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弟子规分解教程,分解弟子规

时间:2024-03-29 06:32:11/人气:178 ℃

作者:杨诺宾

前言

本人杨诺宾,京朝派杨门太极拳的创立者,2011年12月5日我的拳学门派诞生,至今我依旧在不断完善和改良自己的拳学系统。从这个系统创立之初,这一切就没有停止过。与其他很多门派不同,我不喜欢把宗师的称号附会给某个古人来妆点自己的武术,我不需要借着那些手段让自己显得更权威。本门的创立者就是我,这毫无疑问!我不会把自己做的事情说成是别人干的。但本门之所以能够创立,并非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今时今日,能够让门下弟子享受到纯正的太极拳法,那些完备的系统,通俗易懂的拳理,都离不开一直以来的潜心研究。而能够毫无顾虑的从事研究工作,是与当年我父亲杨守信先生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这也是我为何尊父为师的原因。

陈旧腐朽的传统武术圈带给了我巨大伤害,但无论是技术上的欺骗、精神上的折磨,还是道德上的迫害,在残酷的处境之中,父亲大人始终都会无条件的支持我,让我能够直面困难,摆脱阴影,并鼓起勇气去做正确的事情。

父亲大人并不会武艺,但确是创立京朝派杨门太极拳的最大能量源泉,他的付出理应被人知晓,他也是我最为信赖的精神导师。作为本文的作者,我期待《分解弟子规》能够产生当年《分解拳论》那样的影响力。武术并不仅仅是拳脚功夫,希望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能够借着本文知晓它更为丰富的内容。

弟子规。

解:弟子自然是指从学者,规是从学者应该遵守的内容。

析:“规”要着重说一下,这里的规,和当下的意义是不同的,因为现在是法治社会,任何规章都不可以大于法的,但旧时却大不相同。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法治观念较为混沌的君主专制时期,某些规是有着类似法律,甚至大于法律的权威的。这里所说的“规”除了凸显《弟子规》原文的重要地位以外,还可以让人们了解古时的价值观是什么。毕竟这些条款在那个时代不是当做一般的道理的,而是几乎视作一种真理存在的。

《弟子规》作为一种旧时的“规”规章、规范,所针对的人群是单方面群体——弟子!教者、受教者,在旧时是各自有着不同的地位。现代人知晓人人平等的观念,老师与学生同样是平等的。因此要时时刻刻铭记,人人平等!无论后续文章提及什么令你觉得有失这一准则的内容,你都不会轻易被染色,而会立刻发觉它的问题。

圣人训。

解:圣人训即是圣人的教导。

析:古时描绘的“圣人”几乎就是完全正确的人。他们被人崇拜,有着绝对的权威,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是对整个社会的运转做出规定的人。弟子规在旧时并不是一部很高深的文章,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入门级,但其中内容却依旧有圣人训,可见高深与否不重要,其中的文字是很神圣的,也十分的绝对化。

由于对所谓圣人并未提及他们具体数量和姓名,所以我想这部弟子规并不是为了突出哪位圣人或哪些圣人是多么的神圣,大概是弟子规的作者,有意把自己归纳的文章借着“圣人”的名义,强调一下其权威性和重要性而已。是为后续文字的不可动摇性打下基础。这和当下流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着截然不同的逻辑。因为在你验证之前,通过“圣人训”这三个字几乎已经确立了弟子规原文不可动摇的正确了。

首孝悌,次谨信。

解: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生活中要懂得谦卑谨慎并且诚实守信。

析:“首孝悌、次谨信”无疑是善意的。无论弟子规全文要给人植入什么价值观,单从微观角度来讲,这句“首孝悌、次谨信”以人们“通俗的理解”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但人们读任何文字必须要懂得分辨,尤其是弟子规这样的三字一组,节奏分明的句子。句式言简意赅,为深入的二次解读预留了巨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在旧时常见的现象。而具有“最终解释权”的人,往往都是社会中有地位有权威的人士。既然需要二次解读,因此就会出现一个现象,人们在普遍认同原文的情况下,对其分解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因此,人们需要在“被解读”之前,知晓文字或语言等沟通工具,其本身的意义何在?

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这些不过都是用来传递意思的工具,通过一个人合理表达,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使人们借着工具进行勾通。如果勾通不利,理解有偏差,更多的问题其实是出自于表达的一方的(并不是指完全出自表达一方)。但问题是,很多旧时的圣贤其实都是已经故去的人,他们是无法做出自己的二次解释的。因此在被解释的过程中,基本都不是作者本人,也就不免出现不同的方式和版本。有些合乎情理,有些荒谬绝伦。人们把这一切可以视作参考的道理。但切记仅可参考,切勿绝对。因为保留自我,做出判断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正是符合“谨”字的要求。

“首孝悌、次谨信”似乎好的行为有首次之分。但实际上,好的行为在很多时候是不分顺序与主次的。而要切记,即便是被称作好的行为,亦不可绝对化!因为好的行为如果绝对化,有可能会成为坏事的帮凶。正如文中的“孝”,若是父母命你无故杀人,你也要以所谓“首孝”之名而实施么?那当然不可以。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中,遵守法律才是正道。要明白,非法律所禁止的才可为之。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们要亲近智慧,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懂得学习,懂得聆听,其实也正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智慧赐人幸福,让人懂得谦卑,使人能受教于人,叫人严于自律;同时智慧让人避恶,给人安宁,增人慈善,能指人明路,更突显人的价值。小至个体,大致国家,无不需要机巧灵敏的智慧。看本文之前,务必要醒醒脑子。

泛爱众、而亲仁。

解:爱不偏倚,要泛及众人,并在众人中选择更加亲近仁德仁义之人。

析:原文相信人心博爱,而我要告知于人的是,人心自私。两者看似矛盾,然而却都是正确的。因为人性本就错综善变,时时刻刻都不相同。

爱通常是有代价的,我爱你,你也要爱我,你爱我,我才更爱你,我总是爱你,你又总不爱我,我也就不爱你了。观世上最为无私之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之爱,但任何爱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父母对子女之爱通常也是建立在“我的”这一条件之下。假设一位“父亲”得知养育多年的子女并非出自亲生,这“父亲”的爱也难保不会改变。

认识世界要认识它的真相。人很难做到博爱,但完全可以以博爱为初心。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更要明了,初心易得,但始终难守啊!

如此解析,貌似略带残酷,但也是一种真相层面上的“泛爱众”。

“而亲仁”是在泛爱众的基础上近仁者,或是解为“亲仁义、仁德”之人。这样强的目的性,显得之前的泛爱众似乎充满了虚伪。所以说人心总是不定的,善恶也是因时、因事、因利益关系而异的。人们如何分辨他人的仁义?谁又有资格定论谁人仁,谁人不仁呢?人们是该相信别人口中对他人的描述,还是相信自己理解之下对他人的印象呢?无论哪种方式,或许都不能称之为最佳答案。本文弟子规,按理说应是对弟子的规范,但“亲仁”此等高深的要求,怕是老师也难以做到的。

至此,两句话顺读反而不如倒置:与其亲仁,倒不如去爱众啊!

有余力、则学文。

解:有富余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就多学习些文章。

析:古时候没有什么专、本、研,甚至N年的义务教育也是不存在的。学科的丰富程度远不及现在。古时医学与数学的落后,更是被当下所共知。有人甚至调侃:“我本来与数学友好的相处着,直到那些XYZ 之类的字母出现!”

要说学文,古时主要是读各种文章。你可以说学文是积累文章中的词汇量,也可以说学习文章中的知识道理,更可以说学文是指学习文化传统。但无论怎么理解,要记得:就当下而言,有时间多读书就对了。

此处提及文化,就不得不提“文化”一词本身的意义。万物皆文化!且不说诗词歌赋是文化,就被某些群体定义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事物(也未必不登大雅之堂),也全都算是文化了。马桶有马桶文化,骂人也有粗口文化。还有什么不是文化?文化一词本身属于代用词,文化二字本身的意思广泛而善变。如果说一个人很有文化。文化一词很可能就是指知识。可如果说一个人有知识没文化,那文化一词或许就由知识变为了别的。或指礼貌、或指信用、或指耐心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说到这里不禁感叹当下生活的节奏与压力。如果忙碌之后尚有余力的话,除了学习以外,更要好好生活,好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好好爱惜自己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要及时。如果是吩咐做事,则要优先来做,“行勿懒”嘛!不论是叫你吃饭,还是要你做饭,都不可缓,更都别犯懒。

析:当下人们言语上依旧主张孝敬父母,但其实对待父母并不是很重视的。反之,人们往往对陌生人报以笑脸,却对自己亲近的人冷语冷言。如果说泛爱众是一种博爱,那么对自己亲近之人则更要加倍关爱。切勿忽视。

很明显,我这一段的解读是较为现代的解读了,因为我主张人对父母的服从是出于爱的,而出于爱的服从,是不会有失个人的判断的。这并非古时“父为子纲”的那种绝对服从的架构。那样的架构是一个巨大的糟粕,正如“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绝对服从,更是糟粕中的糟粕。

分解至此,不难看出两件事。1、圣人未必真的高明无错,在旧时的社会,“圣人”的某些观念甚至不及当下的小孩子。“圣人”也是旧时价值观牢笼下的困兽。2、《弟子规》用字简练、不甚精准的表达方式是相对高明的,因为此举可以给它超越陈旧观念的解读预留出一定的可能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的听从,父母的批评,要从从容容的接受。

析:如果没有看到上一句解答中关于“个人的判断”的强调,估计很多叛逆青年对此句中的“敬听、顺承”会不以为然。这了还要反复强调自身判断,出于爱的服从是幸福的,但出于错误的盲从,则令人抗拒,也使人迷失。

人们的价值观在点滴搭建中逐渐形成的,这一过程中,需要时时提醒,刻刻精心地保守自我,否则很容易在貌似合情合理的表象中,被不知不觉地灌输很绝对化的观念。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解析:这四句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关爱,毕竟人有年老之时,不可能永远由父母照顾子女,子女也会有照顾老人的时候。无冬历夏,由清晨至黄昏,都要为父母着想。冬天按时交取暖费,夏天保养好空调,早晨说:“又是新的一天!”晚上提醒老人,该睡觉就睡觉,电视别看得太晚。

出必告、返必面。

解析:出门跟父母打声招呼,回来跟父母言语一下。这其实是在普通不过的人之常情。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弟子规之前就已经是这么做了。所以有时候人们不妨反思,是人们在圣人的训示下规范了自己的生活(或学习),还是一个普普通通人,借着罗列人们生活中理所当然的正确事情,而一不小心成为了圣人呢?

居有常、业无变。

解:居住要有固定的地方,职业确立之后不要去改变。

析:“居有常”对于旅行家来说一定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业无变”对于有上进心时常跳槽升职的人群也是极难恪守的。可是对于阶层固化的那个时代,这一切几乎成了一种“规”,被人习以为常接受着。如果是放在当下,居有房(自己的房子),业有常(符合规律不用过度劳累的工作)那才算是不错的。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析:小事情也不要擅自去做,需要跟父母禀告才可以。假如私自做了,就有亏于为人子女之道了。看到这句话,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教育,那么教人的人,首先就是有亏于“身为人师”这四个字了。此乃“师道亏”也!

为师者,除了教人知识,更要用尽办法去树立一个人独立的人格。在漫漫的施教之路上,培养自己弟子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完整的人。前路遥远或凶险,我难以长久陪伴,但是你永远不要害怕!因为你已经得了我的传授,从此不比我差。

不妨让我看返回去再读读《弟子规》前面的句子“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当你接受了某些道理,被拽进了某个逻辑之中,是否会觉得之后的内容接受起来也变得顺理成章呢?很多人其实是那样的,懒于分辨的人就会那样。

分解到这个层面,你是否会开始有些担心呢?觉得文字中也充满未知的陷阱,因此而畏惧了解新的事物?我相信有些人是的。但是,我会告诉你:“不要怕,永远都不要害怕,因为你已经意识到了要懂得分辨,所以认识起事情来,你也不比我差!”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好的东西不管多小,别只是想着私自享用,要懂得与家人分享。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自私,会让自己的亲人感到伤心。

析:这些话无论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还是物质匮乏的时代,都是好的教导。然而除了物质,还有一些东西是可以举一反三的,比如:精神层面。在物质足够充沛的时代,太多人私藏的不是某些好的东西,而是把困苦与伤心埋在了自己的世界中,把喜悦与平安报给了自己的亲人。如果一个人背负得太多,同样会让自己的亲人感到伤心。那不是因为失望而伤心。但那种伤心更像是本文原文的“心伤”!愿每一个善良的灵魂都能得以安慰吧!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父母所喜爱的事物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好,父母所厌恶的事物则要小心处置掉。

析:这些道理其实并不仅仅是对于父母而言的,对于其他人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当然不是鼓动人们都去变成讨好型人格,而是希望人们有着一定的“共情”能力。

我一直相信共情能力是人性光辉的一部分。同时我也必须承认,原文所指的其实更接近于人性的阴暗面。在旧代的背景之下,“父为子纲”是一种绝对服从的格式化要求。原文更接近于那种格式,那会抹去人们的人性,属于一种对待人如同对待动物一般的精心驯化。

“亲所好(hào)”,不如读为“亲所好(hǎo)”行事不仅仅投其所好,自己要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事情会对自己的亲人有益处。那样多了一些分辨感,少了一些盲从感。

“亲所恶(wù)”,不如读为“亲所恶(è)”,同理,选择以谄媚地姿态对待有权威的亲人是不对的,倘若亲人所行非善,那才更需要“谨为去”。少了一些纵容感,多了一些责任感。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不注意爱惜自己,身体受到了伤害会连累亲人担忧;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做了有伤德行的事情,会连累亲人蒙羞。

析:无论在古时或是在当代,确实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家人忧虑亲人的健康是很正常的,但原文的排列是很有问题的。按其后句的意思:一人的所作所为,成为了一个家庭的代表,自己行错,家庭连坐!人们会因为此来论断他的家庭,让他的家庭因这个人蒙受耻辱,这也是对的么?

阅读原文的寥寥数言,顺着节奏一气呵成,似乎感觉并无不妥,可一旦细细解读出来,又有不对劲的地方。身体受伤家人担心很正常,但一个人如果做错事情,他的家人难道真的要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么?如果是一个孩子,他的监护人或许是有责任,但很显然,这里所提及的内容是针对全年龄的。是圣人训,是对人永恒的教导。

人们因为自己家人的过错感到遗憾或自责都是可以的,但前提得自己觉得。“事外之人”站在道德的高地,借着某人的行为而批判他的家人,这就是不对的了。

此条原文是告诫人们不要连累家人,但我认为反过来理解,不要以偏见去对待他人,才是更有意义的。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解:父母喜欢我,我尽孝自然容易,父母厌恶我,我还尽孝,那才显得我更为贤德。

析:真是如原文那样的么?从表象来看,这是一种颇具哲理的尽孝理念,然而这理念卖弄得十分不妥,是一个很深的坑,堪称一个魔鬼逻辑。

孝敬自己的父母,并不是一种逆流而上的修行,也不是一种竞赛或比拼。并不是因为难度而彰显一个人孝敬父母的程度的!这其中最为难能可贵的不是知难而上的心思,更不是不屈不挠的行为,乃是在一开始就被忽略、被看低的一个字——爱。当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难度上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爱才是最可贵的。

“亲憎我,孝方贤”似乎只有不爱,甚至憎恨,在那样逆流而行的巨大困难下,才更能体现孝的价值,大错特错!那样攻坚克难的形容,貌似在激励人们尽孝,但实际上是在人性上剜去了一角,制造一种可怕的缺陷。共情能力不重要,只要迎难而上,做事就行了。言语的沟通也不重要,只要做事就行了。哪怕是误解,甚至是变为厌恶,只要继续迎难而上就行了。隔阂再多也不怕,因为那只会增加我尽孝的荣耀。

不出于爱,而是出于争取道德荣耀的初衷,那样的尽孝会形成竞争,竞争有可能造成手足之间的亲情分裂,甚至导致家庭的分裂。只要无爱,很多事都会变得不再重要。人们会回避沟通,回避言语,以态度代替一切!长此以往,人们会羞于言爱,甚至忘记流露人性的真情实感。语言本有强大的力量,但也能被轻视。而误解与偏见则会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孝成了一种冰冷且被执行的任务。

人们通常把这种彼此之间的疏离称之为含蓄,然后又把含蓄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但实际上是被人输入的价值观造成的一种连锁式的隐性缺陷。

孝不是工作,更不是体现贤德高举自己的工具,孝本身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

亲爱我、孝何难?没错!但亲憎我并不意味着孝方贤,而“我爱亲”,那才是“孝方贤”啊!忘记荣耀,放弃竞争,出自爱的真情实感,亲情之间一切尖锐的棱角都会因此改善,变得柔和而温暖。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子女认为父母有过错,子女要谏言父母更改。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颜悦色,轻声细语。谏言不被父母接纳,就以好的态度反复谏言,不惜动之以情,痛哭流涕,即便是被父母鞭挞责打也是毫无怨言的。

析:先暂不说原文提供的这种类似组合拳一样劝诫的方式是否妥当,单说这样做的结果,大概率的足以达成原文中的那种“亲憎我”状态下,所谓的“孝方贤”了。因为真的是很容易实现“亲憎我”啊!

有一个词在这里要提一下:潜移默化!“谏使更”中的“谏”并不应该用到这里,臣子对君主的进言用“谏”才更为合适。可是在一个三纲五常的社会中,把子女对父母的规劝称之为“谏”似乎又显得合乎情理。既显得子女谦卑,又可以体现长辈在家庭中如君王一般的重要。

但越过表象,看深层次的问题,那真是十分恐怖的。每个信奉此道的家庭,都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一个小朝廷,家庭成为了一个君主专制模式的训练班。亲情在这种过度且虚伪的恭敬之下,会被削弱得一塌糊涂。简而言之,本应是最亲近的人,都因为层阶关系,不懂也不能好好说话了。尤其是子女对长辈,需要各种复杂的心思才能维持那种掺杂着级别的亲缘关系。

假设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中,如果父母违法犯下重罪,自然由不得子女规劝,直接警察带走了。什么时候适合规劝呢?首先是父母做的事情存在争议,但没有到违法的程度。但刚好这个事情子女是不能够认同的。这个时候彼此有了分歧,那就有得商量,值得子女开始劝说了。

假设此时有子女不顾一切的复谏、复谏、再复谏!言语规范,措辞谨慎,如同对待单位领导。时而轻声细语,时而痛哭流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子女坚持自己是对的父母是错的,但非要父母遵从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谏得父母身心疲惫,哪怕是父母鞭挞责打也是要对父母劝个不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俨然是一副谈判专家死磕劫匪的工作热情。这个时候应该有心理医生介入才对啊!那孩子等于是疯啦!

只要不违法,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的,凭什么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呢?更何况被强加于人的还是自己的父母。父母不开心,父母厌弃这个孩子,那正好!这个孩子更得意了。因为亲憎我,孝方贤啊!这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循环啊?

我相信家庭中的人们是有爱的。但貌似善良的错误规范,利用了人们的爱心。举孝之名,以德为饵,指给人们错误的方向,而这个错误,很容易会让人们进入纷争与冷漠。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解:父母生病,子女得先尝尝药(试试温度)。床边侍病,更是不分昼夜,不嫌辛苦,绝不会不负责任的离开。

析:有一句话经常在电视中听闻,“某事不符合某国国情”,《弟子规》中的一些内容往往不符合“时”情,比如本句。旧时基本都是熬中药汤,所谓“尝”,主要是试试温度,也不是真拿来服用(弟子规诸多条目虽已经不符“时”情,但也能冤枉了它,好像是指点别人乱吃药似的)。现在医学进步了,西药片剂也无需再试什么温度,更不乏打针、吊瓶。这如果这也要抢先试一下,运气好的话真就不用陪床了(后果不难想象)。

丧三年,常悲咽。

解:父母去世依照旧时的礼仪需要服丧守孝三年。三年之内,要时常以悲哀的形象,乃至看似言语哽咽的伤痛情绪缅怀自己已故的亲人。

析:弟子规解至此处不难看出,开始逐渐安排人们生活的细枝末节,甚至出现了操纵情感流露的行为“格式”。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也要被规范一下,与其说那是一种要求弟子行为的规章,倒不如说是一种做戏给别人看的表演守则。

就我个人而言,若生命即将终结,我会鼓励爱我的人,尽快放下悲痛,珍惜生命,重新振作起来,好好去生活。不要在意别人的不解,不要理会他人的偏见。任何规章,都不如家人的祝福!要勇敢地追求幸福。因为时间短暂,每个人都将重新归于尘土。人是很有限的,无论人活着的时候遭遇多么的不公,死亡都会公平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人们在有生之年,应该好好爱自己亲近的人,并体会生命的可贵。人生有苦难,但人生应该追求开心喜乐。

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这是完全高于格式化的情感纽带。无论抚养还是孝敬,都是一种情感的真实反馈。每当安静独处的时刻,我都会怀念起我所失去的亲人,我记得离开我的每个人。但悲伤与怀念都不妨碍我明白一个道理,表演是完全多余的。日常的生活应当充满希望的光芒。

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在服丧守孝的时候,自己的生活起居要处理好,保证有充足的精力来随机应变,以此应对亲人去世时各种事物,以免失礼。同时要拒绝各种诸如酒肉之类享乐型的饮食。丧礼要完善礼仪规程,祭扫时诚心诚意。即便简单也不可马虎,对待死者的恭敬如同他们活着的时候那样。

析:一个人的信仰决定了他的价值观,有些人相信人有灵魂,有些人则不相信。有些人认为人死后有去处,有些人则认为人死即是生命的最终结局,一切灰飞烟灭。很显然,旧时的人们属于前者。如今宗教信仰更为自由,丧葬事宜更是要尊重一个人信仰处置。那是对死者的尊重。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兄、弟之间长幼有序,为兄长者要有年长者的风范,懂得爱护比自己岁数小的弟弟。而作为弟弟,同样要尊重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兄弟能和睦,长辈少忧虑,这也算是一种对长辈尽孝的方式。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处置父母的遗产,如果兄弟之间能够不斤斤计较,也就不会滋生怨恨。彼此有了争执,如果能够冲突之中有所谦让,自然会使怒火消泯。

析:人们内心,生来就有一个自带的观念,以文字表述出来可归纳为四个字:公平正义!无论是兄友弟恭,或是与他人的和睦相处,能够泯去人们忿忿不平的,既不是强势欺凌,也不是一味退避忍让,而是“得其应得”同时也“罚其应罚”的公平正义。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无论饮食、落座或行走,都要长幼有序。

析:结合上文中关于“谏使更”的解答,结合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看此“长者先、幼者后”,并不是纯平等关系下的尊敬礼让。更多的是一种“家族或家庭式朝廷”的地位排序。而那种“地位排序”模式下的长幼有序,与当下的“尊敬礼让”模式下的长幼有序,被遵守,做得很到位的时候,是很难看出区别的,都是长幼有序。可一旦违反,区别就会显露出来。前者风险的严重程度具备令人畏惧的不可预测性,而后者则基本毫无风险。因为旧时有权势的家族长者,足以凭借一个人的喜好就决定族中晚辈的前程或命运。但当下每个人都应该有接受义务教育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解:年长者呼唤人来时,要替他去叫。如果那个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到年长者那里去。对长辈要用尊称,并且不可直呼其姓名,在尊长的面前,不要显现自己的才华。

析:人们对长辈的尊重,的的确确是一种美德,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尊重是建立在平等与理性的关系之下的。如果是旧时那种“家庭等于朝廷等级观念培训班”的环境下,极力无底线地宣扬对老人的尊崇,其实在政治上是有着很复杂目的性的。因为在朝堂之上,还有着“君为臣纲”的要求。简单来说就让人习惯无底线的全面服从,并认为那是正确的。至于手段,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反反复复无休止地不断重复这一观念,驯化人格,改造价值观,这足以消除人们对权威谄媚的羞耻感。甚至于要以故意“卖蠢”的“勿见能”,来显示权威者的高明。这在旧时的君臣关系上也是十分常见的。

为何要尊长,长辈所拥有的经验,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的。然而追求真理的人,是不必对权威的错误也一同崇拜的。尊敬长辈,首先是敬其行为与教养,而不是敬其寿命和权威。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解:路上遇见长辈,快步上前,行礼问候,长辈若未理睬,自己则退在一旁恭敬站立。

析:对于此段原文解答,我还是相对保守了一些。因为本可以解释成“趋炎附势一般的急忙上前作揖行礼,就算长辈根本对你不屑一顾,你依旧要恭恭敬敬退到一旁等候吩咐”。这种奴颜婢膝的行为,早已经脱离了“敬”的含义,似如皇帝生气时在一旁伺候的宦官。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民间流传的典故——温水煮青蛙。把青蛙置于沸腾的水中,青蛙顿时会跃出水盆,逃命去了。而用温度适中的水来煮,青蛙则因舒适而接纳了温水,逐渐高升的水温,也会让青蛙慢慢接受,直到一命呜呼。而这一命呜呼的“青蛙”,就是就如同上文中那个被描述为正在“疾趋揖”之后又“退恭立”的人。从先前对待父母“所谓的”须敬听、须顺承,再到对待长辈的“疾趋揖、退恭立”,就是一种渐进式的灌输,观念逐渐被改造了。

关于恭迎长辈,最为让人动容的,莫过于小孩子。真情实感尽情流露,扑身上前也无任何趋炎附势的做作之意。但这时长辈对小孩子不理不睬,毫无回应,小孩子会做什么呢?起码一脸疑惑,或者是噘噘小嘴表达不高兴!那不是不敬,那是一种真实的信息回馈!

人,终要回归于本真,那才算是不辜负了自己生命的积淀。倘若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人们有幸与亲人再次相见,再无可以虚伪表演的肉躯,所有的内在表达都会毫无遮掩地流露的时候,人们又该以何等方式何来表达呢?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解:遇见长辈,当时若在骑马则需要下马,若乘车则需要下车,以这样的行为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就算长辈已经走过你的身旁了,也要犹如他站在你面前一样恭敬,依旧不要妄动。需要等在那里,待长辈走远,自己才能移动,而长辈走远的距离,起码要离你百步开外,那个时候你再走,才算得上是对长辈的尊敬。

析:之前几段解答中已经说过了,尊敬长辈,首先是敬其行为与教养,而不是敬其寿命和权威。倘若一个年长的人,心安理得地承受他人对自己好似对待神明一样的巨大钦崇,以至于到此段所提及的那种“过犹待、百步余”的程度也无动于衷,那么这种所谓的长辈,也就完全不配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他首先就已经沦丧于骄傲之中!

人若真的如此骄傲,不妨发问:“你到底是为世上的生命准备了天地万物,还是在人类文明的至高之处,成全了这世上人的全部期待与喜乐呢?”世上万物早已具备,而人类文明,欲望丛生;你可以让一个人的期待满足,又如何满足天下人的期待?你可以让一个人的喜乐达成,你又如何让天下人的喜乐都达成呢?如果做不到那些,岂不是与常人无异呢?与常人无异,又何德何能承受过人的钦崇待遇呢?如果承受了,岂不是早已失德了么?

而那些因盲目崇拜把自己置于人下的人,真的就能够彰显高尚么?崇拜骄傲与失德的年迈老者,捧杀一个毫无自知之明的人,其实不过是更凸显了自己的愚昧而已。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解:年长者站立时,晚辈不可坐着。长者就坐后,并吩咐晚辈可以坐下的时候,晚辈再坐下。在尊长面前,说话的音量要控制得低一些,但不能低到让长辈听不清的程度。

析:此段内容,就算是放到当下,也并无不可。但有一个前提条件要知晓,那就是场合!人们很少正装打扮好之后去野外登山,也几乎不会穿着睡衣去参加宴会。正如一架琴不适宜安放在卫生间一样,不同的场合会给予人们不同的行事风格。

对长辈的尊重,仪式感重一些也并不不可,但场合依旧重要。那并不是行为上的虚伪做作。场合不同行事风格自然有差异,但都应该是出于内心的真实的流露。只有在恐惧中不知所措的人,才会一直都谨言慎行,战战兢兢地行事。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解:面见长辈时,要加快脚步不可延误,告退时要缓慢离开,以免打破安宁;长辈提问要起身对答,不要让目光漫不经心地四处游移。

析:适度的礼仪会让人感到舒适和亲切,但此时不是礼仪问题,也不是“场合”的问题,是“事态”的问题。需要这样谨慎地面见他人,几乎让人感受不到礼仪带来的舒适与亲切,更多的是一种恐惧。简直就是一个惹祸的大臣去君主面前请罪一般。如同一言有失性命不保的事态!

抛开各种假设,单说这样的举动,按常理来说,也是当时的情况对自己有所不利了,就是那时面对审问也不过如此。

如果抛开弟子规的框架,也不去论及礼仪的合理性,单说谨言慎行本身,其实谨言慎行还是有好处的,在某些极端环境下甚至可以保全性命。反观那些不查事态而信口开河之人,产生对自身不利的后果是很常见的,甚至于丢掉性命亦有可能。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解:对待自己的叔父伯父,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自己的表兄堂兄,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析:对待自己的近亲,甚至近邻友善,是很正确的。但此处要分析的不是如何深刻认识这种友善行为,而是你如何被告知这种行为是正确的?你被告知的方式,将决定你如何认识这个事情,乃至这个世界。

如果你在成长之中,已经树立的好的价值观,将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内容牢记于心,在父母的行为及言语中被真诚的告知善待近人,那的确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是在圣人训的高度之下,百般驯化之后才被告知的,那就值得好好审视一番了。

综上,假设一个人已经逐渐接纳了前文所有内容,并依照原文的阐述,建立了自己“圣人训之下”的价值观,这个个体已经培养得基本“成熟”了,以此扩散;再假设所有人都是这个个体的复制品,并在他们的群体中,已经把原文所有的价值观都流通起来了;那么,即便这一群人的观念有多么不妥,人们在生活之中也不会发现任何不妥的地方。因为彼此之间已经可以相互来“价值验证”了。完全单一,一个没有任何余地的群体,会对他们的所有观念,无论对错,都深信不疑。

那样的话,圣人训也就真的成为了绝对真理的圣人训示了。如果人们生活的世界真有真理存在的话,那么也一定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那个。沉浸在单一价值观下,被“染洗”出来的认识,往往是靠不住的。

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解:清晨要早起,夜晚要迟睡,人是很容易变得衰老的,因此要珍惜时间。

析:从当下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理论已经完全站不住脚了。毕竟人们的睡眠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旧时的人们也未必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就不会有另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说法广为流传了。难道少睡眠就是珍惜时间吗?谁人又能留住岁月呢?缺乏睡眠精神萎靡,岂不更是慢待了清醒的时刻么?

对一个人的生活起居进行干涉,甚至是一种有悖于身体舒适度和健康常识的干涉,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改造行为。这将是验证一个人从内到外是否被“彻底攻克”的最佳方式。当这种不问对错的服从成为了习惯,对于其他要求的恪守,也自然不会是什么困难的事。

“老易至,惜此时”貌似是一种对于“朝早起,夜眠迟”的验证,但实际上这种所谓验证的并不是为了合理性,而是加深信奉此道之人的正确感和自信感。正确感和自信感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是非凡的,因为那会让人少有反思。

曾有这样一种笑谈:知识带给人力量,而无知能带给人更为强大且不可预测的力量!

晨必盥(guàn),兼漱口;便溺回,辄(zhé)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fèn),下称(chèn)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yī)深圆,拜恭敬;勿践阈(yù),勿跛(bì)倚;勿箕踞(jī jù),勿摇髀(bì);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解:清晨起来洗漱干净,如厕完毕记得洗手。帽子要端正,纽扣要扣齐,鞋袜要穿着合适。脱下的衣服帽子,要放到该放的位置,不应该乱扔一通弄脏它们。干净整齐的穿着要比单纯昂贵的穿着更重要。既要符合身份,又要匹配家庭开支。

对于饮食的样式不要挑剔,吃东西的量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多。

年纪小不要喝酒,醉酒之态是十分丑陋的。走路步伐要从容,站立身体要端正。作揖要躬身下去,手臂合圆,行礼时才不失恭敬。出门不踩门槛,不用单腿站立,也不倚靠东西站立。不要如同簸箕一样腿型的蹲坐(社会蹲),不要抖腿。

出入时揭帘要轻缓,尽可能安静,转弯时,行动的角度要宽一些,尽可能别拐那些见棱见角的死弯。手持空的容器犹如装满的容器一样(持物小心),进到无人的屋子就跟进到有人的屋子一样(勿乱闯乱动)。

做事情别慌忙,慌忙容易出错。也不要怕困难,更不要行事马虎。遇到打架闹事的场面,不要轻易靠近。不正当不合情理的事情也不要去过问。

进别人家门之前要敲门问问有人没人?进入厅堂之前打招呼时声音要洪亮,不要让人以为是要偷偷摸摸溜进去!被人问及是谁,要以名字对答,如果只是说一个“我”字,人家有可能搞不清你是谁。

需要借用别人的东西时就明着去借,不告而拿就不是借了,那就是偷。人家肯借给自己东西了,要记得及时归还,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析:这回是把诸多文字累积到一起解释,因为这些都是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虽然生活方式可能各有不同,在不出格的情况下也许还有更多选择,但也不会有巨大差异。有人认为“箕踞(社会蹲)”不合适,但也许有人就认为合适。莫说“箕踞”,即便“倒立”,前提是只要不违法,高兴就好。

一大段生活小常识写在“朝早起,夜眠迟”之后,类似于给歪理减压。正如一段乐曲,突然跑调,之后又回归于正常,且正常波澜不惊地演奏了很久,冲淡了跑调之处的凸兀感。如果不以审视的眼光来看,是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的。所以说切勿搞圣人的崇拜!一个先入为主,把文章视为“圣训”的人,又怎么会具备审视它的眼光呢?不从审视的视角去看,又如何能看清它呢?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xī)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nìng)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解:做出的承诺要遵守,谎言与大话是不可取的。管住嘴,说实在的,少讲花言巧语。虚伪的恭维之词,下流的脏话,市井小民不入殿堂的街市风气,都要彻底戒除掉。

析:这里涉及一个概念,既:雅、俗之风。文中所透露的,自然是殿堂为雅、市井为俗。如今看来,市井之风算是民俗文化,甚至算是艺术的一部分,非但入得殿堂,甚至上得电视。那么到底什么行为才能算是合乎“弟子”之规呢?教育对自身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于言行,是否能够有所约束?于思想,是否能够独立自主?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dì),勿轻传。

解:所见之事,是非未分之时,不要随意评价。没有确凿知晓事实,不可随意传播。

析:这个道理,看似合理,但放到今时今日,几乎是针对专业记者而言的。旧时此种约束是管控民众言论的好方法,但是如今早已经不再适用。如果要在民众之间流行这样的自我约束,还是需要一个前提的,尤其是当下,那就是媒体报道具有高度的可信度!一个现代的社会中,只有做到足够的公开透明,使新闻高度的自由,才是阻断不实流言的最佳途径。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解:对于自认欠妥的事情,不要随意承诺,因为一旦轻易承诺,做起来会令自己为难,不做又会成为失信的人。

析:信守承诺固然重要,但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非常不理智的承诺。本来有错就认错,认错就改正,那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可一旦把承诺与错误混淆,两件事混为一谈,陷入一种“狭窄视野”,那就很麻烦了。

宁肯完成错误承诺,甚至做出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也不肯为一时的冲动和错误低头,那样的人并不鲜见。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骄傲所致!一心只想着如何免于认错。甚至一些人,为了使自己成为一言九鼎的圣人,真就履行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成全自己所谓的承诺。那非但不能体现承诺意义,只能证明一个糊涂且低能的人,无法约束好自己的行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盲目崇拜所谓圣贤,同时也需要有谦卑的心,不要骄傲,不要一心想着让自己变成凌驾于他人之上,让人崇拜的圣贤。首先,好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你是圣贤,只意味着你是一个普通而善良的好人。而一个一心追求圣贤形象,只想着完成承诺带来的名誉,却丧失了理性与谦卑,坚持错误,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自称为圣贤呢?那岂不是连一个普通人都要不如了么?

一个人做出错事是很正常的,错误的承诺也是错误。倘若一个人承诺去杀人,或者是去贩毒,难道还要执迷不悟地去执行吗?那个时候最需要的不是以更多的错误去掩盖错误,而是勇敢地承认、悔改并做出弥补。

此段弟子规原文,主要说承诺。承诺在“圣人训”先入为主的观念下,几乎成为了一个让人敬畏的悬崖绝壁。不可否认,信守诺言是一个很好的品质,而承诺的根基,既要符合法律,也是公平合理,不去做出打破天枰平衡的承诺,是非常重要的。故意制造违背公平合理的承诺陷阱,去让他人做出有亏自身的承诺则是不义之举。那是将自己无法担当的重担,让别人去担当的错误行为。

一个有失公义的承诺,本身也就违背了承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种情况之下,应该庆幸别人不去履行错误的承诺。因为那也是对不义承诺制造者的搭救。没有让这个“不义承诺的阴谋”得逞的同时,也没有使制造不义承诺的人,陷于不义之人的境地。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解:只要是讲话的时候,吐字必要清晰舒缓,不可匆忙错乱,不可含糊不清。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解:有人说别人好,或有人说别人不好,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不要去干涉。

析:此段文字如果是“彼说长,此说短;需律己(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莫轻断(不要凭借不完善的认识轻易论断他人)”那将会是一个无需多言的分解。

但后半句的“不关己,莫闲管”则把一个好的自律,导向了一个差的方向。会让人觉得,与世界上的事物剥离,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是一种正确的行为,然而那是最大的错误。尤其是身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公民,更应该理清自己的思维,认真关注社会上的事物,因为没有人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一个人改变自己,也就等同于改变了世界。如果实在畏惧自己之外的一切,最起码也要明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总而言之,这世上并不存在完全不关己的事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ī)

解:见到别人的善举,自己会有同样想要参与的想法,或在能力上无法达成与他人一样的力度,但只要肯参与,自己就已经比站在原地更有意义。

析:“思齐”与“跻”的概念,在上面的解答中并未着重顾及它们的存在。因为那透露出一个逻辑,也就是把善举视为一种高举自己的手段。好像善举好似竞赛一样,有着不同的分数积累。多就等于高,而站在低处的人们要向着高处看齐。难道善举是一场类似于登山一样的竞赛?那是通过财富与权力在人前实现自己高度的路径么?要知道因嫉妒而堕落的过程,也是在那样“思齐”的心思中产生的。

善良不是竞赛,行善亦非与谁看齐,善是复杂人性中可贵的闪光点。有着善良的本质,对一个人来说是巨大的恩典。行善绝对不是为了在人前高举自己,在善举之中,人们会看到更为完善的自我,而认清自己,既会帮助自己认识这个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肯俯身服务于人的谦卑,才显品质的高洁,肯在人后施行善举,所得福祉更是不可限量。内心的平安与幸福是无法通过购买来实现的。

若把行善当做积分,总是把善举放在人前表演,那善举的程度与他人进行比对。那么行善无论投入多少,都难称之为善举,因为都不过是类似于包装自己所谓高尚行为的广告而已。广告再华丽,表现再充分,那也只是一种与荣誉的交易。交易无论盈亏,又何谈善举呢?

苍天有眼,自晓人心!

见人恶(è),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解:遇见恶行,要以其为参考反省自己,自己若有那样的问题则需要改正,自己没有那样的问题,自省也算是对恪守好行为的提醒。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解:做人最重要的是德行、学识、艺术修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就需要好好努力。

析:无论是谦卑做人实时自省,或是虚心求进自强自励,首先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就好像是完成某些任务,医生救人,业绩越好自然是救人更多。强盗抢劫,业绩越好则是害人更多。假设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自觉“不如人”,都在“当自励”,难道就都是正确的吗?

德行、学识、艺术修养或其他技能,在不同的角度看来,是有不同的认识的。甚至于在不同心情看来,也是有不同的感受的。而分辨其对错的参考则来自不同信仰,因为不同的信仰确立不同的价值观。

人们所有对于好坏对错的认知,几乎都是被告知的。那么自己如何在错综复杂的观念中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呢?这都是由信仰而来。如果一个人的信仰约束他不可以去杀人,那么即便确认杀人可以逃避法律的惩罚,这个人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那在他的观念中,那是错误的行为。这与那些有杀人意图,却因为畏惧被法律惩罚才没去杀人的人,在行为的结果上或许看不出区别,但对于人性的意义则是天壤之别的。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qī)。

解:衣服、饮食如果没有别人好,不要因此而忧愁。

析: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诱惑,富足的生活确实会被很多人向往。当人性的贪婪一面显露,追逐优渥的条件是难以避免的,而自我的克制往往是杯水车薪。所以想要对抗诱惑,最好的方式是懂得爱与责任,那会使人珍惜自我,并战胜诱惑。哪怕是有犯罪念头的人,也会因为对家庭之责、家人之爱选择放弃犯罪。生活的条件,是会不不觉地至于爱与责任之下的。爱与责任既是幸福生活的担保,也是对抗罪恶的武器。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解:如果听人别说自己不好就发怒,听别人夸奖自己就高兴,那么身边就会聚拢很多不良之友。反之则会有很多正直诚实的人与你成为朋友。

析:身边好友的多寡,真如原文所述的一样么?如果说你坏话的人,就是纯粹为了诋毁污蔑你呢?如果夸奖你的人就是发自真诚的钦佩赞美你呢?

人们要有分辨对错的能力,但很遗憾,这一能力并不是谁人都能够用得好的。很多时候人们只会做粗陋简单的分辨,那些分辨无非是以自己狭隘的角度,做极为粗陋的是与非的分类。

严谨而精准的分辨,实在是非常困难的,哪怕你认识了世界的真相,依旧不可能把一切复杂的事物分辨清楚。很多人会选择听取他人的建议,很多人则会坚守自己的观点。人们在茫昧之时如何来管理好自己呢?有人认为高明于自己的答案就是真相,但很遗憾,高于答案的疑问才是真相。

这或许就是人们为什么不去自己管理自己,而是用法律去管理自己的缘故吧?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解:不小心做了不好的事,称之为错误;故意去做不好的事,称之为作恶。

析:从简单的逻辑下这样理解事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世界不会因简单的认识就变得同样简单。

在这里不妨举例:一个孩子生病了,他的家庭没有钱去医治,而他的父亲要为此去偷药,甚至抢药,这样的事件以及这位父亲的作为,本身并不是简单的对错行为。而是人性与律法在纵横交错的复杂世界中,不幸碰撞而产生的事故。

在现实的生活中,对错难以分辨清晰的时候,以低于事件深度的视角做出抉择,人们往往都会陷入一种负担之中。就如同拒绝一个信誉不甚理想的人借钱的要求,即便是大概率的知道拒绝无错,但依旧担心得罪他人而心有不安。同理,借给他人之后,有借无还,对自己行为后悔产生的不满,得罪自己,也会让人心有不甘。

认识世界的复杂,理解人能力的限度,在宽容中与自身的内在达成和解,这将是生命中面临的艰难的试炼。所以:“无心非,难对错,有心非,难善恶。”那才是更为合适的说法。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gū)。

解:过错能够改正,一个人还是可以像做错事之前一样的;但如果加以掩饰,那就会增加你的罪过。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解:是人就须彼此相爱,只要在上天的覆盖之下,在大地的承载之上的人都须要那样。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解: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好,人们所看重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相貌。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解:一个才能高的人,他的名望会大,人们所信服的不是只会自吹自擂的人。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zī)。

解:自己有实力有才能,就要多为不及自己的人着想,而不可以一味自私的仅为自己谋求好处。当看到别人的实力与才能大过自己的时候,不要去嫉妒他人。一旦嫉妒,轻慢的言语就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

勿谄(chǎn)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解:不要谄媚比自己富有的人,也不要因自己比他人富有而骄傲,与人结交也不可喜新厌旧。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解:当别人正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去插队打搅别人。当别人思绪不安的时候,也不要用言语去给别人增添更多困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解:不要去调侃别人伤心的事情,不要将别人的隐私对他人谈及。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解:懂得赞美他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人受到他人的赞美和鼓励,会更加努力地去行好事。四处传扬他人的恶行,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当这种行为被过度发挥,很有可能给自己埋下祸患的种子。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解:人与人交往,相互之间都能给予好的建议,彼此都会成就良好的品德。如果与人交往,对彼此的过错都熟视无睹,双方的交友之道则是彼此有亏欠的。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解:但凡取得或给与他人些什么,要懂得分辨其中的价值。给予得宜多,索取得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yǐ)。

解:对别人提出要求,首先要考虑一下这样的要求自己是否愿意承受。如果自己不愿意,那就赶紧停下自己对别人的要求。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解:受人恩惠,要知道报答,受人坑害,要懂得宽恕。对人的怨恨要适可而止,对人的恩惠要铭记于心。(另:懂得宽恕是对的,但也是有先决条件的,尤其是认错与悔改。)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解:对待婢女与奴仆,自己的举止要端庄严肃,同时还要仁慈宽厚。

析:此段文字所述的内容早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婢仆不是与家主平等的存在,更类似于家奴。这与当下所聘请的家政服务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解:以强势欺压的方式虽然也可以使人臣服,但对方的内心是不会认同的。可如果以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则会无言以对而接受。

析:这句话确实体现出了言语的力量。而所谓“言语的力量”,本身并非是一个褒义,而是一种中性词。这种力量的使用,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正确的道理,人们会欣然接受。而一些蜿蜒曲折的歪理,虽然会让人心产生抗拒,但强大的言语力量,依旧可以灌输给人,使人莫名其妙地接受。

在旧时的社会,人们对外界的接触是十分闭塞的,价值观也不是多元化的,同时受教育的水平更是十分低下。在那个时期,能够为事物对错来做出最终解释的,都是一些建立在三纲五常观念下的少数文人。人们衡量事物的准则也并不依赖公平正义,而是听信于权威。在一个没有价值观竞争的环境下,人们即便被人蒙蔽也是无从知晓的。

一个错误的观念,完全可以借着语言的丰富描述,被人颠倒是非,强行使一些愚昧的人接受,甚至被信奉为不可动摇的真理。那样的行为虽不是对于身体的欺压,却是对于内心的欺压,相比外在对于身体的欺压,内心的欺压更显得丧心病狂。如果说外在的奴役使人的身体不自由,内在的奴役使人的灵魂带镣铐。无言的接受,并非意味着诚心的悦纳。

正如本文开篇时的一段讲解:智慧赐人幸福,懂得谦卑,能受教于人,叫人严于自律。智慧让人避恶,给人安宁,增人慈善,能指人明路,且更突显人的价值。小至个体,大致国家,无不需要机巧灵敏的智慧。看本文之前,乃至看本文以后,都不要忘记时时刻刻,醒醒自己的脑子。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解:虽然世上的人看似都是一样的,但是各自的职业与身份各不相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若自甘流于比自己身份低微的群体,你周围高尚职业、高贵身份的仁德之人就会减少。

析:旧时身份等级的区分是十分明确的,三教九流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很显然那样的等级观早已经不适宜现代社会。“阶层固化”本身才是“仁者稀”的根源。如果不是人人平等,一人低贱,等于众人低贱,一人为奴,等同于众人为奴。

或许有些人渴望权利的顶端,但即便达成权利的顶端,也无意义。虽然地位无人可及,但依旧不免沦为了权利的奴隶。那样的奴役是出自于内在的奴役,会一直担心位置的不保,时时刻刻活在惶恐之中,甚至连细小的声响都会牵动他敏感的内心。胡思乱想、整日多愁!

压迫穷苦即是恶行,恶人思维荒谬,丧失理智,一生都不会明了自己的意义,纵使长命但依旧一文不值。盲目崇拜之所以会出现,无非是起于虚荣作祟。

虚荣者:自夸学识、张扬权势,精神紧张、心生胆怯。

面对权利的奴役,风吹草动也会吓得魂不附体。内心之弱,不堪自观,那样的人,其一切风貌皆依赖外在。天良若未尽,则与自我为敌,不免同内心做对;天良若丧尽,则难逃行事错乱的叠加,所行所为,无不自证己恶。虚假繁荣难掩心智绝望,长久的寿命也只会成为难熬的惩罚。就算生命已去,在后人的口中也难逃蒙耻受辱。

再观“圣人训”,能有“类不齐”的教诲,实在是其自证非圣的绝佳证据。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解:对于真正的仁德之人,人们是很敬畏他的。这是因为人们喜欢他的直言不讳、毫不谄媚的光明磊落。

析:现在提起光明磊落的人,人们一般都会很尊重,但不会因此而敬畏。为什么此段文字中对于光明磊落的人要用敬畏一词呢?因为旧时的言论自由度与现在不同,那时的人是几乎没有言论自由的。加之等级森严,人们几乎都不敢以真实的想法示人。尤其是批评统治者,一旦妄议朝廷,就很可能因言获罪,乃至全家丧命都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有人敢于直言不讳、毫不谄媚,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等同于以生命的代价去换取说话的权利。那样的义无反顾,怎能不让人敬畏呢?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解:能与仁德之人亲近,是有不可限量的好处的。那会使你生命中德行好的日子增加,同时减少你生命中过失多的日子。

析:人们的命运各自是不同的,但有很多也是相似的。遇人不同,地域不同,所处的时间不同,遭遇都会不同。这一切的是非常复杂,不是人力可以确定的,也不是主观上与谁亲近就能改变的。无论他人还是自己,没有人能够完全掌管明天。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解:不与仁德之人亲近,是有不可估量的害处的,小人会与你亲近,很多事情都会因此而败坏。

析:人的视域要开阔,不可仅仅聚焦于一处。因为这个世上并非一切都是对立的存在的。除了好人和坏人,还有不好不坏的人。除了君子和小人,还有品行一般,不优不劣的人。如果仅仅是以一种非黑即白的“对色思维”来思考事物,那么这个人的逻辑就已经开始败坏了。

不要因感觉与你相处的人不够高尚就心生嫌弃,也不要厌恶那些貌似有过错甚至有罪之人。人心是不生长在可以看到的位置的,人的内在也不是谁人都可查看的,不要因为一些对他人肤浅的了解,就轻易判断他人的优劣。因为如果人人如此妄断他人,你也难逃他人的偏见对待!退一万步说,即便法律对人的罪责判罚确立,人也是应该拥有悔改机会的。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就是一个滑梯,起初之时貌似良善,但其实是没有作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恶态逐渐显露。因此才有了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让人认识罪恶的法律来止罪控恶!

只要还有警察和监狱的存在,只要还有法律的存在,谁人有权利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指责他人呢?“小人进,百事坏”这样的说法乍一听是有道理的,但仔细分析是难以站住脚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解:不去身体力行的实践去验证所学,总是一味地不断积累书本上的理论,增长自己浮华之气,可以想见这样培养自己,会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反之,如果走向了盲目行事的极端,对任何学问都嗤之以鼻,任凭自己随意莽撞行事,那也就没有机会认知更好的道理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解:读书的方法有三点要到位,心要专、眼要看、口要读,要相信这三点都是很重要的。

析:如今读书只要读就好了,能够收获到什么是很不确定的。旧时的人们为什么连读书的方式都要如此虔诚,且以格式化的方法罗列出来呢?因为旧时人们读书的观念,与当下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那句“弟子规、圣人训”!那个时候人们所读的书,内容都或多或少都被告知有所谓的“圣人训”在里面。所以几乎不给人们去分辨的余地,人们是没有质疑的权利的。因此大声的反复诵读,目不转睛的逐字盯看,再到烂熟于心的通篇背诵,这几乎就是类似于对自己的一次自我洗脑。

很显然,这样的读书方式,把之前所解释“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的讽刺刚好应验了一下。所谓“圣人训”一面给人好的劝告,一面又以坏的方法去改造他人,这岂不是借着圣人的权威及知识去哄骗人们么?如果圣人都不可信,那么人们又该如何读书与学习呢?旧时的人认为学习的顺序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但实际上则是相反的,一定要先知其所以然,然后再去知其然。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树立明确的目标,然后再去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

“信皆要”中的“信”并不重要,在学习中,懂得“怀疑”才是更重要的。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想总想着那本书,一本没有读完,不要去读另一本。

析:读书要多元化,要广为接纳不同角度的讯息。专心肯定是需要的,但是不可专到迂腐的程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的认识往往是十分有限且偏激的,很容易陷入到先入为主的境地。要想更好的明晰所需,自然就要拓展自己的视角。读书的方式不是一定的,但适合你的方式你只有多方尝试了,你才会逐渐确定下来。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zhá)记;就人问,求确义。

解:吸纳知识的面要设定得宽一些,但用功的程度则要抓紧,只要工夫到了,很多滞塞的问题就会变得一通百通。如果对所学有疑问,要养成随笔记下来的习惯,遇到懂得的人,可以想人家请教,明确那些疑问的具体意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解:书房要收拾整齐,墙壁要保持干净,桌案要随时清洁,文房用品要摆放端正。把墨给磨偏了,把子写得歪七扭八过度潦草了,那都说明自己当时的心神并不专注、不端正,心浮气躁是很不好的毛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解:存放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看完了要放回原处。就算有急事,也要给整理好,发现损坏就要及时修补好。非圣贤之书,要屏蔽掉,不去看,因为那些书会遮盖你的聪明才智,毁损破坏你的心志。如果学习圣贤的成效不佳,也不要自暴自弃。只要肯努力,圣贤之境界,也能够按部就班的达成。

析:暂且不说一心成为圣贤这一想法的对错,也不论及其成为圣贤理论的对错。单说成为圣贤的待遇,其实无非是受人钦崇而已。倘若真到了圣贤的地位,其代价又会是什么呢?之前的种种好行为的恪守,自身保有的种种美德,在被人钦崇的状态下,自己的初心还能不受骄傲的影响,而一一保留下来么?

居高临下的地位是多么诱人,习得圣人,当“地位得逞”之后,环境反会催人放纵。一个人被高举的那一刻,他的实质就已经开始向下滑坡?正如前文所解,此乃虚荣所致。

相比高高在上,言语佶屈、行事虚荣的圣贤,肯俯下身来,以服务的心态为他人答疑解惑、醒心明目的普通人,更能彰显人性有价值的一面。

《子弟规》到此处,就全部分解完毕了。

在写此文之前,我曾写过《分解拳论》,其中一段“是为论”的道理,放到这里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时候某些道理看似深奥,其实不过是拿来参考的。要认清一个事情,“参考”本身仅仅是“参考”而已,并非是绝对照做!这也就是那些“道理”的关键所在。由于此篇内容是由我杨诺宾来分段解说分析的,自然也就充满着我杨诺宾的个人观点,我提出的“道理”也必然包含其中。因此,对于它的作用,我也要在此做出我的定义:

那些道理也不过就是一些个人的建议,提出来是为给人们提供一些参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它并不是一个限制聆听者思维的牢笼,反而是应该送给聆听者发挥创造力的催化剂。我希望我的讲解成为一个好的起点,是一个把可能性发挥到更多的起点,这就是我对其意义的定义,不是圣人训!而是我这一非圣、非贤之人的小小分享!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