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猫咪>

云吸猫怎么能少了你?一心,为什么人人都爱

时间:2024-04-10 07:05:13/人气:372 ℃

写在前面

1. 猫咪头像 √

2. 猫咪表情包 √

3. 手机相册里全是猫 √

4. 看到猫就会产生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一系列躯体反应 √

5. 对所有猫文化相关产品及IP没有抵抗力 √

6. 只要对方喜欢猫或者养猫,立刻好感UP,哪怕是陌生人也愿意主动交往 √

如果以上条件全都符合?

那么恭喜你!已成为“云吸猫”大军中的一员。

一犬一话今天就想来聊一聊,如今网上盛行的“云吸猫”现象。

作者:水母 / 心理咨询师

编辑:扬羽

・・・・・

说到“云吸猫”你们一定再熟悉不过,因为这种行为通常你每天都会进行。

而目前我们认知中的“云吸猫”,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线下“云吸猫”

主要指依靠喂养野猫,去互动宠物店以及亲朋好友家与猫咪互动等来获得满足的“吸猫”方式。

这样的方式能够更直接地满足精神需求,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猫咪给予的温暖与治愈。

线上“云吸猫”

主要指借助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关注他人的猫,大量囤积猫图片、视频和表情,阅读养猫日志,分享和收获“吸猫”的乐趣。

线上的“云吸猫”其实就是将线下吸猫“移植”到了互联网上。如今,“云吸猫”已成为了网络浪潮中的又一个流行词。

“云吸猫”究竟为何会如此盛行?

01 历史基础与社会环境基础

猫似乎拥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让接触过的人都难以自持。

英国作家艾比盖尔·塔克在《人类“吸猫”小史》一书中提到:

“现代家猫看起来与人类婴儿十分相似……家猫拥有一组被奥地利人种学者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称作‘怜幼触发特质’(baby releasers)的无敌特性:这些外表特征让我们想起自己的孩童并相应地释放出荷尔蒙—圆乎乎的脸蛋,肉嘟嘟的双颊,大脑门,大眼睛以及小鼻子。”

符合美学的可爱外貌,无疑是吸引人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猫在9500年前,就已经参与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中。

考古发现,从那时起,中东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养猫。随着文明的传播,扩展到其他区域。

我国的家猫与古埃及驯养的家猫一脉相承,两汉时期已有家猫被驯养的记载。

▲ 周文矩《仕女图》

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承载猫文化的实物出现在汉代,猫文化的兴盛始于隋唐。唐朝许多仕女图都有猫的“入镜”,而宋代,猫被驯养以帮助人们对付鼠患。

文人墨客也因为猫的“护书”而赋予了猫以 “风雅”的内涵。猫在这一时期,跃然于绘画与艺术作品之中,身价大涨。之后,明代宫廷设有“猫儿房”,明世宗、明熹宗是典型的“吸猫成瘾”的皇帝。

上行下效,猫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非工具性质的宠物。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也始终保持着较为积极、正面的形象。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源自无意识的象征性意象,是人类精神在其全部表现中的创造性源泉。

猫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早已扎根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令我们一见倾心。或许这也是如今互联网“云吸猫”成为流行热潮的一项心理层面的基础。

02 宠物可缓解内心的孤独感

单身社会”一词是在 2013 年由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里南波格首次正式提出的,同时他还指出:

“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不少发达经济体都已经进入了这一社会形态。”

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呈现负增长的形势下,结婚率逐年下降。

2017年,国内80后~90后养宠物人群占比超过70%,且单身居多。而数据显示,爱猫群体又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年轻人较多的一线城市。他们大多远离故乡,独自打拼,未婚单身且独居。这些特征与《中国宠物消费者行为报告》中提到养宠物的人群的吻合度达到了95%以上。

对于这些单身青年来说,宠物是亲人,也是孩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时候,所谓“成年人的自尊”或者“社会人的距离感”,使得背井离乡却外表光鲜体面的“都市空巢青年”鲜少主动向周围人表达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但渴望拥抱、渴望触摸、渴望亲密的诉求,不会因为长期的压抑与忽略而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几何级的增长,在某些时刻,以爆炸式的反弹打得人措手不及。

这种时候,宠物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内心的空虚,驱散了孤独。不少“吸猫”、“吸狗”青年,都对宠物自称“爸爸”、“妈妈”,这其实就是一种“移情”。

移情”是源于传统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指的是

咨访关系中,来访者对分析师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过多地投射到分析师身上的过程。而“移情”中,频度较多的便是依恋。人都有依恋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年龄、性别、学历等等的影响而存在。

在这里,人们对宠物产生的“移情”,便主要指的是将依恋的感情转移到宠物身上,借此来获得心灵的慰藉,寻求深层次的羁绊与安全感。

03 表达一种生活态度

现在很大一部分年轻人非常反感追名逐利的大环境,拒绝被名誉、地位捆绑,甚至拒绝社会化,常常以“佛系”自居。

这种生活小康、物质不再匮乏的大环境所形成的一种与猫性情相似的社会,被媒体形象地称为“猫型社会”,这也是社会思潮震荡的一种写照。

同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一代的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拒绝被贴标签,拒绝大环境的熔合,这些社会心理层面发生的巨变也震荡,导致人们将最纯粹、最原始的向往都投射在了猫身上。

不只是在精神层面表达喜爱,行为特征也逐渐向猫靠拢,面对压力, 不再热衷于竞争,而是渴望习得猫忠于自我、随遇而安的性格特质,追求舒适、享受和个性张扬,回避社交,追捧“宅”文化与二次元文化。

“云吸猫”文化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崛起,可能也间接折射着当下都市人的生活态度。

04 网络媒体助推“猫咪经济”

研究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吸猫”便成为了一种时尚,国内吸猫人群已经达到 5000万。而中国资本对宠物行业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八年前,直到2017年底,大笔资金开始涌入宠物产业,这与宠物项目热度的提升脱不开干系,也直观的反映了国内猫咪经济的迅速崛起。

有需求就有供给,猫的商业价值的涌现,带动了人们消费观的转变。

猫咪经济”的核心在于取悦自己。如今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更追求舒适和享受,并愿意为此消费,购买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前提下,网络媒体变本加厉地助推“猫咪经济”,使得“云吸猫”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社交辞令”。许多年轻人自称“铲屎官”、“ 猫奴”,并戏称,“不吸猫都不好意思出门”。

如今的互联网,拥有包容、自由的特性,这也意味着任何兴趣爱好、都可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寻找到志同道合的表达,云网络给了喜欢宠物的人士一片自由发挥的沃土。

而对爱宠物人士的标签化,令倾向于在网络媒体中寻找自我价值感的年轻人,用云吸宠物的方式来佐证自己的“善良”、“温柔”、“富有同情心”。猫咪的商业化被催生之后,又反过来以随处可见的猫元素来表达对爱猫人士的认同,而这一循环过程,也强化了互联网上年轻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猫咪经济”背后的反思

尽管“萌宠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这一浪潮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社会问题

在社交网络上,充斥着各类宠物博主,以发宠物搞笑、卖萌的视频作为盈利手段。一方面,这确实使得更多人关注宠物,关心宠物的生存现状,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宠物变成牟利工具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被商品经济摆弄命运的宠物们,成为了炒作对象,视频、图片都可转化为金钱,而猫的批发贩卖价格也连年上涨,个别人气猫种更是能卖到万元以上,拥有一只名品猫,有时候和拥有一件奢侈品一样,不过是追名逐利的部分都市人的炫耀资本。

且网络上展现的大多是宠物有趣、可爱的一面,在切实地养育宠物之后,就会意识到还有责任与束缚时,强烈的心理落差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便是大规模的丢弃甚至是虐杀。

此外,“云吸猫”背后的精神诉求也值得我们反思。

宠物的陪伴固然可以暂且缓解内心的焦虑与孤独感,可猫是一种天生保持距离感的骄傲的物种,寿命也不过十几年,如果将所有感情都寄托在猫身上,很可能会在体验到丧失时,拒绝接受现实,并将此视为难以治愈的创伤经历,变得郁郁寡欢,甚至产生情绪、行为问题。

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促进身心健康都有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宠物能暂且“疗愈”我们,但这一“良药”,并非包治百病。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还需我们走出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的反思、蜕变与成长。

热衷于“云吸猫”本身无可厚非,但一旦沉溺于其中,很可能就会陷入过度消费宠物商业价值,并合理化心理问题的恶性循环中去。

诚然“云吸猫”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孤独,焦虑,获得心理上的疗愈,但面对现今网络媒体的轰炸,我们也理应保持一份警醒,正视“云吸猫”,而不是随波逐流,放任自己。

面对现今越来越严重的流浪猫问题,反思与理智,才是猫咪们更需要的。

・・・・・

References:

1. 艾比盖尔•塔克.人类“吸猫”小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单身群体消费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 华 丹,刘振霞,李映恒,徐吉琳

2. 华 丹,刘振霞,李映恒,徐吉琳.单身群体消费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J].中国市场.2019.11.118-119

3. 克 里 南 伯 格 . 单 身 社 会 [M]. 上 海: 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2014.

4. 李昱蓉,刘子菲,肖梓欣,高 婷 .浅析“萌宠经济”现状及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6.155

首页/电脑版/地图
© 2024 CwBai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