰难,在任何专业领域都没有发言权的我,想成为更好的读者。把我关于字符之间的排列组合,到一本书的诞生,曾走过弯路与曾获得会发出感叹声的宝贵知识与大家分享,与其说是什么经验之谈,我更觉得是一份成为「理想读者」的入门指南,读书如果还能知道书籍背后的故事,我觉得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要是看完,你怀里的书籍也突然变得沉甸甸的,就再好不过了!

编辑

年轻人,假如你一开始就不看好这本书,那就根本不该买下它的版权。

出版是传播意念、争取读者的行业。出版即推广,出版是为了推广而出版,不是为了出版而出版。图书编辑可以通过出版物普及知识、传播文化,说自己想要说的话。作者的文字经过编辑的处理,成为成熟的作品,进而印刷、出版、发行,努力成为既符合规范,又符合读者期待的东西。

编辑的职责不是毕恭毕敬地接纳每一部被交到手中的作品,他们渴望好书,无论筛选的过程有多长,其职业生涯最振奋人心的时刻,还是发现一本好书,或买下一部好作品的时候,《编辑人的世界》的编辑格罗斯曾这么说过。

知名的作者有编辑约稿,争着抢着买版权,可要是一个没有流量、没有经验的新作者,ta 该如何获得一次出版的机会呢?首先你得坚持写,我听过这么一个详实的案例。作者 A 通过某平台后台联系到了现役编辑 B,向编辑发去了自己写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的短篇,好几,编辑看罢被吸引,希望作者能继续写,试着拿出更多的作品,三个月后,作者如约而至,编辑觉得作品会被读者喜爱于是签下作者,所谓的大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当然,那是一位幸运的作者,因为不是所有编辑都会在几乎没有太多自我表达的情况下,随意去通读前来联系的作者的作品,毕竟,日常的工作就已经繁忙不已。于是我在《老猫学出版》中,找到了正确的行动指南,新人作者要是想出书,要表达你自己,说服编辑,应该这么做。写一篇文章作为对出版社的提案,核心要解决这带有 4 个 W 和 1 个 H 的问题。

Who:作者是谁?

What:要写什么题目?

What For:为什么要写那个题目?

How:有能力写那个题目?

Why:为什么读者要关切(他写的)那个题目?

然后附上全书大纲(目录加上解说),与写作计划(已经写完的,附上几章正文即可),然后找到适合你属性的书系,寄给书系的编辑,从大规模的往下寄,以散弹打鸟的形式,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你不知道主编是谁,找到一本该书系最近出版的书,翻开版权页,上面通常都会标示主编姓名和公司地址,把你的提案寄过去,直接具名某某主编收。如果版权页没写,就直接打电话给出版社总机。

说到打电话,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对于检索实体书店库存来说也是(区别于电子书可以随意全文检索,实体书店里有没有这本书,这本书说什么,通常都要亲自去看)。但其实,在地图 App 上一般都能找到它们的电话,可以直接打电话去询问,有库存的话,它们基本支持线上购买,这样子就省去了不少时间成本,不再是一家家书店地跑,而是一个个电话地打。举个例子,台湾有鹿文化出版的著名作词人葛大为的散记《我记不得每只猫的名字》,我就是通过电话咨询,线上购于深圳诚品书店的。且据我了解,目前可以购入港台书的书店有南京的先锋书店、苏州的诚品书店、方所书店(广州 / 成都 / 西安 / 青岛)、深圳的本来书店等。

扯远了,编辑一直是一个身兼数职的工作,举例像生活、读书、新知三家出版社,都是由办杂志起家,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但当年三家办了这么多杂志,却没有一个庞大的编辑部。每个杂志,除了主编,最多配备一两个助手,有的甚至连助手都没有,就主编一个人,还有人讥笑这是「皮包编辑部」——因为皮包方便,可以拎起就走。《新音乐》的主编李凌连皮包都没有,稿子就放在一个布袋里,写稿、看稿、画版式、看校样、写回信,都是他一个人。而如今,编辑既要懂得面对一堆文字和图像材料,怎么编辑、整理、加工成才能使一本令人喜欢且符合读者期待的书,又要考虑市场,首印要印多少本、怎么更好地把书卖出去,还要和作者 / 经纪人(畅销书、长销书的作者知名度较高,一般都有经纪人)维持良好的关系,以防行业竞争,被同行伙伴挖走重要的作者。

校对

出版工作中的校对有双重意思,一是指修改文字内容的工作,二是指做这种文字工作的人,但无论是哪一种意思,都是为了消灭文字差错,使文章文以达意。校对工作中,校对的主题分著作人(或译者)、编辑、专职校对三种,其中编辑校对又称半自校,即在原稿上,对作品的文字和内容进行核查和错误更正,是每个编辑都要掌握的一种能力。中文校对的出错率很大,因为我们说话喜欢引经据典,面对几千年的文化,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会造成严重的文字差错,如《词误百析》中举例的「不刊之论」并不是质量低的稿件或不可刊登的言论,而是与古代的书写材料有关,古人在竹简上写字,发现差错,便会用刀,削掉写错的部分,再用笔重新写上正确的,这就叫「刊」,是形声词,本义是砍伐。不刊指的是不容更动和改变,因此「不刊」「不刊之论」「不刊之书」实则都是褒义词,是用来称赞文章和图书的。

引进图书

像《哈利波特》这种畅销书很少见,很难碰到,几乎无法预测下一本大畅销会是什么书。「它真的有那么好看吗?有比《西游记》好看一百倍,比《红楼梦》好看一千倍吗」,这种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哈利波特》的成功,从爱丁堡开始,席卷整个世界,少不了营销的推动,一个付不起暖气费的单亲妈妈的逆袭,到作品改编电影和一众周边的出现,其衍生价值,是小说本身、故事本身的数以十倍、百倍。

海外图书版权引进运作流程每家出版社都不尽相同,以下是三家不同的出版社的流程对比。

虽然流程不尽相同,但共同点还是不难找到的,便是由编辑部决定选题与要引进的内容,这让编辑身上肩负起的责任很大,因为越来越多的外版图书被引进到中国,但市场反响未必如愿,这需要编辑自己去做市场调研。就像我们在国内想要知道一本书是不是好书那样,持续关注该书在各大榜单上的上榜情况,关注读者对它的评价,评优的怎么说,给差评的又是因为什么,这本书在编辑决定引进之前还有没有被别的国家引进,评价又是如何,还有不能忘记的就是,看书的销量怎么样。我猜这或许就是出版社招聘是要求编辑最好多掌握一门外语或英语过硬的原因吧。总的来说,编辑还要有良好的书感,即对书的直觉判断力,对书本质特征的感悟力,可以拍板决定,「就这部了」的果敢与自信。

一些优秀的编辑凭借着或题材的稀缺(后浪文学的编辑朱岳引进的华语文学系列)、或装帧设计形式上的独特性(甲骨文 2020 年做的特装书系列)、或对市场预测的准确性(一頁 folio 品牌总监恰恰的文豪手帖),成功激起读者的兴趣,卖出书去。

华语文学系列

让那些好的文字和好的故事闪闪发光。

后浪文学的编辑朱岳以《好奇心日报》的星期六小说栏目为媒介,将后浪文学的引进的华语文学系列的作家作品以每周一篇的形式推送到读者手上,而自己作为特约编辑在文末进行点评,实则是以处理这些文字的人的身份,把作品的精神内核解读给大众读者,以往不曾听过的作家的名字,过去不曾涉猎的别样的内容,都部分地拆解开来,深奥的文字从而降低门槛,更多的读者被吸引阅读。

甲骨文特装书

特装书和普通书的特殊意义,就是在展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也好,展示甲骨文也好,还是说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图书加工业里的,我们可以把一本书做成什么样儿。

区别于每年的最美图书,甲骨文的特装书追求的是在内容过硬的情况下,让它能普世地让大家了解,即可以批量化生产,让每个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特殊装帧的图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把编辑部认为是有受众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他们再考虑是不是能够给大家特加的一个也算是欣赏的形式,「从最开始的书口刷边、喷绘、毛边,到镭射、金卡、藏书票,再到毛边 刷边、镭射 金卡、毛边 刷边 洒金的复合工艺,通过改良和创新特装形式,甲骨文创造了一本本有口皆碑的特装——金边版《非凡抄本寻访录》、喷绘版《肇造区夏》、金口印花版《圣殿骑士团》、梦幻镭射版《一把海贝》、金毛版《王朝》」,倍受读者喜爱。

文豪手帖

你还记得三年前,以 8 本 8 色薯片袋包装的《鲍勃·迪伦诗歌集》吗,抑或是去年夏天,以帆布袋上的一句「保卫诗歌,也保卫一个小城夏日的傍晚」,火出圈的扎加耶夫斯基诗集?这些用心的图书装帧设计、宣传推广,都出自一个 2019 年成立的独立出版品牌「一頁 folio」的品牌总监恰恰之手。为了适应新的市场,不断地向传统装帧提出挑战的她,2020 年交出了新的作品——以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永井荷风日等东瀛文豪们的作品为内容制作的系列文库本——文豪手帖。以平装、A6 大小、典型的 105mm x 148mm 版面,和轻薄的纸张,诠释着经典的「文库本」的面貌。它设计得十分讨喜,既方便通勤时单手阅读,也对休闲时想顺手翻看一本书的人满是吸引力,且译者均为业内有口皆碑的陈德文老师,低廉的价格、不错的品质,让读者可以放心购入。

翻译

严复曾在汉译的《天演论》的例言上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他接下去又详细解释说,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字句,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足。但其实做翻译和做编辑一样,都是坐冷板凳、替他人做嫁衣的活儿,很多译者默默耕耘了很多年,却很少被外界所了解或关注。

一本书的翻译,出版商一般会自己委托译者译书出版,有时是知名的翻译家、有时是身兼数职的高校教师,也有来自投稿的文学翻译爱好者,通过试译筛选,凭借着质量过关、交稿及时,得到机会接着翻下去。翻译时,译者不可侵犯原作品的修改权或保护作品完整权,即很难翻的句子不可以选择性漏译,那些属于作者风格的文笔,也不可随心篡改。

好的翻译会把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完整地带给读者,如《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译者陈英,就让那不勒斯那个喧闹的、尘土飞扬的街区,尽可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女性对教育的需求、希望跳出现有阶层的渴望、关于贫穷的嘶吼,粗糙且带有颗粒感的生活,引起了四面八方读者的强烈共鸣,以及后来影视作品的加持,这一切使得书籍的销量呈现出了现象级别。

而还有一些,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最初的译者施咸荣先生,虽然当初引进作品的条件很艰苦,但对于作品中脏字的处理与口语化的表达,都仍有改进的空间,以至于这本书也给部分读者留下了脏话连篇,人物轻薄,故事节奏把握失衡的印象。后来有了孙仲旭先生的版本,经常有关于两者比较的文章。

同时出版业还有一些陋规,譬如译者的稿子交了,出版社确认品质可以接受,合同上写明稿费于出版后多少天内汇款,却因为出版社的因素,书出不了或者延期出版的,译者的稿费也会出现拖欠的问题,虽然已经不多见了,但不少新手译者还是要注意,留心合约条文保障自己的权益。

出版商

出版商包含出版社与民营出版公司。

出版社在我国都是国企,像大家所熟知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就是业内有口皆碑的优质大社。而出版公司,大都是民营企业,从工商局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后,任何人都可以开起来。现在比较有名的有新经典、后浪、读库、磨铁、果麦等,就都是民营出版公司。在我们国家,只有出版社有出版权,有资格拿到书号,而一本书对应一个书号,因此出版社可以自己出书,出版公司就不行,只能选择与出版社合作的形式出书,或自己把书做好,再去出版社买个书号出版。

糕点制作商会把糖浆制作的晶莹剔透的城堡和塔楼放在橱窗里,但并不是为了卖掉它们。

还记得我第一次收到不流的签名时,真的很激动也很幸福

虽然和商人谈情怀,貌似是行不通的事情,但细看现实,其实也不是。如今因大量引进港台与马来地区作者而直接或间接引发华语文学的大爆发的后浪,起初是做有关电影方面的书籍起家的,靠着一本《秘密花园》,一夜爆红,吸纳资金后投身于后浪文学与专注成人漫画的后浪漫的理想主义建设中,出版了很多不那么好卖,却很有价值的书,如原创文学系列(僭越了,但我本人是很喜欢的),实证商业成功并不是图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体书店

书的出版量这么大,我也是在这里工作之后才知道的。

我们到书店总是会习惯性关注「最近有什么新书」,很少考虑到从旧书里寻宝,于是,渐渐地,几乎所有书店,不管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通通都重视新书,给新书最好的位置,最明显的陈列,比如放在书店的入口,让读者一进来就能看见。但新书的寿命是很短的,因为它很快会被更新的书替代,2013 年日本 NHK 电视台曾在大型连锁书店纪伊国屋书店采访,它们一日的进货量是 200 种,书太多,书店来不及陈列,读者无法消化,产生竞争加剧,整体退书率上升,当时该家书店的退货率就高达三成,摆在书店的书几乎每天都在变换,不仅是店员,读者也在日渐壮大的书林中迷失。

相较于每日由货车运来大量新书的连锁大型书店、书城,独立书店则多为店家自己外出采购或少量订购,选书、书的陈列,都更个性化。说实话如果让我来当书店老板,我或许不乐意,因为我一直都认为书是非买不读、非借不读的,要我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好书卖给素未谋面的人,想想我都心疼得就像血被抽走一样。

没有草稿,全凭即兴,坂本店长又在创作了……

说来也巧,《今日店休》与《书店日记》的书店老板,都是由摆书摊开始的,通过不断地收书和卖书,挣得第一桶金,然后买下店铺,用心经营。尤其是《今日店休》旧书店主坂本健一,书都是高价收低价卖,希望想读书的人,哪怕多一个,都是极好的,也热衷于给客人推荐图书,要是自己的读书经历能对别人有所帮助的话。告诫年轻人不要认为书太重了,翻页太麻烦了,就不去读,便宜卖的书也不要粗暴地对待,出书的时候,老人已经 93 岁高龄,却日日不变,全心全意卖好书,无私的精神、坚持的品质,给我很大的震撼。

结语

其实我不知道未来,在这个实体和虚拟交会冲击的时代,纸质书会不会被电子书所取代,实体书店会不会被网上书店所取代,一面对无法回答的问题,我最喜欢谈情怀了。网络购书便捷、价格便宜、种类全,但实体书店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不同主题的各自书籍,不需要在锁定目标后检索才能接触;也可以挑选合适的图书装帧,指尖划过纸的触感、书的工艺和手感;还有书店空间打造出来的阅读环境,这些对我来说,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亘久。所以,我才希望向成为「理想读者」前进,回报支撑起我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知识的世界的书籍,多担待一份哪怕是精神世界的感同身受。希望书背后的故事在这篇分享入门里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吧,感谢阅读。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